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四川省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2/13 6:0:2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生態文學在中國發展的時間不長,仍是一個新興的文學形態。生態文學作家們努力探索和嘗試,讓生態文學理念和實踐在中國大地扎下根來。總結當代生態文學創作面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質。
一、報告文學表現突出,多種文學體裁并進。早期生態文學多采取第一人稱敘述視角,文學形式以報告文學和散文居多。報告文學如徐剛寫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風沙線》等,可謂第一人稱表達范例。散文如葦岸寫華北大平原上動物、植物及農事活動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響深遠。近年來,小說和兒童文學領域也不乏生態文學佳作,帶給我們驚喜。長篇小說如周建新寫人與海的《老灘》,兒童文學如黑鶴寫動物的《銀狐》等,都可圈可點。
二、全面觀照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進展。近年來,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護成效顯著,生態文學作家以自覺的使命感和擔當精神,更加關注和思考生態環境問題,熱情謳歌和禮贊生態環境保護者。很多作品涉及生態文明建設多個領域,呼吁人們提高生態環保意識,以更大力度、更多措施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
三、以與時俱進的生態文明理念為當代文學增添新質。生態文學特征是什么?通過研究作家創作活動和作品,不難發現,生態文學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作家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及其體驗和感受。生態文學作家將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觀照,無論記人、敘事、狀物、抒情,或是回溯歷史、描摹心靈,都能從關注自然生態到走入人類內心,關注人類普遍精神生態。作家們以人文主義情懷,對人類社會生態問題進行理性深刻的剖析與反省,努力探尋人類走出生態困境的可能出路。
(摘編自李青松《生態文學綠意盎然》)材料二:
新冠肺炎病毒正在全球肆虐的時候,生態文學的話題似乎有了更多的關注度。傳統的文學,長時間以來被人們理解為是人的文學,是以個性的語言故事、人物探析表達人的社會環境存在感受和命運的文學,是圍繞著人的價值利害情景展開的語言敘述。生態文學則是對包含著人類在內的所有自然對象和生命表現感受的一種敘述,其包含對象和目標顯然是遠遠廣泛于傳統的文學界地的。
自古老的詩歌開始,文學就在以各種方式努力表達著人的社會感受和理想追求。經過幾千年的時間和文學表達過程后,如今人們漸漸發現,僅僅依賴傳統的文學觀念和視野,著眼人類自己感受追求范圍內的內容,已經很難解釋和說明身邊的人與環境、與他物的矛盾困窘關系與迷茫了。在人類癡迷地實現著自己的文化、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等價值目標,甚至以近似瘋狂的力量和速度呈現影響結果的時候,卻對自身賴以生存生長的搖籃地球的破壞嚴重地忽略了,對于與人類一起生長于地球上的各種具有生命的動植物的被毀壞嚴重忽略了,以致發生了地球生態家園的嚴重危機。這個現實而嚴重的危機,正是傳統文學的困窘之處和生態文學現象新生的時代背景,正是生態文學對傳統文學以革命與變革的表現提出挑戰的根源。
因此,當我們在這里談論生態文學的時候,最先要清楚地意識和理解,生態文學同傳統的文學有很大區別,更是與傳統文學中那種幾乎是以人為中心而展開的歷史、政治、文化、民族等局限性特點的文學表達有著質地的不同。生態文學,應當是出于人類的認識感受、在全球視野仔細認真地探求地球生命如何相互依存、共生并長的途徑,實現共同長遠和諧發展目標的新的未來的文學。這種生態文學,是關乎地球平衡運行和地球物種整體健康冷暖命運的文學。只有在這樣的視野下,方能感受到她的魅力和瑰麗身姿。
(摘編自李炳銀《生態文學:文學的變革與革命》)
材料三:
生態文學是以生態作為創作和表現對象的一種文學形態。生態文學可以深入反映生態保護、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等問題,承擔起文學反映現實、撫慰人心、啟發思考的社會責任。生態文學的中國表達首要是中國主題、中國題材、中國成就、中國經驗和中國模式的表現,它可以為世界環境保護和生態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生態屬于全人類,生態文學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類讀者廣泛接受和認可的一種文學樣式。生態文學的中國表達和中國樣本,可以豐富和充實世界生態文學寶庫。同時,生態文學對中國獨特的生態保護解決方案、經驗、模式的描繪和書寫,也能為世界生態文學包括自然文學、動植物文學、環境文學等帶去許多有益的啟示。
今后,中國生態文學應繼續沿襲參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做法,創作出更多體現綠色發展理念,反映綠色中國、美麗中國建設成就,贊美綠水青山,謳歌美好生活的作品。同時,生態文學也應繼續致力于鞭撻那些肆意濫殺野生動物、肆意破壞生態環境的惡劣行為,推動人們思想和社會觀念的變革,提高全社會的生態文明素養。
(摘編自李朝全《生態文學的中國表達》)(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生態文學是以生態作為創作和表現對象的一種文學形態,在中國發展時間雖不長,但已經蔚為大觀。
B.生態文學與傳統文學明顯不同,它不是關于人的文學,而是對自然對象和生命表現感受的一種敘述。
C.生態文學是關乎地球平衡運行和地球物種整體健康冷暖命運的文學,與歷史、政治等因素仍有關系。
D.生態文學作品既要贊美綠水青山,呈現人與自然新的關系,也要肆意鞭撻那些破壞生態環境的惡行。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近年來我國環境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護成效明顯,引發了生態文學作家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B.生態文學從關注自然生態到關注人類精神生態,與作家將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作為整體進行觀照有關。
C.中國生態文學應立足于中國化表達,反應中國生態保護、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等問題,承擔起相應責任。
D.與傳統文學相比,生態文學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全人類讀者也更容易廣泛接受和認可這種文學形式。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老舍的《草原》主要描繪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以及主客聯歡圖,抒發了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B.姜戎的《狼圖騰》表面上是寫狼的習性,卻折射出了生態系統的可循環性及其在歷史長河中的必然性。
C.陳忠實的《白鹿原》以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講述白、鹿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
D.遲子建的《原野上的羊群》通過羊群與都市人的對比,寫出了人性的扭曲,呼喚了人類天性的回歸。
(4)材料二是如何逐步展開論述的?請結合材料內容具體分析。
(5)通觀三則材料,你認為中國生態文學發展的意義價值是什么?試分條陳述。組卷:18引用:8難度:0.6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留一餅
趙登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老牛是個賣餅的。
寶慶和平街最末的一間小木屋上插一黃布幌子,寫著“留一餅”三個大字。幌子的左邊,有一棵大桂花樹,它到底活了多少年,沒人能說得清,總之沒五個漢子是別想抱住它的腰。桂花樹底下,擺著張椅子,老牛沒事就躺在椅子上搖著蒲扇,吹著風。
老牛這人,人善,心慈,可就是太固執。就拿這賣餅來說,十多年了,每天只做200個,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這些個餅,沒半個時辰就被搶光了,弄得許多想吃的吃不到,吃到的吃不飽,怨氣滿街。
光這還不算什么,更讓人氣的,是老牛拿著最后一個餅在你眼前晃晃,然后裝進袋子,說一句:“不賣了。”
關于老牛為啥留一餅,有人說那是老牛的秘方,得留一餅揉碎在明天的面團里,還有人說那是老牛留給自己吃的。
“留一餅”就是留一餅,誰來了也不賣!
老牛剛開始賣餅時,生意并不好,店鋪在街末,鋪前又有大樹擋著。可是老牛仍然堅持每天做200個餅,賣不完的親自送給街上的乞丐。
和平街的張老爺是個有頭有臉的大人物,連當官的都敬他三分。這一天張老爺過生日,許多賣吃的、賣喝的店鋪,紛紛關了門,給張老爺賀壽去了。老牛不去,“管他張老爺還是趙老爺,他過他的壽,我賣我的餅。”
別的鋪子關了門,那些賣力氣的漢子找不著填飽肚子的地,只得遠走幾步到老牛的鋪子里。沒一會兒,竟然排起了長隊。
餅快賣完時,來了個白凈男人,他從隊伍后面插了過來,摸出一兩銀子,往老牛桌上一擲:“兩個餅,快點。”
老牛像是沒聽見,繼續笑著裝餅,笑著收銀子。白凈男人猛地一拍桌,銀子跳得大拇指那么高:“老頭,你聾嗎?”
老牛沒瞧白凈男人一眼:“餅不多了,現在到后面排隊說不定還能吃上一口。”
白凈男人伸出手,一巴掌拍向老牛,卻被一個拿折扇的男人一把擋住。折扇男人堆著笑臉:“我們這就去排隊。”待到白凈男人時,剛好還剩下最后一個餅,老牛把餅裝好,指指掛在門口的幌子,“留一餅!”
白凈男人頓時來了氣,“知道我家公子是誰嗎?你……”折扇男人瞪了白凈男人一眼,“好,我們明天再來。”
第二天一大早,折扇男人果然來了,吃了幾口餅,說了幾句“好吃”,離開了。
折扇男人走了快一個月時,有人敲鑼打鼓送來一塊牌匾。轎子里走出來一個白凈男人,男人揭開紅布蓋頭,上寫“留一餅”三個大字。看熱鬧的人上前一看那題款,驚了一聲:“這……這竟然出自當今皇上的親兄弟,康親王之手。”
就在寶慶人都聽說了這事,來看康親王親筆題的字時,老牛鋪子前的牌匾卻不見了。寶慶人問他,他指指鋪子里的一個角落:“在那呢!”
讓老牛揚名的倒不是他的餅,也不是康親王題的字,而是寶慶城人人都在傳老牛要被殺頭。你想想,把親王題的字丟在犄角里,殺十次頭恐怕都不夠。
傳言像一陣風,連寶慶的小角落都吹到了。寶慶人都早早地排隊到老牛的店鋪前買餅,生怕明天就吃不上了。
可是,一月過去了,一年過去了,老牛的頭還長在脖子上,還悠閑地在桂花樹底下搖著蒲扇。
年到古稀的老牛,還是一個人在鋪子里做餅。有好心的小伙子來老牛店里幫忙,有時會問起老牛做餅的訣竅,老牛總是笑笑:“你看這胖胖圓圓的餅,放高處不俯視你,放低處不仰視你……”
老牛走了,老牛走的前一天還在做餅。老牛的愿望是把最后一個餅帶到棺材里,他做到了。
(選自《小小說大世界》)(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老牛性格固執的特點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作者對此明顯帶著一種欣賞的態度,這與小說要表現的主題是吻合的。
B.老牛敢將匾額扔在角落里,主要是因為通過賣餅一事,他已對康親王的人品和氣度有所了解,并不擔心會有性命之憂。
C.“放高處不俯視你,放低處不仰視你”一句,表面上說的是餅的特點,實質上道出了老牛自身的性格特點與人生追求。
D.老牛作為一個賣餅者,從中參透人生,將從事的職業與自己的為人處世很好地融為一體,也贏得了人們的認同與尊重。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第二段的環境描寫既有一定的時代特色,也為人物的活動提供了背景,很好地烘托了老牛的形象。
B.買餅時,白凈男人飛揚跋扈的言語行動與老牛坦然自若的冷靜應對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矛盾沖突中推動著情節發展。
C.關于老牛到底為什么要留一餅,小說自始至終沒有明確說明,這種伏筆手法的使用,增強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可讀性。
D.老牛對有頭有臉的張老爺、地位顯赫的康親王以及普通的買餅者一視同仁,這樣寫更有利于刻畫其鮮明的人物形象。
(3)小說中老牛餅藝的高超主要是采用哪一種手法來體現的?請結合全文簡要說明。
(4)小說的題目“留一餅”有哪些內涵?組卷:45引用:40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8分)
-
7.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
山楂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多為野生,在亞洲、歐洲、北美洲有許多品種。山楂在中國古代又稱為猴楂、鼠楂,因為“猴,鼠喜食之”。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知道野生山楂可以食用了。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①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請簡要賞析文段中劃波浪線句子的妙處。組卷:3引用:5難度:0.9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有人認為:“行有所止,言有所界,邊界是個體成長的保護墻,邊界感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也有人認為:“融而后通,破而后立,要敢于打破邊界、多向融合,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對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70引用:2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