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福建省福州八中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本卷共10題,每題3分,共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實現碳中和的是( )
A.鼓勵民眾植樹造林 B.推動使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C.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D.提倡公民綠色出行 組卷:205引用:8難度:0.7 -
2.規范的實驗操作是獲得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如圖所示實驗操作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取B.
檢C.
稱D.
洗組卷:43引用:1難度:0.8 -
3.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
A.氧氣無色無味,可用于醫療急救吸氧 B.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制造硝酸 C.一氧化碳可燃,可用于冶煉金屬 D.石墨有導電性,可用作電池電極 組卷:13引用:3難度:0.7 -
4.經典永流傳。中國詩詞既蘊含人文思想,又煥發理性光輝。對下列詩詞劃線部分的化學解釋不合理的是( )
A.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溫度高,分子運動加快 B.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煅燒石灰石,不發生化學變化 C.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金的性質穩定,在自然界中以單質形態存在 D.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生鐵經不斷煅燒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變成鋼 組卷:456引用:24難度:0.7 -
5.2022年冬奧會在我園北京舉辦。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分子結構形似奧運五環,寬度只有1.2nm,被認為是世上最小的五環標志--奧林匹克烯(C19H12),它的結構如圖所示,有關奧林匹克烯說法正確的是( )
A.奧林匹克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 B.完全燃燒后的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C.每個奧林匹克烯分子中含有6個氫分子 D.它的分子間沒有間隔 組卷:59引用:2難度:0.5 -
6.2021年4月21日,在全縣化學教研活動中,某化學教師表演了一個“吹氣生火”的魔術:他將包有過氧化鈉(Na2O2)粉末的脫脂棉放在石棉網上,然后用玻璃管向棉花上吹氣,此時會觀察到棉花慢慢的燃燒起來(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棉花是一種可燃物 B.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放熱 C.棉花燃燒必須與充足的氧氣接觸 D.由過氧化鈉引起的火災可用二氧化碳滅火 組卷:111引用: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70分)
-
17.金屬的性質和應用是化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1)鐵絲在潮濕的冷氣中會慢慢銹蝕,是鐵和
【實驗探究】(以下實驗均在室溫和1標準大氣壓的環境中進行)
(2)制作暖寶寶要用到鐵粉、活性炭、氯化鈉等物質。
實驗1:稱取2.0g鐵粉和2.5g活性炭,悅拌均勻,用濾紙包好。再滴入約1mL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迅速用溫度傳感器測量。實驗進行到450s時搓揉一次濾紙包、使表面結塊的混合物松散,實驗過程中測得混合物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①該過程中化學能轉為
②圖中450s后混合物溫度繼續升高的原因是
(3)無煙食品加熱劑(內裝有鎂粉、鐵粉和氯化鈉等化學品)常用于野外加熱食物,使用時,向化學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能迅速反應升溫使水沸騰,對食物進行加熱。
實驗2:向加有100mL水的隔熱容器中分別加入下列各組物質,連續攪拌,每50s記錄一次溫度,溫度變化曲線如圖所示。組別 物質 Ⅰ 2.4g的整根鎂條、2.8g鐵粉、5.85g NaCl粉末 Ⅱ 2.4g鎂條剪成100份、2.8g鐵粉、5.85g NaCl粉末 Ⅲ 2.4g鎂粉、2.8g鐵粉、5.85g NaCl粉末
①從上述實驗可知,“無煙食品加熱劑”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與空氣中的
②觀察如圖所示從中可以發現影響鎂和水反應速率的因素是
③無煙食品加熱劑的成分不用于制作暖寶寶的理由是
④在實驗2基礎上,若要證明溫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鎂參與了反應,設計方案是
(4)化學興趣小組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瓶中的氧氣可以幾乎耗盡,測得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①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實驗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測量項目 實驗前燒杯中水的體積 實驗后燒杯中剩余水的體積 集氣瓶(扣除內容物)和導管的容積 體積/mL 90.0 63.6 131.0 組卷:114引用:1難度:0.5 -
18.為測定某過氧化鈉樣品的純度,將2g該樣品與足量X發生如下反應(雜質不參與反應):2Na2O2+2X═4NaOH+O2↑,生成氣體質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回答問題:
(1)過氧化鈉中鈉、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2)生成氧氣的質量是
(3)計算2克該樣品中過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組卷:465引用:9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