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南省洛陽市強基聯盟大聯考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4/11/16 1:30:1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的講話中,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上述重要講話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對各類人才培養的重大理論指導,是從民族和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對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體系建設提出的重大任務。
在2013年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歷數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勞動者杰出代表,既包含體力勞動者,又包含腦力勞動者;既包含簡單勞動者,又包含復雜勞動者;既包含物質生產勞動者,又包含精神生產勞動者。誠實勞動與創造性勞動一樣,都是對勞動的性質規定,前者是強調勞動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當性,后者則是強調勞動要素、方法和結果的發展性。
(摘編自文新華《論以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為指導深入推進勞動教育》)材料二:
勞動是一切成功的必經之路,勞動教育是成長成才的題中之義。
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勞動教育,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立德樹人的理念,對推動勞動創新、建設教育強國意義重大。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記載。勤勞創業、耕讀傳家是中國教育的重要內容,“勞”與“學”在歷史上從未分離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兒童勞動教育應謀求手腦相長。長期以來,勞動教育融入改造自然、創造歷史、發展自我的過程中,發揮了興國利民的重要作用。
應該看到,近年來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被淡化、弱化。在學校課程的實施中,存在“口頭上重視、課程上忽視”等情況,勞動教育內容大多以活動的方式呈現;社會和家庭對勞動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的重要意義,也存在認識不足的現象。推動全社會重視勞動教育,就要使家庭勞動教育日常化、學校勞動教育常規化、社會勞動教育多樣化,形成勞動樹人、協同育人的格局。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意見》強調,“家庭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鼓勵孩子利用節假日參加社會勞動,樹立崇尚勞動的良好家風。《意見》同時提出,“學校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包括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統籌安排課內外勞動實踐時間,有序安排學生集體勞動,等等。而從社會角度看,企業公司、工廠農場可以開放實踐場所,工青婦、公益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等可以搭建多樣化勞動實踐平臺。
在推動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理念的基礎上,更應倡導創造性勞動。當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的競爭。這就要注重生活實踐、社會實踐、勞動實踐的錘煉,培養孩子們的實踐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近年來在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中,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出臺《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等,就是著眼于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的需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強化誠實合法勞動意識,培養科學精神。一切勞動者,只要肯學肯干肯鉆研,練就一身真本領,就能在勞動中體現價值,展現風采,更能在勞動中拓寬個人成才、國家發展的廣闊天地。
馬克思說:“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中華民族是勤于勞動、善于創造的民族。廣大青少年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推動他們從小接受勞動教育、感受勞動之美,養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習慣,從而以勞動教育樹時代新人,用勞動之手創造幸福生活。
(摘編自呂文利《以勞動教育樹時代新人》)材料三:
人生活在具體的、現實的社會中,人的全面發展要受到方方面面社會條件的制約,教育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條件。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教育對人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馬克思說:“要改變人的本性,使他獲得一定的勞動技能和技巧,成為發達的和專門的勞動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訓練。”
在教育中,如何才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呢?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在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中,將教育與勞動相結合開展新時代勞動教育,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在日常生活勞動教育方面,讓學生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機會,主動分擔家務,掌握洗衣、做飯等必要的家務勞動技能,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在服務性勞動教育方面,強調讓學生參加校內外公益勞動、志愿服務,培育公共服務意識,使學生具有面對重大疫情、災害等危機主動作為的奉獻精神,參與社區治理。在生產勞動教育方面,強調讓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豐富職業體驗,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培育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提升就業創業能力。這樣對勞動教育的進一步細化,將教育與勞動相結合,充分發揮了勞動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的獨特育人價值。
(摘編自陳云龍《勞動教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途徑》)(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誠實勞動是就勞動性質而言的,它強調了勞動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當性,因而黨和國家非常重視。
B.勤勞創業、耕讀傳家是中國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國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春秋時期儒學的倡導而開始的。
C.對大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學校起到主導作用,家庭基礎作用也重要,社會可以搭建多樣化的勞動實踐平臺。
D.勞動者要在勞動中體現價值、展現風采,要在勞動中拓寬個人成才的天地,就要樹立肯學肯干肯鉆研的精神。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勞動教育非常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勞動的重要性,并高度評價勞動者。
B.馬克思認為,在現實性上,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教育或訓練可以使人成為發達的和專門的勞動力。
C.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和出臺《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重點都是為了強化勞動教育。
D.近年來,在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這與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勞動教育存在不足有關。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在我們的社會中,勞動不僅是經濟的范疇,而且是道德的范疇。”
B.“加強青少年學生勞動教育是一個關乎人才培養和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課題。”
C.“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
D.“當勞動是快樂時,生活是美的;當勞動是一種責任時,生活就是奴役。”
(4)為什么要在大中小學生中加強勞動教育?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5)請簡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脈絡。組卷:6引用:6難度:0.2
(二)現代文閱讀n(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文本一:
文城
余華
在溪鎮有一個人,他的財產在萬畝蕩,那是一千多畝肥沃的田地,河的支流猶如繁茂的樹根爬滿了他的土地,稻谷和麥子、玉米和番薯、棉花和油菜花、蘆葦和竹子,還有青草和樹木,在他的土地上日出和日落似的此起彼伏,一年四季從不間斷,三百六十五天都在欣欣向榮。他開設的木器社遐邇聞名,生產的木器林林總總,床桌椅凳衣櫥箱匣條案木盆馬桶遍布方圓百里人家,還有迎親的花轎和出殯的棺材,在嗩吶隊和坐班戲的吹奏鼓樂里躍然而出。
溪鎮通往沈店的陸路上和水路上,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名叫林祥福的人,他們都說他是一個大富戶。可是有關他的身世來歷,卻沒有人知道,他的外鄉口音里有著濃重的北方腔調,這是他身世的唯一線索,人們由此斷定他是由北向南來到溪鎮。很多人認為他是十七年前的那場雪凍時來到的,當時他懷抱不滿周歲的女兒經常在雪中出現,挨家挨戶乞討奶水。他的樣子很像是一頭笨拙的白熊,在冰天雪地里不知所措。
那時候的溪鎮,那些哺乳中的女人幾乎都見過林祥福,這些當時還年輕的女人有一個共同的記憶:總是在自己的孩子啼哭之時,他來敲門了。她們還記得他當初敲門的情景,仿佛他是在用指甲敲門,輕微響了一聲后,就會停頓片刻,然后才是輕微的另一聲。她們還能夠清晰回憶起這個神態疲憊的男人是如何走進門來的,她們說他的右手總是伸在前面,在張開的手掌上放著一文銅錢。他的一雙欲哭無淚的眼睛令人難忘,他總是聲音沙啞地說:“可憐可憐我的女兒,給她幾口奶水。”
他的嘴唇因為干裂像是翻起的土豆皮,而他伸出的手凍裂以后布滿了一條一條暗紅的傷痕。他站在他們屋中的時候一動不動,木訥的表情仿佛他遠離人間。如果有人遞過去一碗熱水,他似乎才回到人間,感激的神色從他眼中流露出來。當有人詢問他來自何方時,他立刻變得神情遲疑嘴里輕輕說出“沈店”這兩個字。那是溪鎮以北六十里路的另一個城鎮,那里是水陸交通樞紐,那里的繁華勝過溪鎮。
他們很難相信他的話,他的口音讓他們覺得他來自更為遙遠的北方,他不愿意吐露自己從何而來,也不愿意說出自己的身世。與男人們不同,溪鎮的女人關心的是嬰兒的母親,當她們詢問起孩子的母親時,他的臉上便會出現茫然的神情,就像是雪凍時的溪鎮景色,他的嘴唇合到一起以后再也不會分開,仿佛她們沒有問過這樣的問題。
這就是林祥福留給他們的最初印象,一個身上戴雪花,頭發和胡子遮住臉龐的男人,有著垂柳似的謙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
有一人知道他不是在那場雪凍時來到的,這個人確信林祥福是在更早之前的龍卷風后出現在溪鎮的。這個人名叫陳永良,那時候他在溪鎮的西山金礦上當工頭,他記得龍卷風過去后的那個早晨,在凄涼的街道上走來這個外鄉人,當時陳永良正朝著西山的方向走去,他要去看看龍卷風過后金礦的損壞情況。他是從自己失去屋頂的家中走出來的,然后他看到整個溪鎮沒有屋頂了;可能是街道的狹窄和房屋的密集,溪鎮的樹木部分得以幸存下來,飽受摧殘之后它們東倒西歪,可是樹木都失去了樹葉,樹葉在龍卷風里追隨溪鎮的瓦片飛走了,溪鎮被剃度了似的成為一個禿頂的城鎮。
林祥福就是在這時候走進溪鎮的,他迎著日出的光芒走來,懷抱一個嬰兒,與陳永良迎面而過。當時的林祥福給陳永良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臉上沒有那種災難之后的沮喪表情,反而洋溢著欣慰之色。當陳永良走近了,他站住腳,用濃重的北方口音問:“這里是文城嗎?”
這是陳永良從未聽說過的一個地名,他搖搖頭說:“這里是溪鎮。”
然后陳永良看見了一雙嬰兒的眼睛。這個外鄉男人表情若有所思,嘴里重復著“溪鎮”時,陳永良看見了他懷抱里的女兒,一雙烏黑發亮的眼驚奇地看著四周的一切,她的嘴唇緊緊咬合在一起,似乎只有這樣使勁,她才能和父親在一起。
林祥福留給陳永良的背影是一個龐大的包被。這是在北方吱啞作響的織布機上織出來的白色粗布,不是南方印上藍色圖案的細布包袱,白色粗布裹起的包被已經泛黃,而且上面滿是污漬。這樣龐大的包被是陳永良從未見過的,在這個北方人魁梧的身后左右搖晃,他仿佛把一個家裝在了里面。
(有刪改)文本二:
以上作品是作家余華長篇新作《文城》的開頭部分。該小說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他之前作品少有著墨的清末時代,上溯至余華的《活著》之前那個更荒蠻殘酷的時代,也展現了從北至南更廣闊的地理空間。林祥福原本不屬于溪鎮,他的家鄉在遙遠的北方。為了一個承諾他將自己連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子,他見識過溫暖赤誠的心,也見識過冰冷無情的血,最終他徒勞無獲,但許多人的牽掛和眼淚都留在了他身上。
(節選自《文學報?悅讀》)(1)下列對兩則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寫到“稻谷和麥子、玉米和番薯”等,體現林祥福萬畝蕩的富庶。
B.北方口音在文中共出現兩次,兩次出現時都暗示了林祥福的來歷。
C.“龐大的包袱”“白色粗布”等,刻畫了初來溪鎮時的林祥福的形象,形象鮮明。
D.文本二表達了對余華《文城》主人公的感受,交代了文本一的故事背景。
(2)下列對文本一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采用第三人稱講述故事細節,是全知視角,既顯得客觀,又能多角度、全方位的介紹人物的身份、背景。
B.文本一多用細節描寫,如林祥福獨特的敲門方式、總是伸在前面的右手、手掌里的一文銅錢、欲哭無淚的眼睛等。
C.文本一運用側面描寫,通過哺乳中的女人和陳永良的角度,介紹了林祥福在溪鎮人印象中兩種不同的出現方式。
D.“仿佛把一個家裝在了里面”運用夸張,林福祥背上龐大的包袱是他的全部家當,懷抱里的女兒是他唯一的親人。
(3)結合兩則文本,簡要概括林祥福的人物形象。
(4)請簡要分析文中畫橫線部分環境描寫的作用。組卷:33引用:11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我的故鄉山東沂蒙山區,鄉親們有早晨喝茶的習慣,尤其上了年紀的人,這是必須的。“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茶水融合著親情友情,待客敬茶成為沂蒙山區城鄉人家的禮儀風尚。
原來鄉下生活條件差,鄉親們喝大碗茶,后來興起搪瓷茶缸,有的直接放到火爐上燒。后來條件好了,①
快壺,是沂蒙山區農村的一種燒水工具,如今基本見不到它了。可用木柴、樹根、樹枝或莊稼秸稈作燃料,點上火從上而下放進煙筒,一會就能聽到水的響聲和沸騰聲。②
我們村東、北、西三面有山,尤其東側的南北山云霧繚繞,這里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適合長茶。村四周全是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的茶園,邁出家門就能看到翠綠養眼的茶樹叢。
無論回到故鄉還是身在外地,不管是忙于工作還是閑讀寫作,不論是春日清晨還是夏日黃昏,我養成每天都喝一杯地道家鄉茶的習慣。③
(1)下列句子中的“它”和文中畫橫線處的“它”,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到了華山腳下,它的高大陡峭令我望而生畏。
B.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C.好累啊,今天美美地吃它一頓!
D.講武儲糧圖再舉,它年六國一齊休。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句話不超過10個字。組卷:7引用:7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①《沁園春?長沙》,不僅記錄了毛澤東和新民學會的青年學子們岳麓山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歲月,也記錄了他們為實現革命理想“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矯健身姿。
②百年征程,薪火相傳。一代代新青年前赴后繼,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后”黨員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際挺身而出,逆行而上。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2020屆118名畢業生奔赴新疆基層工作,建設邊疆。神舟十二號發射背后,“80后”“90后”們兢兢業業,為中國航天事業貢獻才智。數以百萬計的青年投身鄉村振興一線,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閱讀材料后,作為站在新時代前沿的00后青年人,你從中獲得了怎樣的啟示?又該如何走好自己的青春人生路?請談談自己的認識與感悟。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29引用:16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