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2 在社會中成長》2021年同步練習卷(3)
發布:2024/11/27 1:30:2
一、選擇題
-
1.下列行為屬于親近社會表現的是( )
A.小明在公交車上大聲放音樂 B.小紅回家幫助父母做家務活 C.小強自覺在一米線前等待 D.小李隨意轉發微信圈里各種帖子 組卷:5引用:5難度:0.8 -
2.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我們需要( )
①了解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規章
②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③不斷豐富知識
④只要認真遵守中學生行行為規范就可以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11引用:3難度:0.7 -
3.“一個人像一塊磚砌在大禮堂的墻里,是誰也動不得的;但是丟在路上,擋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腳踢開的。”哲學家艾思奇的這句話說明( )
A.任何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B.社會的全面進步與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密不可分 C.個人離不開社會,因為社會為個人提供種種條件 D.社會離不開個人,因為社會是由個人組成 組卷:15引用:25難度:0.7 -
4.“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是明代大學者顧憲成的一句名言。它給我們的啟示是( )
A.要參加社會實踐,熱心為公眾服務 B.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學者 C.事必親躬,大小事都要親歷親為 D.要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 組卷:3引用:3難度:0.8 -
5.1920年10月,印度傳教士辛格(Singh,J.A.L。)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叢林中發現兩個狼哺育的女孩。當她們被領進孤兒院時,一切生活習慣都同野獸一樣,不會用雙腳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狼孩的例子說明了( )
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③人脫離了社會就不能成長發展
④狼孩和人一樣也是合格的社會成員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組卷:18引用:17難度:0.7
一、選擇題
-
15.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同植物生長需要陽光、空氣和水一樣,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下列屬于物質支持的有( )
①獲得各種美食
②擁有漂亮的衣服
③學習科學知識
④懂得做人的道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組卷:10引用:4難度:0.7
二、材料分析題
-
16.當你吃完一根冰棍,小心地將包裝紙投入垃圾桶時;當你遇到不懂的問題虛心請教,誠實而不自欺時;當你見到同桌的筆壞了而主動地遞上一支時;當你在公交車上將座位讓給身邊的孕婦老者時…這些事例看似微乎其微,實則意義深遠。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相關知識,思考下列問題:
(1)這些行為屬于什么行為?
(2)生活中我們應如何培養這種行為?
(3)列舉兩例你的親社會行為。組卷:11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