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12/8 6:0:2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4分)一、選擇題:每小題4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24分。

          • 1.下列數據中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組卷:14引用:1難度:0.8
          • 2.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31引用:12難度:0.9
          • 3.下列現象屬于凝華的是(  )

            組卷:774引用:17難度:0.8
          • 4.《早發白帝城》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創作的一首詩,把詩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以下詩句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組卷:143引用:2難度:0.8
          • 5.我國技術人員在研發高鐵時,要進行風洞測試,即將高鐵列車模型放在風洞中固定,讓風高速迎面吹來,模擬高鐵列車在空氣中高速行駛的情形,在風洞測試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658引用:17難度:0.5
          • 6.如圖所示,一些金屬條被科技館工作人員按特殊的方式擺放后,在燈光的照射下就出現了栩栩如生的“飛機”,與“飛機”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組卷:558引用:4難度:0.7
          • 7.如圖所示,工作人員手托的是“越王勾踐劍”。這把劍歷經兩千多年,出土時仍鋒利無比,劍身絲毫不見銹斑,令世人對古人的鑄造技術驚嘆不已。根據圖片信息,對這把劍的長度估測合理的是(  )

            組卷:1852引用:19難度:0.8
          • 8.如圖所示測量硬幣直徑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1350引用:76難度:0.7
          • 9.一輛汽車正在平直的公路上運動,用s、v和t分別表示汽車運動的路程、速度和時間。下面四個圖像反映汽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組卷:3704引用:82難度:0.7
          • 10.平面鏡、凸透鏡、凹透鏡、三棱鏡四種光學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變光的傳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鏡能成虛像;③凸透鏡既能成實像也能成虛像;④只有凹透鏡能矯正視力;⑤利用三棱鏡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選項中,完全正確的是(  )

            組卷:392引用:48難度:0.5

          三、解答題:共50分,除說明外每空1分,23、24兩題要有解題過程。

          • 31.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甲、乙兩組同學采用完全相同的實驗裝置分別同時開始加熱等量的水,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并同時開始記錄加熱時間和水的溫度。

            (1)根據所學知識,結合表中的數據,可知本次實驗應選用
            (選填“水銀”或“酒精”)溫度計。
            (2)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是
            ℃。
            (3)實驗中,觀察到水中氣泡上升情形如圖丙所示,可判斷該情形是水在
            (選填“沸騰前”或“沸騰時”)的現象。
            在標準大氣壓下
            物質 凝固點/℃ 沸點/℃
            水銀 -39 357
            酒精 -117 78
            (4)圖丁是兩組同學分別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水的沸點是
            ℃;由圖象還可以看出,甲、乙兩組圖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組卷:19引用:1難度:0.8
          • 3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

            (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整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凸透鏡的
            。以下調整實驗器材高度比較規范的是
            (填選項前的字母)。
            A.將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測的方法調節
            B.將三者靠攏,然后用目測的方法調節
            C.以上都可以
            (2)將蠟燭和光屏移動到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恰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據此可知此凸透鏡的焦距為
            cm。
            (3)改變蠟燭位置,移動光屏到如圖乙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又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樣的成像原理工作的。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左移動3cm,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把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移動的距離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cm。
            (4)在圖乙的實驗中,保持凸透鏡和蠟燭的位置不變,換用焦距為20cm的凸透鏡繼續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A.向左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縮小的清晰的實像
            B.向左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放大的清晰的實像
            C.向右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放大的清晰的實像
            D.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燭焰的清晰的像
            (5)實驗時,若一只昆蟲落在了凸透鏡上,光屏上
            (選填“有”或“沒有”)昆蟲的像。
            (6)圖乙實驗時,小明將一副遠視眼鏡的鏡片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且靠近凸透鏡的地方。若保持光屏的位置不變,應將蠟燭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才能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

            組卷:78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