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四川師大附中高二(上)月考化學試卷(12月份)
發布:2024/9/1 1:0:8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40分)
-
1.《科學》雜志評出“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測得水的pH<7,顯酸性 B.向水中加入FeSO4固體,水的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Kw增大 C.Zn和稀硫酸制取氫氣過程中,溶液中水的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25℃時,pH相同的氨水和純堿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同 組卷:58引用:4難度:0.7 -
2.下列敘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h2>
A.工業制取金屬鉀的反應為Na(l)+KCl(l)?NaCl(l)+K(g),選取適宜的溫度,使K變成蒸氣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出來,有利于反應向右進行 B.將銅粉和鋅粉混合后放入稀硫酸中,產生氣體的速率比不加銅粉快 C.工業上SO2催化氧化生成SO3,常通入過量的空氣來提高SO2的平衡轉化率 D.常溫下,將pH=2的一元弱酸HA加水稀釋100倍后,所得溶液的pH小于4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3.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25℃時,1LpH=l的HCl溶液中,由水電離的H+的個數為0.1NA B.25℃時,0.1mol/LNaHCO3溶液中含有的 數目小于0.1NAHCO-3C.室溫下,1L0.1mol/L的Na2CO3溶液中陰離子數目為0.1NA D.1mol(NH4)2Fe(SO4)2?6H2O固體中含有離子總數為5NA 組卷:2難度:0.8 -
4.如圖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圖1可制得氫氧化鐵膠體 B.圖2可用來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C.圖3的讀數為42.00mL D.圖4可用標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測定未知Na2SO3溶液的濃度 組卷:16引用:5難度:0.5 -
5.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在指定環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h2>
A.在c(H+)=1×10-10mol/L的溶液中:Al3+、 、Cl-、NH+4NO-3B. =10-12的溶液中:H+、Kwc(H+)、Cl-、NH+4SO2-4C.水電離出來的c(H+)=1×10-12mol/L的溶液:K+、 、Cl-、ClO-NH+4D.滴入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中:Fe3+、Na+、 、SO2-4CO2-3組卷:4引用:1難度:0.5 -
6.在2L密閉恒容容器內,500℃時反應:2NO(g)+O2(g)?2NO2(g)的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化如表(K表示平衡常數):
時間(s) 0 1 2 3 4 n (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A.2s內消耗氧氣的平均速率為3.0×10-3mol?L-1?s-1 B.反應達到平衡時,v(NO)=2v(O2) C.當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變化時,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D.若K500℃>K550℃,4s后升溫達到新平衡過程中逆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最后保持不變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7.對于反應A(g)+3B(g)═2C(g)+2D(g),下列分別表示不同條件下的反應速率,則反應速率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br />①v(A)=0.01mol?L-1?s-1
②v(B)=1.20mol?L-1?min-1
③v(C)=2.40mol?L-1?min-1
④v(D)=0.03mol?L-1?s-1A.②>③>④>①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③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8.在某容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應:A(g)+B(g)?xC(g),有圖Ⅰ所示的反應曲線,試判斷對圖Ⅱ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P3>P4,y軸表示B的轉化率 B.P3<P4,y軸表示B的體積分數 C.P3>P4,y軸表示混合氣體的密度 D.P3<P4,y軸表示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9.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將10 mol CO和一定量的H2S混合加熱并達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 K=1,平衡后CO物質的量為8 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O.H2S的轉化率之比為1:1 B.達平衡后H2S的體積分數為4% C.升高溫度,COS濃度減小,表明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D.恒溫下向平衡體系中再加入CO.H2S.COS.H2各1 mol,平衡不移動 組卷:10難度:0.6
二、填空題,共60分
-
26.我國科學家研制的第二代“彩虹魚”萬米級深海著陸器所用的金屬材料主要是鈦合金。以鈦鐵礦(成分:FeTiO3及少量Fe2O3、FeO等雜質)為主要原料制鈦的流程如圖:
已知:①鈦在常溫下不與強酸、強堿反應;
②Ti4+易水解生成TiO2+,TiO2+進一步水解可得H2TiO3。
(1)“廢氣”中含有少量空氣污染物,其分子式為
(2)“150~200℃溶煮”時生成Ti(SO4)2和TiOSO4且有氣體產生,寫出生成TiO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沉淀池中加入Fe時,開始無氣泡,溶液由棕黃色變淺綠色,片刻后有無色無味氣體產生。寫出Fe參與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4)“加熱煮沸”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5)簡述“精煉”階段,從Ti、Mg混合物獲得Ti的實驗方案是組卷:4難度:0.4 -
27.在工業上常用CO與H2合成甲醇,熱化學方程式為CO(g)+2H2(g)?CH3OH(g)△H=akJ?mol-1,回答下列問題,已知:
①O2(g)+CO(g)?CO2(g)△H=-283.0kJ?mol-112
②H2(g)+O2(g)?H2O(g)△H=-241.8kJ?mol-112
③CH3OH(g)+O2(g)?CO2(g)+2H2O(g)△H=-192.2kJ?mol-132
(1)a=
(2)已知由CO2生成CO的化學方程式為CO2(g)+O(g)?CO(g)+O2(g),其正反應速率為v(正)=k(正)?c(CO2)?c(O),逆反應速率為v(逆)=k(逆)?c(CO)?c(O2),k為速率常數。2500K時,k(逆)=1.21×105L?s-1?mol-1,k(正)=3.02×105L?s-1?mol-1,則該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為
(3)在T1時,向體積為2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物質的量之和為3mol的CO和H2,發生反應CO(g)+2H2(g)?CH3OH(g),反應達到平衡時CH3OH(g)的體積分數(φ)與的關系如圖1所示。n(H2)n(CO)
①對于反應CO(g)+2H2(g)?CH3OH(g),下列情況下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A.每斷裂2mol H-H鍵同時斷裂1mol O-H鍵
B.該反應的△H不再改變
C.在絕熱恒容容器中反應至溫度不再變化
D.2v(H2)正=v(CH3OH)逆
②當起始=2時,經過5min達到平衡,CO的轉化率為0.6,則0~5min內平均反應速率v(H2)=n(H2)n(CO)
③當=3.5時,達到平衡后,CH3OH的體積分數可能是圖象中的n(H2)n(CO)
(4)在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充有1mol CO和2mol H2,CO的平衡轉化率(α)與溫度(T)、壓強(p)的關系如圖2所示。
①A、B、C三點的平衡常數KA、KB、KC的大小關系為
②若達到平衡狀態A時,容器的體積為1L,則在平衡狀態B時容器的體積為組卷:1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