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浙江省七彩陽光新高考研究聯盟高三(上)開學物理試卷
發布:2024/10/7 0:0:1
一、選擇題I(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3分,共39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
1.下列單位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表示正確的是( )
A.1Wb=1T?m2 B.1F=1 A2s4kgm2C.1H=1 Vs2CD.1Pa=1 Nm2組卷:18引用:2難度:0.5 -
2.2023年5月30日上午9時3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歷時約6.5小時后,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3名航天員隨后從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進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并計劃出艙完成空間站維護維修等任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對接完成后,以空間站組合體為參考系,神舟十六號飛船是靜止的 B.研究宇航員在艙外的活動姿態時,宇航員可以視為質點 C.研究神舟十六號飛船繞地球運行的周期時,飛船不可以視為質點 D.題中9時3分是指時間間隔 組卷:51引用:5難度:0.9 -
3.某運動員將質量為400g的足球踢出,足球在空中飛行的最大高度為4.5m,在最高點的速度為15m/s,g取10m/s2,忽略空氣阻力。足球從靜止開始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足球機械能守恒 B.合外力對物體做功18J C.運動員對足球做功63J D.物體重力勢能增加63J 組卷:58引用:3難度:0.6 -
4.如圖所示,用與豎直方向成θ角(θ<45°)的傾斜絕緣輕繩和絕緣豎直墻壁上可上下移動的帶電小球b共同固定一個帶正電小球a,小球a與小球b在同一水平線上,小球b對小球a的作用力為F1。現將小球b沿絕緣豎直墻壁豎直平面向上移動一定距離并調整小球b的電荷量,使小球a、b連線與水平方向成θ角且保持小球a在原位置不動,此時小球b對小球a的作用力為F2,則( )
A.F1<F2 B.應減小小球b的電荷量 C.輕繩a上的拉力始終大于球的重力 D.輕繩a上的拉力變為原來的 倍F22F21組卷:92引用:3難度:0.6 -
5.如圖所示,炮彈以速度v射出炮筒,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θ,若炮彈飛出后始終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反,大小與速度滿足f=kv的空氣阻力(k為常數),考慮炮彈從出發到落回出發點等高處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用時相等 B.到出發點等高處時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大于θ C.到出發點等高處時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小于θ D.若k足夠大,可能出現炮彈豎直下落的情況 組卷:27引用:2難度:0.7 -
6.我國古代春秋時期的管仲提出了系統的音樂理論“五度相生律”,把一組音按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就成為音階,分別稱作宮、商、角、徵、羽,若以頻率X為基準音,下表列出了此時音階中各音的頻率,假設一架古琴同時彈出音階中的“商”與“徵”,則( )
音階名稱 宮 商 角 徵 羽 頻率 X 94X8132X32X2716XA.頻率之比為5:3 B.在空中傳播的波長之比為2:3 C.在空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D.兩個音可以在空中形成干涉 組卷:35引用:2難度:0.5 -
7.如圖甲,在天和核心艙中,我國航天員鍛煉使用的“太空自行車”是利用彈力帶增加阻力,通過克服彈力帶的阻力踩動踏板,并記錄相關數據。某同學根據電磁學的相關知識,設計了這樣的電磁版太空單車原理圖(圖乙):在銅質輪子的外側有一些磁鐵(與輪子不接觸),人在健身時帶動輪子轉動,磁鐵與輪子間的距離可以調整,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輪子用不可磁化但可導電的材料替換,則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B.電磁版單車的輪子受到的阻力大小與其材料電阻率無關 C.若磁鐵與輪子間距離變大,則通過降低輪子轉速可以達到相同的鍛煉效果 D.用這兩種不同原理的太空單車鍛煉,最終轉化的能量形式是相同的 組卷:62引用:2難度:0.6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共55分)實驗題(本題共7小題,共14分)
-
21.長為L、豎直放置的磁鐵產生穩恒磁場分布如圖所示,其中磁鐵內的磁場可視為勻強磁場,方向豎直向上;建立以磁鐵中心為原點O,豎直向上為z軸的坐標,則在磁鐵上方和下方區域,其磁感應強度大小分布相同,并可分為軸向分量Bz和徑向分量Br,Br垂直z軸對稱分布。在-
范圍內,磁鐵外部區域磁感應強度可近似為零。一圓心位于Oz軸上、質量為m,半徑為r0、電阻值為R的圓環(其平面垂直Oz軸),從z=L處開始靜止下落,到z=-L2<z<L2處(剛進入下方區域磁場),速度開始保持不變。已知在-L≤z≤-L2和L2≤z≤L范圍內,圓環所在處的磁感應強度徑向分量大小Br=B0,在運動過程中圓環平面始終垂直Oz軸,不計空氣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g,求:L2
(1)線圈在z=-處時的電流及方向(從下往上看);L2
(2)線圈從z=L運動到z=-L的過程中產生的焦耳熱Q;
(3)線圈從z=L運動到z=-L所用時間t。組卷:50引用:2難度:0.3 -
22.離子推進技術在太空探索中有廣泛的應用,其簡化裝置為如圖1所示,它由長L=1m、內外半徑分別為R1=0.1m和R2=0.3m的同軸圓柱面和半徑為R2的兩圓形電極組成,并將其分為長度相同的電離區Ⅰ和加速區Ⅱ。電離區I充有稀薄的銫氣體,僅存在方向沿軸向的勻強磁場,內圓柱表面材料的逸出功W=5.0eV,在波長λ=124nm的光照射下可以持續向外發射電子,電子碰撞銫原子,使之電離成為一價正離子。Ⅰ區產生的正離子(初速度可視為零)進入電勢差U=3.64kV的加速區Ⅱ,被加速后從右側高速噴出產生推力。在出口處,燈絲C發射的電子注入正離子束中中和離子使之成為原子。已知銫離子質量M=2.2×10-25kg,電子電荷量e=1.6×10-19C,電子質量m=9×10-31kg,普朗克常量與光速乘積hc≈1.24×10-6eV?m。不計離子間、電子間相互作用。
(1)求內圓柱表面發射電子的最大初速度vm;
(2)若I區所有光電子均不會碰到外圓柱面,求磁感應強度的最大值Bm;
(3)若單位時間內有N=1018個銫離子進入區域Ⅱ,試求推進器的推力F;
(4)為提高電離效果,一般不分Ⅰ區和Ⅱ區,在整個圓柱面區域內加載方向沿軸向的勻強磁場和同樣的加速電壓U,如圖2所示。光電子在磁場中旋轉的同時被加速,電離出更多的離子。以圓柱面中心軸線為x軸、左側電極圓心O為原點,建立坐標Ox,若剛被電離的離子初速度可近似為零,單位時間內離子數密度,其中k=1020/(m3?s)(垂直x軸截面分布情況相同),試求推進器的推力F'。n=k(1-xL)組卷:29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