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七年級(下)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6/25 8:0:9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
-
1.亞洲有三大半島,地理環境差異顯著,讀亞洲南部三大半島示意圖,完成第1~2小題。
三大半島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白色人種,使用阿拉伯語 B.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熱量充足 C.瀕臨印度洋,降水豐富 D.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北高南低 組卷:10引用:0難度:0.50 -
2.亞洲有三大半島,地理環境差異顯著,讀亞洲南部三大半島示意圖,完成第1~2小題。
關于甲、乙、丙三個半島的描述正確的是( )A.影響①②兩地傳統民居差異的主要因素為氣溫 B.甲半島地形以平原為主 C.乙半島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D.丙半島河流全部注入太平洋 組卷:3引用:0難度:0.60 -
3.中國的方便面,印度尼西亞的棕櫚果,新加坡的民用電,三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實則緊密相關。讀“某探究小組調查的世界棕櫚油生產國產量占比情況和手繪地圖”,完成24~26題。
世界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 )A.位于北溫帶 B.與中國接壤 C.為赤道上的島國 D.平原面積較廣闊 組卷:15引用:0難度:0.50 -
4.中國的方便面,印度尼西亞的棕櫚果,新加坡的民用電,三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如何聯系起來的呢?如圖為“探究小組的手繪地圖報告”與“探究小組調查的世界棕櫚產國產量占比情況”。讀圖,完成第3~5小題。
新加坡進口棕櫚殼用來發電,這樣做的好處是( )
①增加可再生資源利用
②減輕石油的進口壓力
③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④徹底地消除污染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二、非選擇題(請將你的答案嚴格填寫在答題卡內相應的區域內,填錯、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共30分)
-
23.【因地制宜 發展經濟】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部門以及農作物的分布有著重要影響。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水稻喜高溫、多濕、光熱較好的平原,適宜的年降水量是700-1600毫米。小麥是一種耐寒、耐旱的溫帶長日照糧食作物,在年降水量750mm左右的地區產量最高。
材料二:圖為“印度簡圖”、“孟買氣溫曲線及降水量柱狀圖”、“印度降水分布示意圖”。
(1)材料二,圖中甲、乙兩地都發展糧食種植業。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印度降水分布示意圖”,判斷水稻宜種植在
(2)讀“孟買氣溫曲線及降水量柱狀圖”。受這種氣候影響,印度農作物在生長期間,最容易遭受的氣象災害是
(3)棉花采摘后,經加工就會成為織工業的重要原料。材料二,四個城市中,適宜發展棉紡織工業的是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4.【南極藍遇上中國紅,且看冰穹筑夢】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第5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正式奠基。羅斯海新站(在建中)可滿足度夏、越冬的管理,是一個低碳、環保的現代化南極考察站
材料二:南極地區分布有世界珍稀瀕危生物,南極大陸終年冰雪覆蓋,冰層平均厚度2000多米。
材料三:2023年4月6日,“雪龍”船返回上海國內基地碼頭,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已圓滿完成任務。如圖示意“第三十九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登頂冰穹A,隊員們高舉五星紅旗合影留念”及“南極地區簡圖”。
(1)從氣候和環保的角度考慮,羅斯海新站盡可能選用的能源是
A.風能
B.石油
C.天然氣
(2)羅斯海新站選址奠基儀式時間選擇在北半球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3)羅斯海新站建成后可以
A.記錄暖季氣溫,擬建避暑勝地
B.觀察動物遷徙,制定捕獵計劃
C.監測海冰動態,研究氣候變化
D.勘探礦產資源,建立工業基地
(4)近年來,南極地區的冰雪面積不斷縮小,這對南極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動物
(5)有人呼吁關于極地旅游不應“大力提倡”,要嚴格限制。理由是
(6)如果你有機會到南極進行科學考察,在環境保護方面可以做到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