2022-2023學年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教師進修學校附中七年級(上)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9/12 3:0:9
一、選擇題:(本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魏晉時代裴秀以一寸折百里編制了《地形方丈圖》,其中“一寸折百里”是指地圖要素中的( )
A.圖例 B.比例尺 C.方向 D.注記 組卷:219引用:32難度:0.5 -
2.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 )
A.東向 B.南向 C.西向 D.北向 組卷:46引用:32難度:0.9 -
3.下列圖例表示鐵路的是( )
A. B. C. D. 組卷:760引用:92難度:0.9 -
4.“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表示的地形是( )
A.高原 B.盆地 C.平原 D.丘陵 組卷:24引用:10難度:0.5 -
5.與毛主席詩詞“坐地日行八萬里”最吻合的地點是( )
A.40°N附近 B.回歸線附近 C.赤道附近 D.極圈附近 組卷:24引用:7難度:0.5 -
6.圖中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轉 B.地球自轉 C.五帶劃分 D.季節變化 組卷:914引用:66難度:0.9
二、綜合題:(本題共5小題,共50分)
-
29.如圖示意世界海陸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七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
(2)北回歸線穿過的大洲有
(3)圖中乙表示
(4)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B是
(5)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組卷:3引用:2難度:0.5 -
30.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勻,但又有一定的規律。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圖2,從地形類型,來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2)讀圖3,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3)讀圖1,ABCD地區為世界人口
(4)讀圖1,①②③④均為世界人口稀疏區,但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同:其中,①地區主要是因為該地區氣候過于
(5)讀圖1,A地區附近的人民經常經歷地震這是由于組卷:1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