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省實學校八年級(上)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10/14 9:0:2
一、單項選擇題(30題,共60分)
-
1.下列《人與自然》“真的假的”欄目關于中國的解說,假的是( )
A.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B.領土東西之間跨經度廣,南北跨寒、溫、熱三個溫度帶 C.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地區分布不均,東多西少 D.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組卷:1引用:2難度:0.5 -
2.2022年,我國南部地區不斷遭遇強降水襲擊,造成大面積洪澇災害。如圖是受災省份示意圖,讀圖回答10~11題。
?
據圖估算受災省份的面積大約有( )A.960萬平方千米 B.500萬平方千米 C.210萬平方千米 D.20萬平方千米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
3.2022年,我國南部地區不斷遭遇強降水襲擊,造成大面積洪澇災害。如圖是受災省份示意圖,讀圖回答10~11題。
?
此次受災最嚴重的甲、乙兩個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為( )A.粵、湘 B.桂、鄂 C.粵、贛 D.湘、黔 組卷:0引用:0難度:0.90 -
4.《航拍中國?新疆》中提到的“巴扎”,就是集市的意思。當地有句俗話說,巴扎里除了父母,什么都可以找到。在巴扎里,我們最可能看到什么樣的景象( )
A.居民們歡慶潑水節 B.街頭藝人演奏馬頭琴 C.能看到很多維吾爾族同胞 D.小販們向游客兜售藏袍 組卷:11引用:2難度:0.6 -
5.318國道東起上海,西至西藏日喀則,是中國最長的國道。318國道一路經過多種地形,擁有驚、險、絕、美、雄、壯的景觀;包含了江浙水鄉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觀。路雖人為,景乃天造,鐘自然之大美,顯人文之深奧,被稱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如圖為318國道分布圖。據此完成8~11題。
318國道東段沿途最可能欣賞到( )A.草原廣闊,策馬奔騰 B.稻花香甜,蛙聲陣陣 C.雨林濃密,生物繁多 D.沙海浩瀚,駝鈴聲聲 組卷:11引用:0難度:0.60
二、解答題(共2小題,滿分12分)
-
3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黃河流域的生態治理成效顯著。近期,某雜志報道:自2000年以來,黃河含沙量銳減,悄然出現變清態勢。從呼和浩特河口村到鄭州桃花峪,黃河已然一河清水;直到開封以下,黃河才呈淺黃色。在非汛期,黃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如圖為黃河流域示意圖。
材料二:蘋果樹是喜低溫干燥、喜光的溫帶果樹。年平均氣溫9~14℃,夏季最高月均溫不高于20℃,在生長期降水量490-660毫米即可滿足其需求。洛川縣是我國著名的“蘋果之鄉”,洛川蘋果素以果形優美、口感香甜著稱。如圖為我國溫度帶及部分蘋果產區分布圖和洛川氣候資料。
(1)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脈,自西向東注入
(2)阿克蘇、洛川、煙臺三個蘋果產區所在的溫度帶是
(3)簡述治理黃河的關鍵在于什么河段?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4)結合材料二,分析洛川縣適合蘋果樹生長的優勢條件。組卷:7引用:2難度:0.5 -
32.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燒煤所獲得的能量,只有風力在一年內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我國風能資源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講話中指出,中國將力爭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環境)。為此,我國大力推進風能、核電等清潔能源建設。
材料二:我國風能分布示意圖。
(1)風能屬于
(2)C地位于我國
(3)E地是我國風能匱乏區,也是我國最大的盆地--
(4)結合材料分析我國大力發展風電的意義。
(5)作為中學生,你怎樣才能做到低碳生活?組卷:7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