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星海中學“敏學杯”七年級(下)競賽科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多選、錯選均不得分,共40分)
-
1.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
液體的傾倒B.
滴加液體C.
熄滅酒精燈D.
溫度計讀數組卷:6引用:2難度:0.5 -
2.實驗室內一些危險的物品應貼有相應的警告標志。如表是盛放濃硫酸試劑瓶上的標簽,該試劑瓶上還需貼上印有下列危險警告標志中的( )
中文名稱 濃硫酸 體積 500mL 濃度 98% 顏色狀態 無色粘稠、油狀液體 特性 強腐蝕性、酸性等 A. B. C. D. 組卷:45引用:5難度:0.5 -
3.活的細胞,細胞膜能夠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而又不讓細胞內有用的物質隨便流出。請你總結出細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
A.全封閉特性 B.完全透過性 C.選擇透過性 D.有時全透性,有時半透性 組卷:35引用:2難度:0.5 -
4.2020年,世界多地先后爆發了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的罪魁禍首是新冠病毒。下列不能作為判斷新冠病毒屬于生物的依據是( )
A.能繁殖 B.能導致疾病 C.能遺傳和變異 D.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組卷:19引用:3難度:0.5 -
5.現有一臺舊天平,雖然其兩臂長不等長,但是可以設法將其調節到平衡狀態,砝碼盒中有各種規格的砝碼,其中最小質量的砝碼為0.1g.用此天平稱質量為4g的藥品,先放在左盤中稱,再放入右盤中稱,記下兩次結果,其記錄數據可能是下列的哪一組?( )
A.3.5g、4.6g B.3.4g、3.6g C.3.3g、3.7g D.3.2g、4.7g 組卷:34引用:1難度:0.5 -
6.如圖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面浮有一層沸點比水高的油,如果對容器底部加熱,則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先沸騰,油然后沸騰。但水和油同時蒸發 B.開始油蒸發,水不蒸發,然后同時沸騰 C.油蒸發,水不蒸發,然后水先沸騰,最后同時沸騰 D.油蒸發,水不蒸發,直到水全部汽化以后,油才能沸騰 組卷:97引用:5難度:0.5 -
7.為比較蘋果汁和橘子汁中維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燒杯,分別加入藍色淀粉——碘溶液(維生素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膠頭滴管分別滴入2種果汁,如圖14所示。要得出正確結論,實驗中必須進行控制的條件是( )
①蘋果汁和橘子汁的質量必須相等;
②2只燒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質量必須相等;
③2只膠頭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體積必須相等。A.① B.② C.③和② D.②和① 組卷:69引用:2難度:0.5 -
8.顯微鏡是科學實驗室中常用的儀器,現有一臺光學顯微鏡,鏡盒里有甲、乙、丙、丁四個鏡頭,其中甲、乙一端有螺紋,甲較長,乙較短;丙、丁無螺紋,丙較長,丁較短.要使所看到的視野中的細胞數目最少,應選用(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組卷:58引用:4難度:0.5 -
9.地球是人類的家園,我們應很好地認識它。下列有關地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地球的圈層結構由地心到地表依次是地核、地幔、地殼 B.地球上的自然災害都是由地殼運動引起的 C.火山和地震主要發生在板塊交界處 D.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10.下列動物中,在其一生中使用過3種器官作為呼吸器官的是( )
A.哺乳動物 B.魚類 C.兩棲動物 D.鳥類 組卷:5引用:1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8分)
-
29.小明通過實驗測量植物油的密度。
(1)小明同學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天平平衡時,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上后,發現指針在分度盤前左右不停地擺動,擺動幅度如圖甲所示,則可判定他下一步應該進行的具體操作是:。
(2)小明將天平調節平衡后,就按乙、丙、丁圖的順序進行實驗。根據圖中數據計算:植物油和燒杯的總質量為 克,該植物油的密度為 千克/米3。
(3)小明按上述步驟進行正確操作,實驗得到的密度值比實際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小明為了減小誤差,對實驗進行了改進。①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植物油的總質量m1;②將待測植物油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植物油的總質量m2;③將燒杯中一部分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測出這部分植物油的體積V.以上改進后的實驗操作正確順序應是 (填字母代號),計算植物油密度的表達式:ρ=。
(4)有一架托盤天平,沒有游碼,最小砝碼為100毫克,用這架天平稱量某物體時,當在右盤中加入36.20克砝碼時,天平指針向左端偏1小格;如果在右盤中再加入100毫克的砝碼時,天平指針則向右端偏1.5小格,那么被測物體的質量為 克。組卷:29引用:2難度:0.5
四、分析計算題(滿分8分)
-
30.為了測定某種合金材料制成的球形工件的比熱容,可以先將工件均勻加熱到不同溫度,
然后將其置于0℃的大冰塊上,分別測出工件陷入冰中的深度h,如圖所示。已知:當工件初始溫度分別為t1=75℃和t2=100℃時,對應工件陷入冰中的深度分別為h1=13.6cm,h2=16.7cm,球的體積V球=4πr3/3,工件的密度約為冰的3倍。設實驗過程中環境溫度恒為0℃,不計熱量損失。冰的熔解熱λ=3.34×105J/kg(1kg的某種物質在熔點時,從固態變成液態所需要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熔解熱),冰的比熱容c冰=2.1×103J/(kg?℃)。
熱力學公式:Q放=c球m球(t初-t末)
試求:該材料的比熱容C球組卷:9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