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8/10 4:0:1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滿分30分,每小題3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
1.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如圖是在電子顯微鏡下拍攝到的甲型流感病毒,該病毒直徑在100nm左右,可通過飛沫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通過飛沫傳播說明分子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B.醫用外科口罩材料分子之間沒有空隙,因此可以有效阻止病毒傳播 C.空氣容易被壓縮是由于分子間只存在引力 D.微粒按照由大到小排列順序為:甲型流感病毒—原子—原子核—質子 組卷:94引用:2難度:0.8 -
2.在某學校舉辦的“以體育人,成為更好的自己”主題活動中,學生進行了蹲踞式跳遠專項訓練。如圖所示,學生助跑后單腳起跳,起跳腿屈膝前擺在空中形成蹲踞式,然后小腿自然前伸落地。關于該跳遠訓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起跳前助跑可以增大學生的慣性 B.學生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沒有力對他做功 C.跳到最高點時若力全部消失,學生將靜止在空中 D.學生從最高點到落地的過程中,處于非平衡狀態 組卷:572引用:5難度:0.7 -
3.黃龍溪古鎮有一種出名的美食“一根面”,制作“一根面”的表演很精彩,吸引了很多游客駐足觀看。如圖,師傅先把面團揉搓成手指粗細的面條盤在一口鍋里,而后師傅將面條揮舞出優美的曲線拋入鍋中,中途保持著“一根面”不斷。以下關于“一根面”制作過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揉搓面團時,手對面團的力大于面團對手的力 B.面團被揉搓成面條,其含有的面粉變少了 C.面條在空中拉出“弧線圈”,力對面條做了功 D.師傅利用慣性的作用把面條拋入大鍋中 組卷:244引用:2難度:0.5 -
4.《天工開物》是我國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全書,蘊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識,下列是《天工開物》中的場景,錯誤的是( )
A.
拉弓:拉弓拉滿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B.
獨輪推車:獨輪推車,勻速推動,此時推力大于摩擦力C.
制糖:往桶里加水,水對桶底壓強逐漸變大D.
抽水機:活塞式抽水機能抽水利用了大氣壓強的原理組卷:128引用:3難度:0.7 -
5.下列實例中,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是( )
A.
熱氣球升空B.
飛機升空C.
吸盤式掛鉤D.
抗壓潛水服組卷:116引用:4難度:0.8 -
6.如圖所示,當人手握鉛球向上運動時,肌肉產生的力使前臂骨骼繞肘關節轉動。下列所示的杠桿中,與人的前臂屬于同種杠桿的是( )
A.
釣魚竿釣魚B.
開瓶器開瓶蓋C.
核桃夾夾核桃D.
天平測質量組卷:251引用:3難度:0.9 -
7.隨著高層住宅越來越多,預防高空墜物很有必要。有實驗數據表明,一枚雞蛋從4樓落下,會使人頭部起腫包;從16樓落下,足以砸碎成年人的頭骨。針對這一現象,下列四個問題中最有探究價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學問題是( )
A.雞蛋重力勢能的大小跟高度有什么關系? B.雞蛋重力勢能的大小跟質量有什么關系? C.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跟高度有什么關系? D.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系? 組卷:73引用:1難度:0.6 -
8.微雨四五點,春風九十里。2023年4月27日某校初三學子奔赴韶山開展以“追尋偉人足跡,追光砥礪前行”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如圖所示,巨大的毛澤東銅像屹立在大理石基座正中央,同學們在偉人銅像前莊重宣誓“砥礪前行,不負韶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基座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基座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基座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基座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銅像受到的重力和基座對銅像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基座對地面的壓力和基座對銅像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組卷:77引用:1難度:0.7
六.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滿分17分)
-
23.某物理興趣小組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探究浮力的大小。
(1)銅塊浸沒在鹽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N
(2)由①③④⑤四個步驟可知,發現浮力的大小有時與深度有關,有時又與深度無關,對此正確的解釋是浮力的大小與有關。
(3)比較①④⑦三幅圖可得出的結論是
(4)要探究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與物體的密度有關,應選取圖中(選填圖中數字代號)步驟進行對比分析。
(5)探究完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后,同學們想進一步探究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所受到的重力的關系,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
此實驗操作的正確順序是(用abcd表示),通過分析數據并進行比較發現:(用圖中符號G1、G2、G3、G4表示),從而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到的重力。組卷:417引用:14難度:0.4 -
24.小林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刻度均勻的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量相同鉤碼若干個。
(1)實驗開始時,杠桿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杠桿處于 (“平衡”或“非平衡”)狀態。為方便實驗,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林需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或“右”)調節。
(2)如圖乙所示,為使杠桿再次平衡,應該在B位置掛上 個同樣的鉤碼,當杠桿平衡后,將A、B兩點下方所掛的鉤碼同時向著遠離支點的方向各移動一小格,則杠桿 端(選填“左”或“右”)會下沉。
(3)為改變力的方向,小林在杠桿右側用彈簧測力計向下拉,如圖丙所示,當測力計由豎直方向逐漸向左轉,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測力計的示數將 (“變大”、“變小”或“不變”)。
(4)該實驗中,要進行多次測量,其目的是 。組卷:328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