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12/1 1: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共39分。其中1-15小題為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16-18小題為多選題,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全選對的的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錯選或不選的不得分)
-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理課本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約是6000Pa B.在海拔3000m以內,大約每升高10m,大氣壓減小100Pa C.托起一個雞蛋的力約為20N D.中學生上一層樓所做的功約為15J 組卷:41引用:1難度:0.8 -
2.用腳踢球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腳是施力物體,所以它不受力 B.腳是施力物體,也是受力物體 C.腳受到的力的施力物體是足球 D.腳踢足球的力和球對腳的作用力同時發生 組卷:56引用:4難度:0.9 -
3.區分兩個力是“平衡力”還是“相互作用力”,可依據這兩個力( )
A.是否大小相等 B.是否方向相反 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組卷:453引用:7難度:0.9 -
4.甲、乙兩同學沿相反的方向各用15N的力水平拉一測力計,測力計靜止不動,測力計的示數是( )
A.0 B.30 N C.20 N D.15 N 組卷:431引用:39難度:0.9 -
5.扔出去的石塊在空中繼續向前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石塊繼續運動是受到向前的沖力作用 B.石塊繼續運動是受到慣性作用 C.石塊繼續運動是石塊具有慣性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組卷:19引用:3難度:0.7 -
6.你在上體育課時,遇到了下列一些場景,并由此聯想到學過的物理知識,下列聯想錯誤的是( )
A.“跳遠助跑”時利用了慣性的原理 B.“引體向上”時手搓鎂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C.“踢足球”時利用了力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道理 D.“仰臥起坐”時利用了大氣壓的原理 組卷:287引用:98難度:0.9 -
7.如圖所示,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將木塊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實驗時,先在水平方向對彈簧測力計校正“0”點 B.在木塊上加放鉤碼,可探究壓力對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 C.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等于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D.實驗中難以做到勻速拉動木塊,這會導致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發生變化 組卷:2477引用:32難度:0.7 -
8.如圖所示,小華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時,將壓強計的探頭放入水中某一深度處,記下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做法能夠使高度差h減小的是( )
A.將探頭向上移動一段距離 B.將探頭向下移動一段距離 C.將探頭放在食鹽水中的同樣深度處 D.將探頭在原深度處向其他方面任意轉動一個角度 組卷:114引用:15難度:0.7 -
9.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長為L,質量分布均勻的木板M,右端與桌邊相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線向右勻速移動(木板移動距離不超過木板長度的一半)。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摩擦力不變 B.M對桌面的壓強不變,壓力不變 C.M對桌面的壓強變小,壓力不變 D.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摩擦力變小 組卷:1035引用:20難度:0.6 -
10.如圖所示是一種水翼船,船體下安裝了水翼。當船在高速航行時,水面下的水翼會使船身整體抬高離開水面,從而減小水對船的阻力。則水翼安裝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2606引用:44難度:0.7 -
11.有關連通器,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相連通的裝有液體的容器中,液面總是相平的 B.連通器里的液體不流動時液面總是相平的 C.連通器里只有一種液體且不流動時,液面相平 D.連通器中,液面高低與容器的形狀有關 組卷:143引用:2難度:0.6 -
12.把密度為0.6×103kg/m3的木塊放入水中,當它靜止時所處的狀態是( )
A.漂浮 B.懸浮 C.沉底 D.無法確定 組卷:338引用:2難度:0.9
四、計算應用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共12分。解答時,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說明、公式和計算步驟等,只寫最后結果不得分)
-
35.中國最新一代的通用型導彈驅逐艦169 武漢號,052B型導彈驅逐艦。2002年10月31日在江南造船廠下水。它滿載時總質量約為7×103t,驅逐艦滿載以72km/h的速度勻速直線航行時,驅逐艦受到的阻力是自身總重的0.01倍。海水密度近似取1×103kg/m3.請分別計算:
(1)驅逐艦航行時的牽引力是多大?
(2)驅逐艦受到的浮力和排開海水的體積分別是多大?
(3)驅逐艦勻速航行時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組卷:121引用:4難度:0.5 -
36.將重為16N的重物用圖示動滑輪勻速提升2m,所用拉力F=10N,不計輪軸處摩擦及繩重,求:
(1)該過程中的有用功。
(2)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3)動滑輪的重力。組卷:800引用:7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