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學中考科學二模試卷
發布:2024/7/13 8:0:9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0分,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以下關于足球烯(化學式:C60)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足球烯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 B.一個足球烯中含有60個電子 C.足球烯分子是保持足球烯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D.足球烯是一種有機物 組卷:18引用:2難度:0.5 -
2.英雄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課堂”用實驗藥品乙酸鈉(CH3COONa)演示了神奇的“冰雪”實驗。下列關于乙酸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由C、H、O、Na四種元素組成 B.相對分子質量是82g C.氧、鈉元素的質量比為2:1 D.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組卷:41引用:2難度:0.5 -
3.有關染色體、DNA、基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起遺傳作用的DNA片段稱為基因 B.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 C.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通常一條染色體中有多個DNA分子 D.一個DNA分子上有成百上千個基因存在 組卷:48引用:1難度:0.5 -
4.杭州西溪濕地是我國首個國家濕地公園。園內物種豐富,有高等植物200多種,魚類約45種,鳥類約126種,其中還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雀鷹等。在該濕地公園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西溪濕地可以看成一個生態系統 B.在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蘑菇→野兔→松雀→鷹” C.正常情況下,西溪濕地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 D.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 組卷:70引用:2難度:0.5 -
5.下列估測符合實際的是( )
A.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35℃ B.我國國歌演奏一遍的時間大約48s C.初中生騎自行車平均速度約5km/h D.電視機正常工作的電功率為2000W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6.在學農實踐活動中,同學們參與了番茄幼苗的移栽和田間管理。他們的做法與所依據的生物學原理不一致的是( )
A.中耕松土——提高土壤空氣含量 B.在傍晚移栽——增強呼吸作用 C.移栽時根部帶土坨——保護根毛和幼根 D.及時鋤去雜草——減少雜草與番茄競爭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7.按一定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是科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分類最合理的是( )
A.依據動物行為的獲得途徑,將其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 B.依據是否針對特定的病原體,免疫可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二類 C.依據種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區分,綠色植物分為被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二類 D.依據受精過程是否在體內進行,將動物的生殖方式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二類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8.科研工作者在神農架國家公園發現了植物新種——神農架栝樓。根據如圖判斷,它屬于( )
A.藻類植物 B.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9.經過初中三年的學習,我們掌握了大量的科學知識。請你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的晝夜現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轉引起的 B.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依次為日冕層、色球層、光球層 C.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可能會發生月食現象 D.地球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 組卷:32引用:1難度:0.5 -
10.配制10%的稀硫酸并與碳酸鈉粉末反應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規范的是( )
A.
傾倒液體B.
滴加液體C.
測定溶液的pHD.
加熱液體組卷:42引用:1難度:0.5 -
11.如圖所示是電與磁的四個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圖:通電后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電流有熱效應 B.乙圖:說明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有關 C.丙圖:閉合開關后,磁場中導體b受力而運動,依據該原理可制成發電機 D.丁圖:閉合開關后,磁場中導體ab豎直向上運動時,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 組卷:38引用:1難度:0.5 -
12.如圖所示,地球在公轉軌道上沿①→②→③→④繞著太陽公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公轉的方向為自東向西 B.地球公轉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 C.6月21日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圖中的④ D.地球從①處運行到②處,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向北移動 組卷:404引用:6難度:0.5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32分)
-
36.在研究“酸與堿之間發生的反應”過程中,取一潔凈的錐形瓶,往其中加入25克氫氧化鈉溶液,然后逐滴滴入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
(1)為了獲取酸能與堿反應的證據,滴加稀鹽酸前,錐形瓶中還需加入的是
(2)滴加稀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錐形瓶及溶液總質量隨加入稀鹽酸質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①a的值是
②求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組卷:28引用:3難度:0.5 -
37.2022年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碳中和”已經成為影響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國家戰略。實現碳中和,一是要減排即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發展增匯技術即二氧化碳的吸收技術。
資料一:浙江大學研發“二氧化碳煙氣微藻減掉技術”,用微型藻類吸收二氧化碳實現固碳。
資料二:2020年1月,李燦院士領先的全球首套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范項目”在蘭州試車成功。
(1)列舉生產、生活中減少碳排放的措施
(2)“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范項目”簡單流程如圖,甲醇(CH3OH)等液體燃料被形象地稱為“液態陽光”。據圖分析,甲醇合成時,利用“氫能”合成甲醇的反應物是組卷:1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