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北京五十七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10/3 12:0:1

          一.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 1.下列關于細胞內各種生物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42引用:3難度:0.6
          • 2.RNaseP是一種核酸內切酶,由RNA和蛋白質組成。無活性的RNaseP通過與前體tRNA特異性結合被激活,激活的RNaseP剪切前體tRNA,所得的成熟tRNA進入細胞質基質中發揮作用。以下關于RNaseP分析不正確的是(  )

            組卷:51引用:7難度:0.7
          • 3.生物體中編碼tRNA的DNA上某些堿基改變后,可以產生“校正tRNA”,在合成多肽鏈的過程中發揮作用。某種突變產生了一種攜帶甘氨酸但是能識別精氨酸密碼子的“校正tRNA”。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78引用:3難度:0.5
          • 4.增強子是DNA上一小段可與特定蛋白質(轉錄因子)結合的序列,可增強多個基因的轉錄水平(如圖)。相關推測不合理的是(  )

            組卷:82引用:4難度:0.7
          • 5.如圖所示為DNA復制過程中的一個復制泡,①~⑨代表相應位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03引用:9難度:0.7
          • 6.將DNA雙鏈都被15N標記的大腸桿菌放在以14NH4Cl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中培養,連續分裂3次。下列相關敘述,不合理的是(  )

            組卷:104引用:3難度:0.6
          • 7.某同學制作某二倍體植物(2n=24)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臨時裝片,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部分細胞圖像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43引用:6難度:0.6

          二、解答題

          • 20.果莢開裂并釋放種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途徑。模式植物擬南芥果莢的開裂與傳統油料作物具有相似的調控機制。研究者對擬南芥果莢開裂機理進行了系列研究。
            (1)植物果莢開裂區域細胞的細胞壁在
             
            等酶的作用下被降解,導致果莢開裂。野生型擬南芥果莢成熟后會完全開裂,以便種子傳播。
            (2)研究者通過篩選擬南芥T-DNA插入突變體庫,獲得兩個果莢不開裂的突變體甲和乙。檢測發現突變體甲的M酶活性喪失,推測編碼M酶的M基因由于插入T-DNA,突變為m基因。研究者利用不同的引物對,分別進行PCR,檢測野生型擬南芥及突變體甲的基因型,結果如圖1所示,驗證了上述推測。在圖2中標出引物1、2的位置及方向。

            (3)進一步研究發現突變體乙的E酶活性喪失。另有一突變體丙的果莢開裂程度介于不開裂與完全開裂之間(中等開裂)。突變體乙、丙的果莢開裂程度分別由E/e、A/a基因控制。將上述突變體進行雜交,后代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
            雜交組合 F1表現型 F2表現型及比例
            乙×丙 完全開裂 完全開裂:中等開裂:不開裂=9:3:4
            甲×丙 完全開裂 完全開裂:中等開裂:不開裂=2:1:1
            圖3為甲與丙雜交所得F1的部分染色體示意圖,基因M、m的位置已標出,在圖3中標出基因E/e、A/a可能的位置
             
            。據上述信息,預測甲與乙雜交所得F1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F1自交所得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4)突變體丙體內的A蛋白缺失。為確定A蛋白的功能,研究者檢測了野生型及突變體丙體內E基因及M基因的轉錄量,結果如圖4所示。
            根據圖4數據推測A蛋白的功能是
             
            ,突變體丙果莢開裂程度下降的原因是
             

            (5)一些油料作物如油菜,若果莢過早開裂,會降低種子收獲產量,從而影響經濟收入。預測本研究成果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組卷:129引用:4難度:0.6
          • 21.我國科研人員對藍光和赤霉素在調節植物發育中的相互關系進行研究。

            (1)光不僅作為植物光合作用的
             
            來源,同時作為
             
            ,影響、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全過程。
            (2)在擬南芥中,赤霉素與細胞內的赤霉素受體結合形成復合物,該復合物與R蛋白結合使R蛋白降解,從而抑制相關基因的表達,引起細胞伸長、植株增高。用赤霉素處理野生型和藍光受體缺失突變體擬南芥后,用藍光照射,分別檢測R蛋白的含量,結果如圖1。實驗結果表明,
             

            (3)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被藍光激活的藍光受體對赤霉素信號通路的影響。用藥物阻斷野生型擬南芥的內源赤霉素合成,然后分三組進行不同處理。一段時間后,將各組擬南芥的細胞裂解,在裂解液中加入表面結合了藍光受體抗體的微型磁珠。與裂解液充分孵育后收集磁珠,分離磁珠上的各種蛋白,利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檢測其中的藍光受體和赤霉素受體,處理及結果如圖2。
            ①據圖分析,藍光受體在
             
            條件下才能與赤霉素受體結合。
            ②請判斷藍光受體與赤霉素受體的結合是否依賴赤霉素,并闡述判斷依據
             

            (4)利用藥物阻斷擬南芥內源赤霉素合成,利用“磁珠”技術進一步證明了藍光受體與赤霉素受體結合后,后者便無法與R蛋白結合。相關實驗如下表,請完善實驗方案。
            組別 植株處理 植株抗體 抗原-抗體檢測 預期結果
            對照組
             
            赤霉素受體的抗體 赤霉素受體的抗體,R蛋白的抗體  ③
             
            實驗組
             
             
            a.黑暗
            b.藍光
            c.黑暗+赤霉素
            d.藍光+赤霉素
            e.有赤霉素受體條帶,無R蛋白條帶
            f.無赤霉素受體條帶,有R蛋白條帶
            g.有赤霉素受體條帶,有R蛋白條帶
            h.無赤霉素受體條帶,無R蛋白條帶
            (5)綜合上述信息,在不考慮其他影響因素的情況下,模仿野生型植株在黑暗條件下的情況,完善圖3中不同植株在不同條件下的生長狀態及相關信號調節通路
             
            (任選一個即可)。

            組卷:49引用:4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