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吉林省長春市德惠三中九年級(下)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2 6:0:2
一、選擇題(共1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華夏造物歷史悠久,《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下列造物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釘木舟 B.煉生鐵 C.曬海鹽 D.織衣布 組卷:274引用:72難度:0.8 -
2.“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性質”。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體現其物理性質的是( )
A.焦炭用于煉鐵 B.液氮用作制冷劑 C.甲烷用作燃料 D.氧氣用于醫療急救 組卷:423引用:9難度:0.9 -
3.如圖圖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B.
向試管中加固體粉末C.
加熱液體D.
測定溶液的pH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4.綠茶中含有單寧酸,它的化學式為C76H52O4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一個單寧酸分子中含26個氫分子 B.單寧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單寧酸分子中碳、氫、氧原子個數比為38:26:23 D.一個單寧酸分子由76個碳原子、52個氫原子和46個氧原子構成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5.下列對實驗現象的部分描述錯誤的是( )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濃厚白煙 B.灼燒羊毛:聞到一股燒焦羽毛味 C.向稀鹽酸中加入氧化鐵:溶液變成黃色 D.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在白紙上寫字:紙上顯出黑色字跡 組卷:13引用:4難度:0.7 -
6.總結歸納是重要的學習方法,下面是某同學總結的部分內容,其中正確的是( )
A.金屬元素:鐵、鋅、汞、銅、金 B.干燥劑:濃硫酸、氫氧化鈉固體、熟石灰 C.可再生能源:天然氣、酒精、沼氣 D.氧化物:H2O CaCO3 HgO 組卷:3引用:1難度:0.6 -
7.“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譜共生”是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之一,下列做法與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A.積極植樹造林,改善空氣質量 B.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樹立健康意識 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D.工業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防止水體污染 組卷:16引用: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40分,每空1分)
-
20.實驗室有四瓶標簽模糊的固體藥品,按照藥品清單查找,應該是NaOH、NH4NO3、Cu(OH)2、Mg(OH)2 四種常見的物質,將其任意編號為A、B、C、D后進行鑒別,回答下列問題。
(1)不加任何試劑可鑒別出物質B是Cu(OH)2,依據是
(2)同學們經過討論認為只需要加入適量的水就可以將剩下的三種物質一次性鑒別開,按此設想進行實驗,得出A是NaOH,所依據的現象是
(3)NH4NO3常用來作化肥,該化肥屬于
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復合肥
(4)在用氫氧化鈉和稀鹽酸驗證中和反應時,通常先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再加入稀鹽酸,依據組卷:25引用:1難度:0.8 -
21.工業上常用 NaOH 溶液來實現“碳捕捉”技術,去“捕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慢慢通入CO2氣體,未觀察到明顯現象,對所得溶液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參與他們的探究活動,并完成以下問題:
【提出問題】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資料一:將CO2氣體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可能發生以下兩個化學反應:先發生反應:2NaOH+CO2═Na2CO3+H2O,當NaOH反應完全后,繼續發生反應:Na2CO3+CO2+H2O═2NaHCO3。
資料二:CaCl2溶液呈中性,NaHCO3溶液呈堿性,可使酚酞溶液變紅色,且能與Ca(OH)2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
【猜想與假設】小組同學通過討論,提出了所得溶液中溶質成分的四種猜想:
猜想一:NaOH和Na2CO3
猜想二:Na2CO3
猜想三:
猜想四:NaHCO3
【實驗探究】實驗一: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置于試管中,加入過量CaCl2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猜想
實驗二:取適量實驗一反應后的上層清液,滴加幾滴酚酞溶液,觀察到
實驗三:取適量實驗一反應后的上層清液,加入適量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產生,說明猜想
【實驗總結】針對上述實驗,小組的同學總結并寫出了上述探究過程中的各化學反應方程式,其中實驗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拓展遷移】為得到上述相同的實驗結論,在實驗三中,還可把稀鹽酸換成
A.二氧化碳
B.氧化鐵
C.Ca(OH)2溶液
D.石蕊溶液組卷:11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