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廣東省江門市臺山市中考生物模擬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要求)
-
1.鳳仙花的紫紅色花瓣,能擠出紫紅色的汁液。它主要來自細胞中的( )
A.葉綠體 B.液泡 C.線粒體 D.細胞核 組卷:118引用:5難度:0.6 -
2.用顯微鏡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看到的視野如圖所示。視野中有較大的污點,經轉動轉換器、移動玻片后污點都沒有動,則污點最可能在( )
A.目鏡 B.物鏡 C.玻片 D.鏡筒 組卷:285引用:25難度:0.4 -
3.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的進出 B.細胞核控制生物發育和遺傳 C.所有動植物細胞都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D.“細胞學說”創建者是施萊登和施旺 組卷:8引用:4難度:0.3 -
4.為探究溫度與蟬鳴叫之間是否存在聯系,某同學將蟬放在以溫度為變量的環境中飼喂,并在同一時間段內統計蟬的鳴叫次數,該研究過程主要采用了( )
A.測量法 B.調查法 C.實驗法 D.觀察法 組卷:227引用:12難度:0.8 -
5.如圖是某農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示意圖,下列關于該食物網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在此食物網中,鳥類和蝗蟲只是捕食關系 B.該農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由4條食物鏈構成 C.圖中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缺少分解者 D.若該農田受到農藥污染則農藥積累最多是貓頭鷹 組卷:12引用:3難度:0.5 -
6.如圖所示某植物體兩種細胞的形成過程,①②③表示細胞不同的生理活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②兩個過程分別表示細胞生長和分裂 B.②過程產生的新細胞染色體的數目加倍 C.③過程表示分化,結果是形成不同組織 D.①③過程形成的細胞染色體的數目不變 組卷:99引用:65難度:0.7 -
7.棉花屬雙子葉植物綱、錦葵目、錦葵科、棉屬的植物,下列有關棉花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棉花植株結構層次包括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B.棉花的葉脈為網狀葉脈,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 C.細胞分裂、分化是棉花生長發育的基礎 D.棉花的種皮是上皮組織,具有保護作用 組卷:10引用:4難度:0.6 -
8.觀察如圖玉米、腎蕨、水綿、油松、葫蘆蘚五種植物,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若將以上植物分為①④與②③⑤兩類,則分類依據是有無種子 B.⑤葉內沒有輸導組織,因此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指示植物 C.④屬于裸子植物,我們吃的“松子”是它的果實 D.③類植物可以通過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組卷:69引用:5難度:0.6 -
9.下列措施不利于提高大棚作物產量的是( )
A.增加光照時間 B.調控晝夜溫差 C.增大種植密度 D.適時松土澆水 組卷:52引用:2難度:0.5 -
10.如圖為玉米種子的縱剖面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②③④⑤組成了玉米種子的胚 B.③將來發育成新植物體的莖和葉 C.玉米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①胚乳中 D.一粒完整的玉米粒是由胚珠發育來的 組卷:22引用:2難度:0.6 -
11.如圖,瓶內裝有正在萌發的種子,往瓶內注入清水,過一段時間,澄清石灰水的變化以及使其產生這種變化的氣體是( )
A.變渾濁,氧氣 B.不變渾濁,氧氣 C.變渾濁,二氧化碳 D.不變渾濁,二氧化碳 組卷:84引用:39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含讀圖理解、資料分析、實驗探究、綜合應用4小題,共40分)
-
33.實驗探究:
某實驗小組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嘗試甜酒的制作方法,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取甲、乙、丙三個潔凈的燒瓶,分別加入適量涼開水;
②取適量淘洗干凈的糯米,用蒸鍋蒸熟并冷卻至室溫;
③將冷卻后的糯米飯等分成兩份,分別加入甲、乙兩個燒瓶中;
④向甲、丙兩個燒瓶中分別加入適量的酒曲(內含酵母菌);
⑤將三個燒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時放在適宜的環境中,靜置2~3天。
(1)實驗前必須將甲、乙、丙三個燒瓶高溫煮沸,目的是
(2)實驗中甲和乙是一組對照實驗,其中的變量為
(3)將糯米飯冷卻的目的是
(4)將燒瓶的瓶口密封的主要原因是酵母菌需在
(5)有一名同學按工序制作甜酒,幾天后,卻發現糯米飯發霉了,甜酒沒有制作成功,原因可能是
(6)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自己制作酸奶,制作酸奶用到的微生物是
(7)為防止制作好的酸奶變質,酸奶常用組卷:15引用:2難度:0.4 -
34.如圖甲表示人的生殖與發育過程,圖乙表示伴隨生殖過程中控制某一相對性狀的基因(在一對染色體上)的傳遞過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新生命的起點是①
(2)胎兒是在媽媽的
(3)女兒的長相與父母都有差異,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之為
(4)甲圖中,女兒從父親那里繼承的性染色體是
(5)假定A表示控制雙眼皮的基因,a表示控制單眼皮的基因,雙眼皮與單眼皮稱為組卷:30引用:5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