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山東省青島市萊西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
-
1.通俗地說,細胞自噬(autophagy)就是細胞吃掉自身的結構和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細胞會將受損或功能退化的細胞結構等,通過溶酶體降解后再利用,這就是細胞自噬。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具有吞噬作用的細胞才具有自噬作用,有些可能誘導細胞凋亡 B.清除衰老、損傷的細胞和細胞器是通過自噬作用完成的 C.溶酶體膜破裂釋放出的各種酸性水解酶在細胞質基質中活性不變 D.營養物質缺乏時,細胞可通過加強自噬作用降解非必需物質以維持基本生存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2.下列有關生物膜及其所含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線粒體中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分布在線粒體內膜上 B.溶酶體膜蛋白經過修飾,不會被溶酶體內的水解酶水解 C.葉綠體中催化NADPH合成的酶分布在類囊體膜上 D.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與膜上載體蛋白種類密切相關 組卷:18引用:2難度:0.7 -
3.蛋白質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重要物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蛋白質可以與Fe2+結合形成血紅蛋白參與氧氣的運輸 B.細胞膜和細胞質基質中負責轉運氨基酸的載體都是蛋白質 C.細胞內蛋白質發生水解時,通常需要另一種蛋白質的參與 D.蛋白質的基本性質不僅與碳骨架有關,而且也與R基有關 組卷:17引用:2難度:0.8 -
4.ABC轉運蛋白是一類廣泛存在于生物界的跨膜轉運蛋白,參與細胞吸收多種營養物質,每一種ABC轉運蛋白對物質運輸都具有特異性。ABC轉運蛋白的結構及轉運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小分子進入細胞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B.ABC轉運蛋白可協助葡萄糖逆濃度梯度進入細胞 C.Na+和氨基酸依賴同一種ABC轉運蛋白跨膜運輸 D.ABC轉運蛋白參與運輸小分子的過程屬于吸能反應 組卷:34引用:5難度:0.7 -
5.《細胞—干細胞》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誘導入成纖維細胞重編程為hiHep細胞的成果。hiHep細胞具有肝細胞的許多功能,包括分泌血清白蛋白、積累糖原、代謝藥物、藥物轉運等。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該項成果表明,分化了的細胞其分化后的狀態是可以改變的 B.人成纖維細胞與hiHep細胞的核酸完全相同 C.hiHep細胞的誘導成功為人類重癥肝病的治療提供了可能性 D.人成纖維細胞重編程為hiHep細胞并未體現細胞的全能性 組卷:4引用:4難度:0.7 -
6.草莓比較耐陰,若將其栽種在光照強度較弱的溫室大棚里可能更加適宜生長。某生物興趣小組研究了遮光處理對草莓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遮光組實驗時間段內光合積累總量小于對照組 B.遮光比例過大會使葉片溫度降低,光合作用相關酶的活性降低 C.對照組草莓11時與9時相比,C3含量升高 D.欲提高草莓的光合速率,可改變遮光比例進一步實驗 組卷:30引用:4難度:0.7 -
7.研究發現在高濃度淀粉保護下α-淀粉酶的耐熱性很強,在適量的鈣鹽和食鹽存在下,pH值為5.3~7.0時,溫度提高到93-95℃仍能保持足夠高的活性。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時,溶液pH屬于無關變量 B.滿足上述條件,94℃下α-淀粉酶基本保持正常的空間結構 C.底物含量較高時,增加酶濃度會改變酶促反應速率 D.不同溫度下,α-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速率不相同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8.PFK酶在細胞呼吸第一階段使果糖-6-磷酸被ATP磷酸化,轉化為果糖-1,6-二磷酸,不同ATP濃度對PFK酶活性的影響如圖,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PFK酶分布在真核細胞的線粒體和原核細胞的細胞質中 B.隨底物濃度增加酶促反應速率加快,PFK酶的催化活性增強 C.高濃度的ATP可改變部分PFK酶的空間結構,使其失活 D.有氧呼吸的產物可通過PFK酶反饋調節細胞呼吸的強度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9.小麥旗葉是位于麥穗下的第一片葉子,小麥籽粒中的有機物約50%來自旗葉.小麥籽粒形成期間,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旗葉一晝夜內有機物的增加量就是其凈光合作用量 B.為小麥旗葉提供14CO2,籽粒中的淀粉都含14C C.與同株其它葉片相比,限制旗葉光合速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強度 D.去掉一部分籽粒,一段時間后旗葉的光合速率會下降 組卷:24引用:9難度:0.7 -
10.細胞周期受細胞內相關基因及其表達產物的調控,如p53基因的表達產物能在細胞核內調控轉錄因子的活性,進而抑制細胞惡性增殖。另一種細胞周期調控因子--成熟促進因子(MPF)能促進細胞內染色質絲的螺旋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p53基因只能在惡性增殖細胞內選擇性表達 B.腫瘤細胞中p53基因的活性比正常細胞低 C.MPF能促進細胞由分裂間期進入分裂期 D.間期細胞中DNA聚合酶的活性顯著增加 組卷:0引用:2難度:0.7
三、非選擇題
-
29.種子萌發過程中細胞代謝旺盛,萌發的種子常作為細胞呼吸研究的實驗材料。請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1)若用O浸潤小麥種子,則有氧呼吸過程中18O的轉移途徑是H182
(2)將萌發的且用消毒劑清洗過(不影響種子的生命活力)的小麥種子(以淀粉為主)放入下列裝置,在溫度不變、壓力為一個大氣壓的情況下測定萌發種子的呼吸速率。
①該實驗應該存在一個對照組,對照組的具體設置為
②液滴移動過程中,細胞呼吸的產物可能有
③若用等量的蒸餾水替代CO2吸收劑,其他條件不變,重復如圖所示實驗,如果發現有色液滴不移動,則說明種子進行了怎樣的生理活動?
④如果將小麥種子換成等質量的油菜種子(主要成分是硬脂酸,C、H比例高于葡萄糖),其他條件不變,重復如圖所示實驗,預計有色液滴移動的距離組卷:7引用:1難度:0.6 -
30.在炎熱的夏季中午,植物的光合作用會出現一個低谷,這個低谷被稱為光合作用“午休”現象。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研究,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葉肉細胞中能夠消耗水并生成ATP的細胞器是
(2)空氣中CO2濃度較低時,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達不到最大光合速率。農業生產中,常常把地塊作成幾個畦(指用土埂、溝或走道分隔成的作物種植小區),某地區夏季多為南風,作畦的走向應為南北走向,可以提高作物產量,其依據是
(3)為研究葉表面氣孔是均勻關閉(所有氣孔關閉程度相同)、還是不均勻關閉(有的氣孔關閉,有的開放),進行了以下實驗:
實驗1:被測葉片置于含放射性的空氣中,光照20s后將葉片速凍至-60℃,通過檢測葉片放射性有機物的分布是否均勻,判斷氣孔是否均勻關閉。
實驗2:被測葉片進行光照2h后,用有機溶劑將葉片脫色后用I-KI溶液染色,通過觀察葉片藍色分布是否均勻,判斷氣孔是否均勻關閉。
①實驗1選用的放射性元素應是
②與實驗1相比,實驗2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光照,原因是組卷:5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