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0/9 16:0:2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生活中,我們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師的學生,是朋友的知己;在祖國的大家庭中,我們是未來的建設者。這說明( )
A.個人的社會關系都很簡單明了 B.在不同社會關系中我們有不同的身份 C.血緣關系比業緣關系更為重要 D.社會進步與個人的發展沒有任何關系 組卷:129引用:5難度:0.7 -
2.在有了微博、微信朋友圈后,大部分人每天都會在這些社交平臺上各種“曬”。但是,如果不小心,就有可能泄露隱私。下列做法有可能泄漏個人隱私的是( )
①小麗曬出自己旅游網上訂的機票
②小軍曬出自己購物的快遞收貨單
③小明曬出自己精心烹制的早餐
④小金曬出自己辦理的個人身份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組卷:78引用:7難度:0.7 -
3.社會生活豐富多彩,下列四幅圖片中不利于中學生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是( )
A. B. C. D. 組卷:3引用:2難度:0.6 -
4.中國政府網自開設“我向總理說句話”欄目以來,收到的網民建言數量逐年增長,欄目工作人員會遇選有參考價值的建言為國家決策提供參考,讓中國網民的電腦桌與總理的辦公桌實現了零距離接觸。這體現了( )
①網絡可以讓人們暢所欲言
②網絡拓寬了民主渠道
③網絡是匯集民智的重要渠道
④網絡豐富了民主形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5.給圖中“被救”的孩子一條建議,正確的是( )
A.悄悄上網,不讓他人知道 B.戒除網癮,遠離網絡生活 C.加強自律,合理使用網絡 D.依賴他人,擺脫不良誘惑 組卷:3引用:3難度:0.9 -
6.從“中國夢”踐行者故事的網絡傳播工程到網絡正能量“五個一百”精品評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上傳承與當代中國正能量傳播齊頭并進,弘揚了網上網下“同心圓”的家國情懷。這說明了( )
①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
②互聯網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③網絡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場合和范圍
④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傳播正能量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7.“秩序意味著光明和安寧,意味著內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類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這句名言說明( )
①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
②社會秩序是社會正常運行的前提
③有了社會規則,社會秩序就能得到保證
④社會秩序是人們安居樂業的保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3引用:4難度:0.7 -
8.濟南某小區超市經營者張先生說:“我在這里開超市好幾年了,從未丟過東西。手機沒電時,我很放心地讓他們先把東西拿走,下次再來一起付。他們都是很快就把錢送過來了。”小區居民體現的是( )
A.“真誠老實,篤守諾言”的良好品質 B.“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行為準則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交往之道 D.“樂于助人,與人為善”的美好品德 組卷:5引用:2難度:0.8 -
9.在微信朋友圈流傳著這樣一段話: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這告訴我們( )
A.別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別人 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贏得他人的尊重 C.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 D.有了自尊,就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組卷:8引用:17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共50分。
-
26.片段四: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某小區內發生一起兩歲女童被未拴繩狗咬傷事件
法律鏈接:《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組卷:7引用:1難度:0.5 -
27.10月17日警方對涉事犬主人唐某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唐某的經歷給我們哪些警示?組卷: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