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京第五高級中學高一(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11/8 8:30:2
一、選擇題(共35題,每題2分,共7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2019年春節賀歲影片《流浪地球》火爆熒屏,該片敘述由于太陽直徑增大將吞沒地球,導致地球被迫流浪逃離太陽系的科幻故事。如圖是“太陽系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地球在逃離太陽系向外流浪的過程中依次經過的天體運行軌道是( )A.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B.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 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組卷:3引用:0難度:0.70 -
2.2019年春節賀歲影片《流浪地球》火爆熒屏,該片敘述由于太陽直徑增大將吞沒地球,導致地球被迫流浪逃離太陽系的科幻故事。如圖是“太陽系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下列能源中與太陽輻射有關的是( )
①風能
②化石能
③地熱
④水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組卷:3引用:0難度:0.50 -
3.2021年11月7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身著中國自主研制的艙外航天服成功出艙。圖為“飛天”艙外航天服結構功能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飛天”“艙外航天服具有的功能有( )
①恒定氣壓、溫度
②防止失重
③屏蔽紫外輻射
④防微小碎片撞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2引用:0難度:0.70 -
4.2021年11月7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身著中國自主研制的艙外航天服成功出艙。圖為“飛天”艙外航天服結構功能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強烈的太陽活動可能會造成空間站與地球通訊中斷,原因是( )A.高緯出現極光,影響短波通信 B.全球氣溫升高,阻礙信號傳輸 C.太陽風強度大,干擾電子設備 D.干擾地磁穩定,影響軌道運行 組卷:8引用:0難度:0.80 -
5.近日,在南北發現了震旦角石化石。如圖為“震旦角石化石圖”,震旦角石生長在距今約4.4億至5.1億年前的奧陶紀,是當時海洋中兇猛的食肉性動物。如表為“部分地質年代表”,據此完成5~6題。
顯生宙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寒武紀 奧陶紀 志留紀 泥盆紀 石炭紀 二疊紀 三疊紀 侏羅紀 白堊紀 古近紀 新近紀 第四紀
在奧陶紀處于繁盛時期的生物是(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爬行動物 D.海生無脊椎動物 組卷:3引用:0難度:0.90 -
6.近日,在南北發現了震旦角石化石。如圖為“震旦角石化石圖”,震旦角石生長在距今約4.4億至5.1億年前的奧陶紀,是當時海洋中兇猛的食肉性動物。如表為“部分地質年代表”,據此完成5~6題。
顯生宙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寒武紀 奧陶紀 志留紀 泥盆紀 石炭紀 二疊紀 三疊紀 侏羅紀 白堊紀 古近紀 新近紀 第四紀
可以推斷該生物生存時代的地理環境特點是( )A.由海洋變遷為陸地 B.現代海陸格局基本形成 C.溫暖的海洋環境 D.此時蕨類植物明顯衰退 組卷:3引用:0難度:0.50
二、綜合題(共3題,共30分)
-
3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浙江某校中學生利用暑假進行研學活動。分別在甲、乙、丙三地發現形態相似的“蘑菇”石。學生對不同“蘑菇”石作如下描述:
a.寂寞大海邊,波濤伴孤獨,雨虐風欺色凜然,只有神如故;
b.塌崖山林海花潮、峽谷峭壁、峰回石怪,山頂有一塊巨石,遠看像一個正在燃燒的火炬;
c.遼闊無垠的沙海中,一座座參差不整的花崗巖怪石山,有的像展翅騰空的蒼鷹,有的像碧空飄展的祥云……,栩栩如生,比比皆是。
材料二:丁地所屬的廣西河池市,曾發現300多株植物界“活化石”桫欏樹。桫欏樹出現于3億多年前,是目前僅存的木本蕨類植物。
(1)甲、乙、丙三地相對應的“蘑菇”石分別為
(2)桫欏樹最早出現的地質年代最可能是
(3)d景觀為喀斯特地貌中的
(4)列舉二例與“蘑菇”石c成因相同的地貌組卷:93引用:6難度:0.5 -
38.圖為“我國2019年7月21日-11月13日全國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圖”。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時段降水與同期平均狀態的偏離程度。一般來說,降水距平百分率小于-50%,可能引發大旱;降水距平百分率大于50%,可能引發大澇。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制作我國降水量距平變化分布圖,主要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為
(2)該時段,甲、乙兩省級行政區因降水變化造成的災害損失更嚴重的是
(3)受氣候影響,我國降水變率較大,容易引發水旱災害,緩解該類災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組卷: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