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級下冊《1.5 遺傳與進化》2017年同步練習卷(4)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布豐和拉馬克觀點最主要的區別在于( )
A.布豐認為物種是不變的,而拉馬克認為物種是可變的 B.拉馬克認為物種是不變的,而布豐認為物種是可變的 C.布豐認為生物是直線式進化的,而拉馬克認為現代生物是其他物種進化而來的 D.布豐提出了“用進廢退”學說,而拉馬克提出物種不變論 組卷:19引用:3難度:0.4 -
2.原始哺乳動物是由( )
A.原始兩棲類進化而來的 B.原始爬行類進化而來的 C.原始鳥類進化而來的 D.原始鳥類和原始爬行類共同進化而來的 組卷:28引用:3難度:0.7 -
3.對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解釋,科學史上有著多種觀點,其中有一種觀點叫做“宇宙胚種論”.它認為地球上的生命來自宇宙中的其他天體.近年來,科學家分析隕石成分時,發現在其他天體上存在構成生命物質的各種有機物,如氨基酸等;某些彗星成分的分析也表明一些彗星中存在簡單的有機物.由此,你認為“宇宙胚種論”的觀點是( )
A.正確的,應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來自于宇宙 B.錯誤的,因為課本告訴我們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質 C.一種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猜想,沒有任何科學價值 D.一種假設,事實根據很少,至今還不能證實 組卷:14引用:3難度:0.7 -
4.下列變化過程中屬于生物進化的是( )
A.孔雀蛋變成孔雀 B.幼蟲變成蝴蝶 C.古猿變成人 D.蝌蚪變成青蛙 組卷:8引用:8難度:0.7 -
5.始祖鳥具有兩翼,身被羽毛,翼端有爪,喙內有齒,以上特征可說明( )
A.古代爬行動物由古代鳥類進化而來 B.古代鳥類由古代爬行動物進化而來 C.古代哺乳動物由古代爬行動物進化而來 D.古代爬行動物由古代哺乳動物進化而來 組卷:28引用:4難度:0.7 -
6.用達爾文的觀點解釋長頸鹿的長頸形成的原因是( )
A.鹿經常伸長脖子夠高處的樹葉造成的 B.生活在食物充足環境中的長頸鹿脖子長得長 C.由于生存環境不同,使鹿的頸有長有短 D.長頸變異的個體生存機會多,并一代代積累形成的 組卷:212引用:154難度:0.9 -
7.最早的較為系統地闡明生物如何進化的科學家是法國的博物學家布豐,下列觀點不是布豐的進化觀點是 ( )
A.物種是可變的,現在活著的種類是已經不存在的種類演變形成的 B.物種可變是因為生活的環境特別是食物和氣候發生了改變 C.生物是直線式進化的 D.自然界中的生物的進化,是生物本身存在著一種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力量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8.1859年,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其中解釋物種進化原因的自然選擇學說理論已被人們普遍接受,被恩格斯稱為19世紀三大發現之一的.下列觀點不符合達爾文的進化思想的是( )
A.地球上一切生物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都是由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都有一定的親緣關系 B.適者生存是自然選擇的必然結果和核心內容,自然選擇是定向的,即適應環境 C.變異分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遺傳的作用在于積累并加強有利變異,可遺傳的變異具不定向性 D.遺傳和變異是生物進行生存斗爭的前提 組卷:16引用:3難度:0.7 -
9.原始生命分化為原始藻類和原始單細胞動物的根本原因是( )
A.運動方式不同 B.細胞結構不同 C.營養方式不同 D.對外界刺激反應不同 組卷:105引用:76難度:0.7
二、填空題
-
27.古生物學家從不同地層中挖掘出的動物化石的種類和數量見下表:
紀 發現的化石種類及數量 中生代 白堊紀 鳥類、哺乳類(少量) 侏羅紀 爬行類(大量) 三疊紀 硬骨魚類(少量)
(1)中生代最早形成的地層在
(2)表中各類生物之間進化趨勢是
(3)在中生代占據優勢的動物是
(4)始祖鳥可能出現在組卷:4引用:3難度:0.4 -
28.欲求證“孑孓需要空氣”,某科學小組準備了兩個燒杯,盛相同的水,取大小與數量相同的孑孓,分別放入兩燒杯內,且放置于相同的環境下,其中甲燒杯內有一鐵絲網,而乙燒杯不加鐵絲網,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
(1)甲組加鐵絲網目的是什么?
(2)哪一組孑孓的活力減退甚至死亡?
(3)根據此實驗的結果,你認為用滴管取池水中的微小生物時,應該吸取哪一層池水才能使滴管中的生物最多?組卷: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