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級上冊《3.4 動物的行為》2023年同步練習卷(3)
發布:2024/9/14 1:0:8
一、選擇題
-
1.科學家在20世紀70年代曾做過一次實驗,將許多白色方塊在草地上排成一長列,然后在2、4、6、8…方塊上依次放上糖。當科學家放完第10塊來到第12塊時,蜜蜂們早已在那里等候,受到刺激的科學家跑到第14塊一看,那里也有蜜蜂在等待。他沮喪地放下手中的家伙,氣憤地說:“鬼知道是我在訓練它們還是它們在訓練我!”蜜蜂的這一“智慧”行為屬于( )
A.先天性行為 B.本能 C.后天學習行為 D.隨機性行為 組卷:99引用:8難度:0.7 -
2.下列有關動物行為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馬隨著音樂的節奏踏起優美的舞步是先天性行為 B.學習行為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與遺傳因素無關 C.蚯蚓走迷宮實驗證明低等的動物也具有學習行為 D.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中,往往是年長者為“首領” 組卷:296引用:16難度:0.2 -
3.據CCTV-4新聞報道,在英國,一只剛失去幼崽的貓,用自己的乳汁喂養了三只剛出生就失去了媽媽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對貓的這種行為解釋正確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為 ②是學習行為 ③是由遺傳物質決定 ④是由環境因素決定的.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組卷:8引用:10難度:0.9 -
4.動物通過各種各樣的行為來適應所生活的環境,從而有利于個體的生存和物種的延續。下列關于動物行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受遺傳因素影響 B.動物的學習行為與遺傳因素無關 C.學習行為更適應多變的環境 D.動物越高等,學習行為越復雜 組卷:30引用:5難度:0.5 -
5.下列關于動物的學習行為和先天性行為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動物越高等,學習的能力越強 B.低等動物沒有學習行為 C.高等動物的學習行為比先天性行為多 D.蜜蜂筑巢是蜜蜂長大后才會的,所以不是先天性行為 組卷:6引用:4難度:0.7
三、解答題
-
16.馬戲團的小猴,在馴養員發出指令后,會做出倒立、翻筋斗等復雜動作.這是條件反射的一個例子.條件反射是怎樣形成的呢?讓我們用雞、哨子和米作為實驗材料來探究一下吧.
(1)假設在一段時間內將給雞喂米與吹哨的信號結合起來,雞將形成對哨聲刺激的反射.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舉出一個狗建立條件反射的實例支持這一假設(上述事例除外).
(2)將喂米與哨聲結合時,是先給予哨聲,還是先給予食物?
(3)將用于實驗的雞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給予哨聲刺激的是
(4)訓練完成后,將實驗組和對照組混養在一起,給予哨聲刺激,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表現會怎樣?
(5)在實驗開始之前,哨聲對于雞來說屬于組卷:14引用:3難度:0.1 -
17.某興趣小組開展“訓練小白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探究實驗:選取三只一天未進食的小白鼠(A、B、C)分別走同一個迷宮(如圖),在相同環境條件下,測得如下數據,請分析:
小白鼠 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時間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2)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時間有差異,這是由動物體內
(3)根據數據,發現三只小白鼠獲取食物的三次時間有共同規律是組卷:54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