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會盟聯合中學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1/3 19:0:2
一、選擇題(17小題,每小題3分,共51分。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
1.通過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等,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增強、價值觀念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這段材料說明了( )
A.人人都能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 B.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C.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D.人人都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組卷:30引用:23難度:0.6 -
2.國慶長假,各地群眾紛紛來到霞浦,領略秀麗山水、體驗民俗文化,品嘗霞浦美食、嘗試新的消費體驗……人們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歡度假期,盡享大好春光。通過假期活動,群眾可以感受到( )
A.社會生活絢麗多彩 B.享受生活遠比勞動幸福 C.社會生活是一帆風順的 D.人們的智力水平顯著提高 組卷:23引用:14難度:0.8 -
3.出門打不到車?線上打車隨叫隨到;餓了不想做飯?外賣來送飯……這些都體現了“共享服務”和“共享經濟”,它們都是借助互聯網技術打造的新的商業模式。這體現( )
A.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 B.網絡為科技創新搭建新的平臺 C.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D.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組卷:108引用:15難度:0.8 -
4.某校開展“遵守道德與法律,傳播網絡正能量”的系列活動,號召同學們積極參與。下列行為體現了傳播網絡正能量的是( )
①小明通過網絡報名參加了志愿者活動
②小新通過朋友圈轉發了一則募捐信息
③小紅通過網絡響應了誠信考試的倡議
④小雨通過網絡傳播了一些反詐騙的方法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組卷:1引用:3難度:0.7 -
5.在教室上課,如果自由進出教室、隨便交頭接耳,就無法上課;過十字路口,如果各不相讓、爭搶阻擋,就會亂成一團,誰也別想順利通過。所以說( )
A.法律是社會生活中的唯一規則 B.社會生活對他人有益,對自己有害 C.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 D.社會規則都是由國家制定的 組卷:7引用:10難度:0.6 -
6.每年全國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而引發的交通事故有上萬起。如果讓你勸導行人遵守規則,下列方法不正確的有( )
①大聲地呵斥、嚇唬,讓對方再也不犯
②堅持到底,一直勸導到認錯為止
③曉之以理,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
④適可而止,勸導無效時可以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組卷:3引用:5難度:0.6 -
7.平日沉默寡言的岳梅同學在今天的數學課上提出一個新穎的解題方法,老師和同學們不由自主地為她鼓掌,她感受到了別人的認可和欣賞。自此以后,她的發言越來越踴躍,性格越來越陽光。這表明( )
A.她陷入了虛榮的誤區 B.受到他人尊重能夠增強自尊、自信,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 C.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夠減少摩擦,消除隔閡 D.尊重他人要學會平等待人,換位思考 組卷:27引用:37難度:0.7
二、非選擇題(4小題,共49分)
-
2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小福:“我發現街頭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聽爸爸說,這個系統會對闖紅燈的行人進行拍照,通過人臉識別技術確認其身份,闖紅燈的行人會受到相應處罰。”
小敏:“這個系統真厲害!如果它拍到未成年人闖紅燈的照片,是否可以將其公開?”
(1)請你從法律角度為小敏解答疑惑。
(2)結合所學知識,請你為解決行人闖紅燈問題提兩條合理化建議。組卷:0引用:3難度:0.4 -
21.“在飛機上打架”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認為,在航班上和公共交通工具上打架,已不僅僅是“不文明”“不尊重”的行為,還直接威脅到交通安全,這不僅反映出這些旅客的素質不高,還說明其缺乏安全意識和法治意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應該成為人們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法則。
結合上述材料,請你向全體同學擬一份“文明出行”“相互尊重”相關內容的倡議書,要求如下:
(1)請你為這份倡議書擬一個主題。
(2)請你在倡議書中說明尊重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
(3)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做到尊重他人。組卷:25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