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北學校九年級(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知識
-
1.閱讀下面的語段,根據要求完成以下各題。
常常有一些“喜歡”留在心上。即使獨自一人在午夜,但是仍然喜歡用最小的音量放一段音樂,獨自體味一種溫馨或chóuchàng;又或者,清醒地聽著夜雨打在檐上,想一個相處時平平淡淡的人,如何竟在你心上激起
(摘自《讀者卷首語》,有改動)(1)根據文中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2)請從括號內選擇一個恰當的詞語填在A處。
(3)文中劃線句有一處語病,請寫出修改意見。
(4)學校準備舉行“對視生命,體驗人生”主題活動,請你參與。
①請為本次活動擬寫一則宣傳標語,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
②??洞貉俊肪庉嫴繙蕚涿嫦蛉w學生舉行一次主題征文活動,要求征文緊扣本次活動主題,題材不限,字數不超過800字,截稿日期為6月30日,請你為編委會擬寫一則征稿啟事。
③對視水滸英雄,他們的人生因反抗精神而熠熠生輝。請從下面的人物中任選一個,結合具體情節說說他的反抗精神的表現。
魯智深 武松 林沖組卷:2難度:0.6 -
2.根據原文填空。
①何當共剪西窗燭,
②塞下秋來風景異,
③
④
⑤范仲淹在《漁家傲》一詩中表達濃烈思鄉之情的句子“組卷:1引用:1難度:0.8
三、解答題
-
5.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以下各題。
愿寧靜成為心靈的常態
林治波 ①有人說,當今社會,有一樣東西幾乎讓所有人都無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風氣。這話的自我困惑雖有些偏激,卻道出了許多人語言難言。
②浮躁,實質是人們內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穩。A 人生在世,誰都有各種名樣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這本無可非議。 B問題在于,面對浮華世界,人們的欲望變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會風氣。
③浮躁之風盛行,于是,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為藝者盼望一舉成名。于是,社會被浮躁之風籠罩,清靜的人生、專心的工作、精良的產品,變得稀罕起來;因為求快而忽視了細節和質量,導致一些地方事故多發、反復折騰、勞民傷財。那些整日忙碌趕場子的人,那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人,那些跟風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萬機,好像勤奮忙碌,到頭來往往難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們“用心躁”而無法“用心一”。
④對于浮躁。古人總結出了“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會日新月異,節奏加速,變化更快、更多、更大。人們對變化的感受極為敏感;但同時也不要忘記,變動之中也有恒定不變的規律——結果需要過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 新技術的翅膀,站上了創新的風口,如果沒有扎實穩固的知識和技能儲備,成功終究是短暫而不穩固的。舒服與辛苦,安逸與勞頓,亦有著互相轉換的辯證法。盼望著一步登天,一勞永逸,如同夢吃。
⑤人活一輩子,要想給社會給后人留下點東西,要想實現自我價值,就必須避開社會的喧囂。拒絕外來的誘惑,祛除內心的焦躁,扎扎實實、聚精會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囂浮躁所裹扶。
⑥“結聲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碧諟Y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囂之中的寧靜心態。內心的寧靜,是一種穿越世俗、撇開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臨大事有靜氣,便聽不到外界的吵鬧嘈雜,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所、看淡誘惑。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有了靜的底色,才有達的境界、定的氣質、和的格調,才能讓人生劇本脫俗雅致。能夠保持內心的寧靜,是大家風范、亦屬常人能力所及。
⑦內心的寧靜,是最為深厚的修行?!皟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古人詩詞所描繪的,不光是情景,也是心態。讓寧靜成為心靈的常態,我們不必超脫凡塵,也一定可以專心致志、成就非凡。
(《人民日報》2016年4月)(1)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
(2)“浮躁,是表失定力,隨波逐流;是心急如大,投機取巧;是虛浮夸張,一片泡沫;是不要過程,只要結果?!边@句話是從第②段中抽出來的,如果還原到原文中,你認為應該放在A處,還是B處?為什么?
(3)文章第③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通讀全文,簡要概括浮躁之風盛行的原因。組卷:2引用:1難度:0.6 -
6.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以下各題
又是五月槐花香
農人 ①位于這個層層疊疊大山深處的小山窩窩是我的故鄉。
②小村坐落在山的半腰上,被密密實實的槐樹一層一層包裹著,就有了仙境般的感覺。每年的五月,當白花花的槐花鋪滿青山,那無孔不入的甘甜的清香,便輕輕地脹滿了山里的世界。也仿佛只有在這時,勞作了一年的農人,才有了些許喘息的機會,深深地吸一口槐花那沁人心脾的香,生發出一種山里人少有的溫馨又甜蜜的快意。
③家鄉這滿山遍野的槐樹學名叫作刺槐,寧折不彎的枝干上斑駁著歲月留下的刀削斧鑿般的皸裂和折皺,其上布滿著尖利的針刺,像極了農家人樸實又倔強的性格?;睒涞纳O強,種植、扦插都可以成活,但主要靠根生,在幾十畝方圓的山坡上,只要栽下一棵,不出幾年時間,周圍自然冒出的幼樹便會一簇簇一團團地蓬勃開來。槐樹是最早來這里的山區安家落戶的樹種之一,農家人之所以獨獨鐘情于它,可能是由于它那甘于貧瘠、耐于寂寞的品性吧。這一棵棵無言的生命,仿佛只有那深深地扎進巖層的和緊抱著裸巖的根系,在不斷地向這個世界炫耀著自己的清高與不屈。
④在我從小到大對綠的印象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槐樹的葉,每當肆虐的殘冬過后,獻給荒涼山區的第一抹生命的亮色就是槐樹的顏色。清明時節,尖尖的嫩嫩的葉芽就會悄悄地鉆出槐枝的皮腺,這時的綠是一種柔如孩童肌膚的嬌嫩。不出數日,槐葉迎風開翅長大,這時便是漫山遍野的綠了,一直到秋末冬初,槐葉才會變成金黃,依依不舍地離開槐樹的枝頭,融進這個世界。今天看到的槐葉,是大自然獻給人們的景色,然而在那個食不果腹的年代,槐葉卻無一例外地每年都支撐著山里人幾個月的生活。
⑤最不能忘懷的還是五月的槐花香。一朵朵潔白的晶瑩剔透的薄如蟬翼的花朵被絳紫色的花萼綴成一串串,像一只只輕巧的蝴蝶,隨風搖曳,翩翩起舞?;被ㄒ彩俏宜娺^的花中,最慷慨最大方抑或是最奢侈的花了。每到花開時節,仿佛滿世界都被它塞得滿滿的,真是樹有多大,花叢就有多大,山有多高,花叢就有多高。最特別的還是槐花的香,除了那獨特的甜甜膩膩的清香味道外,用農家人的話說,槐花的香氣是打綹兒的,就是當你走在路上還未看到槐花的時候,便會有一波一波幽幽的香氣,絲絲縷縷地透過你的鼻腔,再慢慢沁入心脾。這時的你,能不被槐花的香氣深深陶醉嗎?
⑥過去,每當槐花盛開的季節,我的父親--當年的林業大隊長,都會回憶起帶領社員們戰天斗地植樹造林的情景。每到這時他總會對著我說上這樣的一段話:“生你的那年,我剛好30歲,就是那一年栽下了咱村山上的這片槐樹。那時雖然很難吃上一頓飽飯,但干起活來卻格外帶勁,從沒有覺得日子有多么苦?!蹦樕峡偸且桓睗M足的笑。好像這滿山的槐花才是他一生最好的杰作。
⑦在一個五月,我的父親未能再嗅到那滿山遍野的槐花香,他沒能夠等到槐花盛開的日子,便匆匆地離我而去了。從此,我經常久久地佇立在密林深處,聽松濤陣陣,品槐香悠悠,耳邊仿佛依然能聽到父親那淳樸的話語,心中陡生一種物是人非的無奈和感傷。
⑧五月的槐花香啊,你是滲進我血液里的無盡的追思和濃濃的鄉愁。
(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有刪改)(1)通讀文章第段,簡要概括槐樹的特點。
(2)請自選角度,簡要賞析第段劃線句
(3)學校組織“作者與學生零距離”對話活動,假如你是本文的作者,你將如何回答學生的以下問題?
學生:本文除了寫槐花,還寫了槐樹的枝干和葉,可文章為什么只以“槐花”為題呢?
(4)請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分析第段的作用。
(5)請從寫作手法和表達效果兩方面比較下面兩段文字的異同點。
【甲】一朵朵潔白的晶瑩剔透的薄如蟬翼的花朵被絳紫色的花萼綴成一串串,像一只只輕巧的蝴蝶,隨風搖曳,翩翩起舞。
(《又是五月槐花香》)【乙】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ǘ鋬阂淮ぶ淮欢浣又欢?,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拔以陂_花!”它們嚷嚷。
(《紫藤蘿瀑布》)組卷:4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