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北宸附中”發展群七年級(上)月考地理試卷(12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地球由外向內可分為三層,如圖分別用①②③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①②③依次表示地殼、地幔和地心 B.圖中①層構成了巖石圈 C.火山熔巖流來自于②層 D.圖中③層呈液態或熔融狀態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2.下列關于地震的認識和防范措施較科學的是( )
A.大部分地震都具有破壞性,應提高防范意識 B.現代科學發展水平已經能夠較早地對地震作出預報,不必過于恐慌 C.地震發生時應及時進入室內救援他人 D.地震發生來不及逃生時,應就近選擇墻角或堅固的桌子雙手抱頭蹲下后閉眼 組卷:0引用:1難度:0.5
一、選擇題
-
5.如圖為松散泥土堆成的山谷模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在坡面上灑較大的水流,將會在A處沉積泥沙 B.用松散泥土堆積是模擬破壞的植被,會促使泥石流的發生 C.發生該地質災害時,應迅速順溝谷方向向上游或下游逃走 D.泥石流的暴發往往具有突發性、歷時短的特點 組卷:9引用:2難度:0.5
二、綜合題
-
6.在人類歷史上,許多科學家為地球科學的發展付出了極大努力,做出了偉大貢獻。
(1)20世紀初,魏格納根據大西洋兩岸大陸輪廓凹凸吻合現象,大膽的提出假說--“大陸漂移說”,以下證據支持他假說的是
①北美洲和非洲、歐洲在地層、巖石構造上遙相呼應
②舌羊齒植物化石廣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亞、南極洲等大陸
③人們在南極洲發現了儲量豐富的煤炭
④在各大洲都有黑人
(2)盡管有很多的證據,但是當時科學界還是不能接受“大陸漂移說”,因為它還沒有解決大陸漂移的
(3)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在前面兩個學說基礎上創建了“板塊構造學說”。“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我國的珠穆朗瑪峰是由印度洋板塊和組卷:1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