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8-2019學年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東山外國語學校七年級(上)第一單元單元測試卷(5)

          發(fā)布:2025/1/5 8:30:4

          一、基礎積累與運用.(26分)

          • 1.“腹有詩書氣自華”,考考你會背默多少詩文。
            (1)水何澹澹,
             
            。
            (2)
             
            ,百草豐茂。
            (3)我寄愁心與明月,
             

            (4)
             
            ,小橋流水人家。
            (5)鄉(xiāng)書何處達?
             

            (6)夜發(fā)清溪向三峽,
             

            (7)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8)春像剛落地的娃娃,
             
            ,他生長著。
            (9)《次北固山下》一詩中,表現(xiàn)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一自然規(guī)律的詩句是:
             
             

            (10)《觀滄?!分?,最能表達作者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的句子是:
             
             
             
            ,
             
            。

            組卷:4引用:1難度:0.9
          • 2.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
             
             
            醞釀
             
             
            發(fā)jì
             
            liáo亮
             
            zhù蓄
             
            水zǎo
             
            lì臨
             
            靜mì
             
            干zào
             
             
            抖sǒu
             
            xiāng嵌
             
            lìn嗇
             
            léng鏡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3.請把下面的字用正楷抄寫在田字格里。
            熱愛生活,享受寫作

            組卷:118引用:2難度:0.9

          • 4.下列各句中,括號中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牵ā 。?/h2>

            組卷:17引用:1難度:0.8

          三、現(xiàn)代文閱讀(20分)

          • 13.四季分明
                  ①隆冬的深圳街頭依然保留著夏的痕跡,我第一次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穿著絲襪、短裙來來去去,感覺好極了。乍回到寒風蕭蕭的南京,忍不住頻頻回首,不料友人卻對我說: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熱,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讓你為生命的力量而感動。
                  ②年復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內(nèi)一條街道的名稱)上,兩行筆直的銀杏樹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風景線:初春的細雨淋濕了它們?nèi)崛醯哪垩浚恢挥X中綠就覆滿了枝頭;夏日的它們是比不上法國梧桐的大家氣派,卻也亭亭玉立,碧陰如蓋;秋風漸起是它們最美的時節(jié),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黃金的“小扇兒”在晴空下瀟灑飛揚又無聲飄落,簇簇白果已珠圓玉潤待字閨中;冬季來臨,它們淡妝素裹,脫盡繁華,只留下干干凈凈的枝條與風雪共舞。
                  ③有人說南京沒有春天,那是因為人們恨這里春光短暫,縷縷梅香攜春來到紫金山下,經(jīng)不得幾番風雨,白玉蘭、櫻花已是落紅滿地,乍暖還寒之中,草也綠了,葉也綠了,南京的春天,活脫脫十六七歲少女的花季,轉(zhuǎn)瞬即逝。
                  ④夏季說來就來,五月進而滿城飄起靚麗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熱得濃烈、熱得深沉,仿佛一場愛得死去活來的戀情,讓人大汗淋漓,透不過氣來。
                  ⑤秋風中的南京,天特別藍,云特別白,有大雁飛過,有菊黃枝頭,有艷陽高照,有雨絲纏綿,那千姿百態(tài)如人到中年歷經(jīng)甘苦,展現(xiàn)出成熟的魅力,欲說還休的無奈。
                  ⑥一夜大雪裝飾了遼闊的天地,校園里許多來自南方的新同學興奮得在大操場葷季的雪層上打滾,這是在他們十八歲年輕的生命中第一次驚訝四季變幻的奇光異彩,第一次緣謗冬天的如此美麗。
                  ⑦紅紅綠綠,冷冷熱熱,四季分明的南京給了我們生命的啟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斌予我們圓滿的人生。
                  ⑧透過今夜雪色迷蒙,隱約可尋春影萌動,那是一年四季的輪回。
            (1)用下列詞語造句。
            ①淡妝素裹:
             

            ②轉(zhuǎn)瞬即逝:
             

            ③欲說還休:
             

            (2)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銀杏樹的變化,表現(xiàn)南京四季分明的特點。請從文中找出體現(xiàn)這一點的語句來,或用自己的話來說。
            ①春天:
             

            ②夏天:
             

            ③秋天:
             

            ④冬天:
             

            (3)第③段到第⑤段中寫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長過程作比。例如:
            用“
             
             來比喻“春的短暫”;用“
             
            ”來比喻“夏的火熱”;用“
             
            ”來比喻“秋的成熟”。
            (4)品讀第⑥段,如采用“老年人”這個比喻來形容南京的冬季,你認為是否得當,為什么?

            組卷:417引用:7難度:0.3

          四、作文平臺(11分)

          • 14.請按要求對下文《秋色》進行修改
                  ①天慢慢涼了,太陽漸漸遠了,秋天到了。
                  ②小草似乎不服秋霜的威逼,仍然綠綠的,只不過帶上了秋送給它的一頂黃色“小草帽”,笑著在秋風中不停的搖擺著,似乎在向人們報告:冬天還沒到呢!
                  ③菊園里的菊花爭芳斗妍,紅的似火,黃的像金,白的如雪,朵朵都閃耀著光彩,大的,小的,含包的,初開的,都像一只只色彩班斕的蝴蝶,飛翔在天地間。還真別說,蝴蝶確實被吸引了,它們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歡笑著,嬉戲著,給菊園增添了不少的亮麗。
                  ④人們都說紅楓是最濃的秋色。是的,假如你此時漫步在紅楓樹林中,定然會有一種落入紅色海洋。黃紅、橘紅、深紅、還有透明晶紅,再配上一片片淡黃的葉子,的確是一幅美妙的畫兒,怎能不使人不陶醉,又怎么不使人不贊嘆不已呢?
                  ⑤最使人高興的,莫過于那大片的稻田和一棵棵結(jié)滿果子的果樹了???,秋風興沖沖的吹著沉甸甸的稻穗,翻起一輪輪綠波,這壯觀的景象一定不亞于大海吧!山上果園里,橘子紅了,掛滿整個枝頭,遠看就像成千上萬的小燈籠一樣。柿子熟了,沉甸甸的,也是逗引人們渴望的目標,那股暖融融的香氣沁人肺府,惹得孩子們直流口水。莊稼人笑得多甜,還帶著稻穗帶著果香??!
            (1)文中2、3、5段中有4個錯別字,請找出其中兩處并改正:
            將錯別字“
             
            ”和“
             
            ”改正為“
             
            ”和“
             
            ”。
            (2)第4段中的畫橫線句表意不準確,請找出并予以改正:
             

            (3)文中畫波浪線句成分殘缺,請改正:
             

            (4)文中第5段有一處描寫不當:應將“
             
            ”改為“
             

            (5)請從修辭的角度簡評該文:

            組卷:9引用:2難度:0.9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