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選修2《2.3 群落的演替》2021年同步練習卷(2)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不屬于群落演替的是( )
A.人們在地震后的廢墟上重建家園 B.湖泊因泥沙淤積而成沼澤長出植物 C.棄耕的農田逐漸長出雜草 D.過量砍伐的森林重新長出林木 組卷:5引用:7難度:0.7 -
2.甲地因火災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噴發被火山巖全部覆蓋,隨后兩地陸續出現植被.如圖曲線描述了某種變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短期內甲地群落的垂直結構比乙地復雜 B.圖曲線可描述乙地土壤中有機物含量的變化 C.隨著時間延長甲、乙兩地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大 D.隨著時間延長甲、乙兩地一定都發展為森林群落 組卷:28引用:5難度:0.5 -
3.在沙丘演替成森林的過程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過程屬次生演替 B.溫度是影響演替方向的主要環境因素 C.該地區年降雨量較豐富 D.群落中所有種群數量都呈“S”形增長 組卷:2引用:2難度:0.6 -
4.一個湖泊干涸后,由沼澤濕地向灘涂濕地轉化,逐漸由裸地發展為草原,最終形成森林。下列有關該過程中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湖泊演變為森林的過程為次生演替 B.形成森林后,群落中就沒有苔蘚等植物了 C.濕地生態系統中存在著群落的垂直結構 D.該森林生態系統中各種植物的分層主要取決于陽光 組卷:13引用:3難度:0.7 -
5.下列關于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苔原的生物種類少,結構簡單,但有分層現象 B.森林中鳥類的分層結構取決于食物和棲息地 C.演替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時間足夠久,最終都能夠演替為熱帶雨林 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區別在于是否有人為干擾 組卷:1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15.治理沙漠要遵循自然規律,我國治理沙漠成就突出,被聯合國譽為“全球治沙樣本”。某沙地植被發生自然演替,大致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①流動沙地→②半流動沙地白沙蒿群落→③半固定沙地油蒿+白沙蒿群落→④固定沙地油蒿群落→⑤固定沙地油蒿+本氏針茅+苔蘚群落→⑥地帶性的本氏針茅草原→⑦迅速沙化。回答下列問題:
(1)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2)發生在流動沙地上的演替類型為
(3)油蒿根系發達、抗風沙,本氏針茅根系淺、不抗風沙。據此判斷,最好在沙地植被自然演替的第組卷:3引用:1難度:0.6 -
16.在退耕還林過程中,某山區棄耕農田在二十余年間逐漸發展成為森林。如表為該棄耕農田演替過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類型及其植物組成,請回答:
演替階段 群落類型 植物種類/種 草本植物 灌木 喬木 1 草叢 53 7 0 2 灌木叢 70 22 2 3 森林 102 35 28
(2)該地區演替的過程中,某段時間出現了嚴重蟲害。人們進行藥物滅蟲,對蟲害的控制很難持久有效,后來引進了主要以蟲為食的某種鳥,蟲害逐漸被控制并保持相對穩定。在這個過程中,藥物滅蟲對蟲害的控制很難持久有效,從生態學角度分析,對此合理的解釋是
(3)退耕還林的過程中,一年生草本植物逐漸被多年生草本植物取代,原因是組卷:15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