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育才學校高二(下)月考生物試卷(3月份)

          發布:2024/11/12 3:0:1

          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要求的。

          • 1.某小組開展酵母菌培養實驗,如圖是搖瓶培養中酵母菌種群變化曲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51引用:13難度:0.9
          • 2.下列關于種群及其增長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3難度:0.6
          • 3.“螞蟻森林”公益活動在荒漠化地區至今已經種植了約1億棵樹,其中包括梭梭樹、沙棘、胡楊等。以前的沙漠,現在已是綠油油的一片。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2難度:0.6
          • 4.下列有關群落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10難度:0.7
          • 5.某桑基魚塘中養殖有多種魚,不同種類的魚生活在魚塘的不同水層,食性也有很明顯的差異,其中生活在下層的一些魚可以食用蠶沙(蠶的糞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42引用:10難度:0.7
          • 6.如圖為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圖解部分示意圖(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1難度:0.6
          • 7.古人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意思是:一候時,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二候時,蟋蟀到庭院的墻角下避暑;三候時,老鷹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5引用:9難度:0.7
          • 8.為驗證“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來交尾”,某課外實踐活動小組選用窗紗制成等大的小籠子若干,分為甲、乙、丙、丁4組,甲組不做處理,乙組小籠子里投放一定濃度的性外激素,丙組與丁組小籠子里各放2~3只未交尾的雌蛾,丁組小籠子再用可透氣的遮光布包裹。將上述4組小籠子等距離放在農田的空地上,結果發現甲組沒有吸引雄蛾,其他三組都吸引到了雄蛾。請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4引用:5難度:0.7
          • 9.如圖是河流生態系統受到生活污水污染后的凈化過程示意圖,據圖分析得出以下結果,其中錯誤的是(  )

            組卷:7引用:3難度:0.7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

          • 27.硝基苯酚是工業污水中重要污染物,某研究小組欲從污水處理廠污泥中分離分解硝基苯酚的細菌。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為了篩選污泥中可分解硝基苯酚的細菌,所用的選擇培養基只能以
             
            作為唯一碳源。配制培養基時除需提供碳源、氮源、水和無機鹽外,還需要滿足微生物生長對特殊營養物質、
             
            的要求。
            (2)純化菌株時,可采用平板劃線法進行接種。劃線的某個平板培養后,第一劃線區域的劃線上都不間斷地長滿了菌落,第二劃線區域所劃的第一條線上無菌落,其他劃線上有菌落。造成劃線無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誤有
             
            。(答出兩點原因)
            (3)若接種過程和培養過程均符合要求,結果卻在培養基上觀察到了不同形態的菌落(不考慮分解硝基苯酚的細菌存在多種變異類型),則產生這種現象的可能原因是:
             
            ;若培養基的配制、接種及培養等過程的操作均規范無誤,則這些細菌所利用的碳源可能是
             
            ,其代謝類型(同化作用)是
             

            (4)若要對分解硝基苯酚的細菌菌落進行計數,接種時,應采用的方法是
             
            。通過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就能推測樣品中大約含有的活菌數,原因是
             
            。進行菌落數量統計時,要選取菌落數目穩定時的記錄作為結果,這樣可以防止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28.通過細胞工程技術,利用甲、乙兩種植物的各自優勢(甲耐鹽、乙高產),培育高產耐鹽的雜種植株。請完善下列實驗流程并回答問題。
            ?????(1)A是
             
            酶,B是
             
            ,D是具有
             
            優良性狀的幼芽。D長成的幼苗需要選擇的原因是
             

            (2)由C形成植株的過程利用了
             
            技術,形成愈傷組織需要經過
             
            過程,愈傷組織形成D需要經過
             
            過程。整個培養過程要在
             
            條件下進行。
            (3)植物體細胞融合成功的標志是
             
            。目前植物體細胞雜交還存在許多問題沒有解決,如
             
            ,盡管如此,這項新技術在
             
            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還是震撼人心的。
            (4)已知甲和乙植物分別為四倍體和二倍體,則“甲—乙植株”屬于
             
            倍體植株。

            組卷:7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