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5.4 眼睛和眼鏡》2020年同步練習卷(2)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再經過一系列折射后,物像形成于( )
A.角膜 B.視網膜 C.晶狀體 D.視覺中樞 組卷:252引用:14難度:0.9 -
2.近來,小華為了看清書上的字,眼睛與書的距離和視力正常時相比越來越近了,這說明小華已( )
A.患上近視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 B.患上近視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C.患上遠視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 D.患上遠視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組卷:268引用:54難度:0.9 -
3.如圖中,人手持的是一枚( )
A.凹透鏡,可以矯正近視 B.凹透鏡,可以矯正遠視 C.凸透鏡,可以矯正近視 D.凸透鏡,可以矯正遠視 組卷:321引用:26難度:0.9 -
4.下列關于眼鏡度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近視眼鏡的度數是正數,遠視眼鏡的度數是負數 B.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的度數都是正數 C.眼鏡的度數就是鏡片的焦度 D.平常說的眼鏡片的度數就是鏡片的焦度乘100的值 組卷:65引用:3難度:0.9 -
5.如圖所示,將凸透鏡看作是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視網膜,燭焰看作是眼睛觀察的物體。拿一個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視眼鏡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 B.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C.將光屏適當移近凸透鏡 D.同時將光屏和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組卷:729引用:20難度:0.9 -
6.小明做“研究遠視眼的矯正”實驗中,他把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做眼睛的視網膜,燭焰看作是眼睛觀察的物體。小明拿一個遠視眼鏡放在凸透鏡前,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如圖所示。而拿走遠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將光屏適當靠近凸透鏡 B.將蠟燭適當靠近凸透鏡 C.同時將光屏和蠟燭適當靠近凸透鏡 D.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或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組卷:384引用:11難度:0.6 -
7.小龍發現平時不戴眼鏡的陳老師在閱覽室看報時卻要戴著眼鏡才能看清,小龍對陳老師的眼睛及所戴眼鏡的判斷合理的是( )
A.遠視眼 凸透鏡 B.遠視眼 凹透鏡 C.近視眼 凸透鏡 D.近視眼 凹透鏡 組卷:104引用:31難度:0.9 -
8.如圖所示的四幅圖,有的能夠說明近視眼或遠視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給出了近視眼或遠視眼的矯正方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圖①能夠說明遠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③給出了遠視眼的矯正方法 B.圖②能夠說明遠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④給出了遠視眼的矯正方法 C.圖①能夠說明近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③給出了近視眼的矯正方法 D.圖②能夠說明近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③給出了近視眼的矯正方法 組卷:271引用:16難度:0.9 -
9.下列有關光學知識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光年是一個非常大的距離單位 B.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 C.電視機遙控器是利用紫外線工作的 D.借助放大鏡看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大于一倍焦距 組卷:133引用:3難度:0.9 -
10.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說法符合事實的是( )
A.近視眼佩戴的近視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 B.池水看起來比實際淺,是因為光射入水中時發生折射 C.岸邊的樹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D.逐漸遠離穿衣鏡時,人在鏡中所成的虛像會逐漸變小 組卷:235引用:4難度:0.9
四、實驗探究題
-
29.如圖1是小莉、小華和小明三人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圖:
(1)小明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直至屏上呈現出的光斑,量出透鏡到光斑的距離為10cm。則此凸透鏡的焦距約是cm。
(2)小華在凸透鏡成像實驗中,把蠟燭放在該凸透鏡的焦點上,凸透鏡固定不動,將光屏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的過程中,在光屏上觀察到的現象是大小的光斑,把蠟燭放在該凸透鏡的焦點內,凸透鏡固定不動,將光屏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的過程中,在光屏上觀察到的現象是大小的光斑(填“不變”、“變大”、“變小”)。
(3)小莉同學做實驗時,小華發現燭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圖1所示,若要使燭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調節透鏡,小莉應將透鏡向(選填“上”或“下”)移動。改正后若實驗時固定蠟燭與透鏡,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屏上都不出現清晰像,原因可能是。當蠟燭距離凸透鏡10.3cm時,無論怎么樣移動光屏都得不到像,原因是。
(4)小明將燭焰移至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實像,(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應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5)小莉同學將自己的近視眼鏡鏡片放在了蠟燭與凸透鏡(靠近凸透鏡)之間,小明移動透鏡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倒立縮小的清晰的像。將近視眼鏡鏡片取下,發現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
①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在不移動蠟燭和凸透鏡位置的前提下,小華應將光屏向(左/右)移動。
②下列四個選項中,正確表示小莉同學近視眼成像和近視眼矯正情況的是圖2中的。
A.乙甲 B.丙甲 C.乙丁 D.丙丁
(6)當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實像時,如果小明用書遮擋住透鏡下半部分,則實驗時光屏上所成的像(選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程度將(選填“變亮”或“變暗”或“不變”)。
(7)蠟燭通過凸透鏡恰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把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對調,則光屏上
A.不能成像 B.可以成像,但要適當移動位置 C.可以成像,像大小不變 D.可以成像,像變小
(8)蠟燭通過凸透鏡恰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拿下光屏,移動眼睛的位置(“能”或“不能”)看到像。
(9)一物距應只有唯一的像距,他們三人將蠟燭都放在透鏡前15厘米處時,但他們所測得的像距卻并不相同,分別為28cm,30cm,31cm,他們的數據不是因為測量長度誤差造成的,你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10)小華又將兩支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分別置于如圖3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C、D兩處會得到清晰的燭焰像。這像是(選填“縮小”、“等大”或“放大”)的燭焰的像。用一厚紙板擋住A處的燭焰,在光屏上(選填“C”或“D”)處仍能得到一個清晰的燭焰像。組卷:507引用:2難度:0.5 -
30.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如甲圖所示,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f=cm。
(2)如乙圖所示,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質是倒立的實像。在放大鏡、照相機和投影儀中,成像原理與其相同的是;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為光在光屏上發生了反射。
(3)小明將點燃的蠟燭放在某處,發現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個大小不變的圓形光斑,你認為可能出現的原因應該是。
(4)當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實像時,小明用不透明的紙擋住透鏡上半部分,則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不完整)的,像的明暗將(變亮/變暗/不變)。
(5)如圖丙所示,保持蠟燭的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圖丙所示刻度線處,則人眼應該在圖中(A/B/C)處且朝著相應方向,才能觀察到燭焰的像。
(6)圖丁中,點燃蠟燭,經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縮小的實像。然后,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副近視眼鏡,發現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近視眼鏡的鏡片為(凹/凸)透鏡。不改變眼鏡和透鏡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現清晰的像,可以進行的操作是:將光屏(靠近/遠離)透鏡適當距離。組卷:91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