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蘇省鹽城中學中考化學三模試卷(一)
發布:2024/12/24 10:30:3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30分。)
-
1.2021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說法符合該主題的是( ?。?/h2>
A.維護生態平衡,禁食野生動物 B.我國礦產資源豐富,可無限制開采 C.將核反應堆的冷卻水直接排入大海 D.為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大量使用高效高殘留的農藥 組卷:95難度:0.7 -
2.塑料盆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 )
A.合成材料 B.天然材料 C.金屬材料 D.復合材料 組卷:53難度:0.9 -
3.北京冬奧會將于2022年2月4日開幕。本屆冬奧會火炬“飛揚”采用氫氣作為燃料,由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制成的外殼和燃燒罐,破解了火炬外殼在1000℃高溫制備過程中起泡、開裂等難題,火炬呈現“輕、固、美”的特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燃燒時的碳排放為零 B.碳纖維復合材料與相同體積的鋁合金相比輕 C.這一材料具有高強度、耐腐蝕、耐高溫等特點 D.火炬燃燒罐以碳纖維材質為主,所以碳不能燃燒 組卷:237引用:7難度:0.6 -
4.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h2>
A.石墨可用于制作電極 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二氧化碳用作溫室里的氣體肥料 D.小蘇打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組卷:51引用:3難度:0.8 -
5.下列對古詩詞中蘊含的化學知識理解錯誤的是( )
A.“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蠶絲屬于合成材料 B.“滿架薔薇一院香”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C.“添得醋來風韻美”中的食醋是一種常用的調味品 D.“烈火焚燒若等閑”是指煅燒石灰石,發生了化學變化 組卷:46引用:1難度:0.8 -
6.乙硫醇(化學式為C2H6S)易揮發,有蒜臭味,人對這種氣味極為敏感,為了便于及時發現煤氣泄漏,人們在管道煤氣中常添加微量乙硫醇。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乙硫醇是一種化合物 B.乙硫醇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2 C.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是51.61% D.乙硫醇中C、H、S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2:6:1 組卷:196引用:4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共40分。)
-
18.我國力爭在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與吸收平衡,實現“零排放”),保護環境。實現“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
(1)碳減排:使用氫能源汽車可以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單質硼(B)可與物質 X 反應制取氫氣,化學方程式為:2B+6X2B(OH)3+3H2↑,則 X 的化學式為一定條件
(2)碳“捕捉”與封存:碳“捕捉”可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碳轉化:如圖為利用廢氣中的二氧化碳制取甲烷的微觀示意圖:
寫出二氧化碳制取甲烷的化學方程式:組卷:32引用:1難度:0.5 -
19.小文同學利用長柄W形玻璃管,完成了課本上多個化學實驗。
(1)燃燒條件的探究與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粗略測定
①燃燒條件的探究:在如圖 1 所示裝置(省略夾持儀器,下同)中,向 W 形玻璃管中放入足量紅磷和白磷,塞好橡皮塞,關閉活塞,然后將其放入 80℃的熱水中,觀察到紅磷不燃燒而白磷燃燒,說明可燃物發生燃燒應具備的條件是
(2)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粗略測定:
②為減小測量誤差,待火焰熄滅后,將玻璃管
(3)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
③甲酸(HCOOH)在熱濃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④實驗時,A 處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4)探究微粒的性質
⑤向玻璃管左端加入試劑 X,觀察到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試劑 X
可能是組卷:6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