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江門九中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A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45分,每小題3分,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任務,安全返航。下列環節中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130引用:8難度:0.9
          • 2.空氣中含量較多且常用作保護氣的是(  )

            組卷:372引用:56難度:0.9
          • 3.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  )

            組卷:386引用:10難度:0.9
          • 4.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

            組卷:14引用:2難度:0.9
          • 5.下列有關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705引用:37難度:0.9
          • 6.下列不屬于空氣質量指數(簡稱AQI)中污染物監測范疇的是(  )

            組卷:51引用:6難度:0.8

          三、實驗題(共2題,共23分)

          • 19.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a
             
            ,b
             
            ,c
             

            (2)利用高錳酸鉀制取較為純凈的氧氣應選用的裝置是
             
            (填編號),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
             

            (3)雙氧水制氧氣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
             

            (4)寫出檢驗A裝置氣密性的操作:將導管放入水中,雙手捂住試管壁,若看到
             
            ,則氣密性良好;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當看到
             
            時才開始收集氣體,當觀察到
             
            時,證明氧氣已經集滿。
            (5)氫氣是目前已知的氣體中最輕的氣體且不溶于水,它用金屬鋅和稀鹽酸溶液在常溫下即可制得,判斷制取氫氣的發生裝置應選
             
            。(填“A”或“B”)
            ①如果用如圖F裝置進行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氫氣應從導管
             
            端通入。
            ②如果用如圖F裝置進行排水法收集氫氣,則氫氣應從導管
             
            端通入。

            組卷:8引用:2難度:0.6

          四、實驗探究題(共1題,共8分)

          • 20.如圖是探究分解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反應中二氧化錳的作用,回答相關問題。

            (1)A中木條不復燃原因可能是
             

            (2)C中看到的現象是
             

            (3)待C中沒有氣泡產生后,再加入過氧化氫溶液,現象是
             
            ,重復上述操作,每次只消耗了
             
            (選填“過氧化氫”或“二氧化錳”),二氧化錳好像永遠用不完,質量反應前后也不改變。在這反應中二氧化錳改變了過氧化氫的反應速率,而自身的
             
             
            反應前后都不改變。所以二氧化錳是
             

            (4)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
             
            ,若木條復燃,則證明氧氣已集滿。
            (5)若加入20g15%的過氧化氫溶液,當收集到0.32克氧氣時,溶液中剩余的H2O2質量為
             

            組卷:26引用:1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