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黑龍江省哈工大附中六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12/7 16:0:2

          一、積累與運用。

          •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8
          • 2.找出下列各組詞語中的錯別字,并把正確的字依次寫在橫線上。
            A.通霄 徘徊 吞噬 赤裸裸
            B.濃綢 傾覆 蒸融 雜拌兒
            C.燃放 蟻穴 畏具 念念叨叨
            D.侵襲 宴會 書籍 奄奄待弊
             
             
             
             

            組卷:4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句子語病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4.下列文學常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6引用:1難度:0.8

          二、閱讀。

          • 11.閱讀《風箏》,回答問題。
            風箏
            王安憶
                  ①天下的母親都愛操心,我媽媽是天下母親中最愛操心的母親。在她眼里,我們兒女全是還沒孵出蛋殼的雞,她必須永遠孵著我們。
                  ②媽媽時常輔導我們功課,尤其是算術。她不希望我們去搞文科,而要我們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礎,在小學里便是算術了。
                  ③有一次,臨近大考她輔導我“換算”。她一定要問我:“一丈等于多少米?”我說:“老師只要我們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媽媽說:“萬一有一道題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辦呢?”她的邏輯是對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來反駁,于是便只能跳腳了。
                  ④其實,她輔導我語文恐怕更合適一些,可她并不輔導,只管制我讀書。第一次看《紅樓夢》是在我小學四年級,媽媽把那些不適于我讀的地方全部用膠布貼了起來,反弄得我好奇得難熬,千方百計想要知道那膠布后面寫的是什么。
                  ⑤后來,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隊,終于離開了家。可我們卻像風箏,飛得再高,線還牢牢地牽在媽媽手里,她時刻注意我們的動向。后來,我到了一個地區級文工團拉大提琴,媽媽凡是路過那里,總要下車住幾天。有一次,我告訴她,我們去了一個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許多大理石等等。媽媽便說:“這是個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寫一個散文。”想來母親在我們身上寄托的理工之夢早已破滅,又見我一人在外,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反倒生出許多無事煩惱,便這么勸我了。這回倒真讓我心下一動,之后不久,閑來無事,我寫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這竟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鉛字的作品,給了我一個當作家的妄想。
                  ⑥然后,我便開始舞文弄墨,每一篇東西必須媽媽過目,然后根據她的意見修正,才能寄往各編輯部,再次聆聽編輯的意見,再次修正。她比編輯嚴格得多,意見提得極其具體、細微。我常有不同意之處,可是總不如她合乎邏輯,講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腳了。
                  ⑦再后來,我去了北京講習所,風箏的線仍然牽在她手里,每一篇東西總是先寄給她看。不過,與先前不同的是,媽媽同意讓我聽了編輯部的意見以后,再考慮她的意見。這時,我如同閘門打開,寫得飛快,一篇連一篇,她實在有些應接不暇了。終于有一天,她緊接一封談意見的信后又來了一封信,表示撤銷前封信,隨我去了。接到這封信,我忽然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風箏斷了線,沒頭沒腦地飛了起來,抑或能飛上天,抑或能一頭栽下來,不論怎樣,對風箏線,它無須再有什么怨言了。
                  ⑧人長大以后,說話行事,總被別人夸:“你爸爸媽媽教養得好。”有所不足,總被別人說:“給你爸爸媽媽寵壞了。”似乎長大成人,對于我們做兒女的來說,自己是一點功績也沒有的。或許也對——小時候,我喜歡畫畫,畫的畫也頗說得過去,老師總說:“和你姐姐一點不像。”可無奈大人要我學外語。請來教師,一周三次上英語課。開始只能敷衍應付。到了末了,連敷衍也敷衍不下去了,只得停了課。如今,我每周兩次,心甘情愿地擠半小時汽車,前往文化宮學習英語,苦不堪言地與衰退的記憶力搏斗著。不由想,假如當年,父母對我拳棒相加,也許這會兒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當年,大人聽順我的志趣,或許現在也能畫幾筆了。英語沒管好,畫畫的天賦也給管沒了。倒是那樣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個做小說的夢——想來想去,兒女總是父母的作品。他們管也罷,不管也罷,都是他們的作品。風箏或許是永遠掙不斷線的。
            (1)本文從兒女的視角寫了媽媽的“管”與“不管”以及自己當時的感受,閱讀全文,填寫下表:
            媽媽對我的“管”與“不管” 我的感受
            輔導我“換算” 嫌她多事
             
            好奇難熬
            勸我寫散文
             
             
            總不如她
            給我寫信,表示隨我去了
             
            (2)“跳腳”的意思是指腳用力踏地,文中“我”兩次跳腳(第③段,第⑥段加點詞語)這一動作反應我當時怎樣的心理?
            (3)文章寫了媽媽對“我”從“管”到“不管”的過程,媽媽“管”我和“不管”我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4)文中畫線句“風箏或許是永遠掙不斷線的”應怎樣理解?
            (5)通讀全文,你認為文中的媽媽是一個怎樣的人?

            組卷:8引用:1難度:0.3

          三、作文。

          • 12.成長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師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勵、陌生人的關愛,有大自然美好的風光,也有沁人心脾的書香……
                  請以“溫暖的旅程”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1)將題目抄寫在下面的第一行(題目前空四格);(2)不要套作,不得抄襲;(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

            組卷:18引用:6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