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天津市東麗區八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下列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將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 1.“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穿別人縫的衣服,住別人造的房子。我們的大部分知識都是別人創造的,由別人傳授給我們……”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2.如今,網絡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網絡空間的消極、粗俗、暴力惡搞等信息也時常困擾著人們。這說明(  )

            組卷:27引用:5難度:0.8
          • 3.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享有網絡生活的方式也日益豐富。在網絡生活中,我們遵循的基本準則是(  )

            組卷:21引用:5難度:0.7
          • 4.社會生活中到處都有約束人們行為的社會規則。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是因為(  )
            ①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
            ②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
            ③人們不能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
            ④社會規則通過限制人們的自由來維護社會秩序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5.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因為(  )

            組卷:13引用:7難度:0.7
          • 6.初中生小越待人接物謙虛恭謹、舉止文明、說話和氣。他尊敬師長、熱心幫助同學,獲得了老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這說明(  )
            ①一個文明有禮的人會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
            ②只要待人文明有禮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③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
            ④文明有禮是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社會的唯一途徑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7.一個人真誠老實、篤守諾言,無論走到哪里都能贏得信任。這說明(  )

            組卷:12引用:4難度:0.7
          • 8.下列屬于民事違法行為的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7

          三、分析說明題(14分)

          • 24.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維護國家利益,人人有責
            【銘記教誨】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具有家國情懷,國是第一位的,沒有國就沒有家,沒有國家的統一強盛就沒有家庭的美滿和個人的幸福。
            (1)請你簡要回答我國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是怎樣的?
            【傳承血脈】從“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的文天祥,到“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從沖破重重阻力回國效力的“兩彈一星”奠基者錢學森,到“國安才能家安”的守島英雄王繼才……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血脈相承。
            (2)上述人物具有怎樣的愛國情感?我們應如何向他們學習堅持國家利益至上?

            組卷:6引用:3難度:0.5

          四、探究與實踐(16分)

          • 25.本學期,小凱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志愿者活動,以下是他們學校近期開展的幾項活動:
            活動一:指揮交通。與交警合作,在紅綠燈處指揮交通,營造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氛圍。
            活動二:探訪啦老人。在社工的帶領下探訪老人,為老人表演文藝節目,陪老人聊天等。
            活動三:清潔社區衛生。在社工的組織下一起清理社區衛生,如社區內撿礦泉水瓶等。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你認為小凱參加的這些志愿者活動對青少年的成長有什么作用?
            (2)你曾參加過哪些志愿者活動?參加這些活動有什么感受?
            (3)我們應怎樣服務和奉獻社會?

            組卷:17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