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云南省臨滄市耿馬縣中考地理一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日要求的。)

          • 1.讀某日不同緯度地區正午影長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如圖所示這一天,太陽光直射在(  )

            組卷:2引用:0難度:0.50
          • 2.讀某日不同緯度地區正午影長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如圖所示這一天,關于甲、乙、丙三位小朋友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5引用:0難度:0.50
          • 3.下列生產生活與對應的天氣符號,合理的是(  )

            組卷:29引用:2難度:0.7
          • 4.下列能證明由海洋變為陸地的自然現象是(  )

            組卷:72引用:3難度:0.7
          • 5.如圖所示的是非洲典型傳統民居一一茅草屋,該民居一般用樹枝、木棍構架,房頂鋪茅草,可遮陰避雨、通風散熱。推斷該民居主要分布在_____氣候區(  )

            組卷:79引用:3難度:0.5
          • 6.讀亞洲示意圖,回答6~7題。

            關于亞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7.讀亞洲示意圖,回答6~7題。

            關于亞洲甲、乙、丙三大半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引用:0難度:0.50
          • 8.日本是世界工業強國,其工業區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區的主要原因是(  )

            組卷:95引用:3難度:0.5

          二、綜合題(每空1分,共40分)

          • 35.讀珠江三角洲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區瀕臨我國的
             
            (海域)。
            (2)粵港澳大灣區中,①為
             
            (城市),③城市的支柱產業是
             
            ;連接②城市與祖國內陸的鐵路干線是
             

            (3)珠江三角洲地區有我國最大的輕工業基地,相比京津唐工業區,該地區發展工業的不利條件是
             

            (4)②城市降水量并不少,但缺水較為嚴重,主要原因是
             

            (5)交通設施的互聯互通,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我國先后在該地區建成了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2024年深中通道將建成通車,即將建成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城軌交通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小時城軌交通圈”的意義是
             

            組卷:84引用:3難度:0.5
          • 36.讀材料和云南及周邊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云南山地眾多,山區面積占94%,境內沒有大型平原,多山間小盆地,俗稱“壩子”,壩區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6%。

            (1)云南是構建連接東南亞“泛亞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圖中的三條鐵路干線都起始于云南省的省會城市A
             
            ,其中表示中老鐵路的是
             
            (填數碼)。
            (2)圖中東南亞與云南省邊境線最長的國家是
             

            (3)據材料可知,云南地形以高原和
             
            為主,受地形影響,該省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4)泛亞鐵路在修建過程中,多建有許多橋梁和隧道,其主要原因是
             

            組卷:8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