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常州市九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11/28 16:0:2

          一、選擇題(共30分,每小題2分。下列各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正確答案前的序號填寫在下列表格中)

          • 1.火箭是用液態氫作為燃料,這是因為液態氫具有的優點是(  )

            組卷:142引用:6難度:0.8
          • 2.如圖所示的杠桿中,動力的力臂用l表示,圖中所畫力臂正確的是(  )

            組卷:2598引用:72難度:0.9
          • 3.如圖所示,起瓶器開啟瓶蓋時,可看作是(  )

            組卷:320引用:11難度:0.8
          • 4.在生產和生活中經常使用各種機械,在使用機械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439引用:31難度:0.9
          • 5.如圖所示,設作用在A端的力F始終與桿垂直,把掛有重物的杠桿從圖示位置慢慢轉動到水平位置的過程中,力F的大小將(  )

            組卷:373引用:5難度:0.7
          • 6.如圖所示,小明利用動滑輪勻速提升木箱。以下做法可以提高動滑輪機械效率的是(  )(不計繩重和摩擦)

            組卷:255引用:32難度:0.6
          • 7.下面四個事例中能量轉化與做功沖程相同的是(  )

            組卷:28引用:4難度:0.5
          • 8.兩人用同樣的水桶從同一處提水,給同樣遠處、同樣的水桶注滿水。其中一個人每次都將水桶裝滿,另一個人每次都不裝滿,則兩人做功的大小情況是(  )

            組卷:241引用:2難度:0.5
          • 9.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10N的物體勻速提升0.1m,拉力F為6N.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142引用:17難度:0.7
          • 10.為了探究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低溫物體溫度變化的特點,小明做了如下實驗。將盛有30℃冷水的小燒杯放入盛有70℃熱水的大燒杯中,分別用溫度傳感器測量兩杯水的溫度變化情況,繪制成如圖所示的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55引用:5難度:0.7

          三、解答探究題(第26題8分,27題8分,第28小題9分,第29小題6分,第30題6分,第31題7分,共44分)計算型問題解答時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公式和運算過程,直接寫出結果的不能得分.

          • 30.如圖甲所示是“比較水和煤油吸熱升溫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小明用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入質量相等的A、B兩種液體,用同一裝置先后加熱。

            (1)實驗前,按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組裝器材,實驗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目的是讓液體

            (2)實驗中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可通過
            (填“液體升高的溫度”或“加熱時間”)來比較。
            (3)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和時間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分析可知,質量相等的A和B兩種液體,在吸收相同熱量時,
            (填“A”或“B”)升高的溫度較多。
            (4)冬天,小明想自制一個暖手袋,若只能從A或B中選一種液體裝入暖手袋中作為供暖物質,則應選擇
            (填“A”或“B”)液體。
            (5)在對實驗進行反思時,他們認為原方案有較多缺點,因此改進方案并設計了圖乙所示的裝置,與原方案相比,該方案具有的優點是

            組卷:48引用:6難度:0.5
          • 31.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實驗前,杠桿左側下沉,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調節。
            (2)如圖乙所示,A處掛3個鉤碼,B處掛2個鉤碼,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A處下方再掛1個相同的鉤碼,為使杠桿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將掛在B處的鉤碼向
            (右/左)移動
            格。
            (3)已知杠桿上每個小格長度為5cm,每個鉤碼重0.5N,小明按照圖乙所示方式進行實驗,他改變所掛鉤碼的數量和A、B位置,使杠桿水平平衡,記錄數據如表:
            測量序號 動力FA/N OA/cm 阻力FB/N OB/cm
            1 1.5 10.0 1.0 15.0
            2 2.0 15.0 2.0 15.0
            3 3.0 10.0 1.5 20.0
            (4)小明根據表中數據,得出“動力×動力臂”的結論,而小華則認為小明的每組數據中的力臂恰好都等于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還應改變動力或阻力的進行實驗。于是小華按圖丙所示方式進行實驗,發現彈簧測力計示數
            (大于/小于/等于)1N。這時,小華要測量力臂,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通過小華的補充實驗,小明真正理解了力臂是支點到
            的距離。

            組卷:45引用:4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