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蛟川書院九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9/28 9:0:1

          一、積累與運用(21分)

          • 1.詩文是美的精華,請你一起誦讀詩歌,品味詩歌。
            ??在詩的王國里,那不經意的驚鴻一便會有靈魂的激蕩。讀《沁園春?雪》,感受毛主席激蕩的豪情;讀《我愛這土地》,諦聽詩人懇切的絮語;讀《鄉愁》,觸摸詩人渴望兩岸統一的初心;讀《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與詩人分享那“四月天”的①pīng婷;讀《我看》,暢想那搖②yè的自由。與詩為伴,每天都會明媚、鮮妍。親近詩歌,遇見不一樣的我!
            (1)請根據拼音寫出橫線中的漢字。
            ①pīng
             

            ②搖yè
             

            (2)請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A.piē
            B.piě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2.古詩文默寫。
            ??“詩緣情”。經典詩文往往給人以啟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不應有恨,
             
            ”表達了“月圓人不圓”的悵恨;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
             
            ”可見君心難測,世事難料;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
             
             
            ”飽含了詩人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而李白的《行路難》“
             
             
            ”兩句詩正面描寫路途艱辛來比喻人生道路的艱難險阻,寓含著無限的悲慨。
            ??“詩言志”。詩文往往又傳達著仁人志士的人文情懷。《醉翁亭記》中,“人知從太守游而樂,
             
            ”表達了歐陽修的曠達情懷;溫庭筠的《商山早行》中“
             
            ,鳧雁滿回塘”以歡樂的氣氛來反襯旅居在外的游子思鄉之悲。

            組卷:30引用:1難度:0.5

          五、古詩文閱讀(15分)

          •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讓我們走進歐陽修的詩意世界。
            [甲]醉翁亭記(文本略)[乙]養魚記
            歐陽修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對非非堂,修竹環繞陰映,未嘗植物,因洿以為池。不方不圓,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縱鍤以浚之,汲井以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風而波,無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予息其上,潛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熱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憂隘而娛窮獨也。乃求漁者之,市數十魚,童子養之乎其中。童子以為斗斛之水不能廣其容,蓋活其小者而棄其大者。而問之,且以是對。
            ??嗟乎,其童子無乃嚚昏而無識者乎!予觀巨魚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魚游戲乎淺狹之間,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養魚記》。
            [丙]
            畫眉鳥
            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注]:①非非堂:堂名,歐陽修在洛陽時所建。②洿(wū):掘土為池。③甃(zhòu):指砌池壁。④鍤(chā):鐵鍬。⑤嚚(yín):愚蠢。⑥枯涸:干涸,沒有水了。這里指魚枯死。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字詞 文義理解 方法
            汲井以 根據“汲”的意思是“灌溉,打水澆田”,我們可以推斷“盈”的意思是①
             
            語境推理法
            息其上 成語“偃旗息鼓”出自《三國志?趙云傳》,意為休戰或無聲無息地停止活動,我們可以猜測“偃”的意思為②
             
            成語推測法
            乃求漁者之 根據“罟”字的字形演變,我們可以推測出它的意思為③
             
            字源推斷法
            而問之 此處的“怪”與“心樂之,伐竹取道”(《小石潭記》)中的“樂”用法相同,故解釋為④
             
            課內遷移法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予觀巨魚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魚游戲乎淺狹之間,有若自足焉。
            (3)文人善于托物寓意、借物言情。請結合文本談談[乙]文中“大魚”與[丙]詩中“畫眉鳥”的相似之處。
            (4)在《醉翁亭記》中,歐陽修遭貶請卻能”樂其樂”,本文中童子養魚”活其小者而棄其大者”,歐陽修見之而有所“感”。從這一“樂”一“感”中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歐陽修?請結合[丙]詩及鏈接材料簡要說說。
            [鏈接材料]
            ??《養魚記》大約創作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這年,歐陽修二十六歲,在洛陽任西京留守推官。當時正逢章獻太后垂簾聽政,很多正直之士無法得到重用,歐陽修便是其中一員。

            組卷:27引用:1難度:0.7

          六、創意與表達(50分)

          • 7.閱讀下面的漫畫和小詩,按要求作文。
            生命的一摔
            前面有希望
            哪怕腳下有阻礙
            摔疼了自己
            有時會摔出
            愉快
            看著嫩茅咧開的小嘴
            眼鏡擦亮
            空中的塵埃
            以上漫畫和詩歌給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你選擇以下一個任務進行寫作。
            [任務一]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感悟,寫一篇記敘性文章。
            [任務二]發揮聯想與想象,進行文學創作。
            [任務三]提煉觀點,展開論述,寫一篇議論性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文體自選;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套寫抄襲;④不得透露個人信息。

            組卷:41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