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學高二(上)周考生物試卷(9.25)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綠色開花植物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 )
A.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B.細胞-組織-系統-植物體 C.細胞-器官-系統-植物體 D.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 組卷:168引用:116難度:0.9 -
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酵母菌有染色質,而硝化細菌沒有 B.酵母菌有核膜,而乳酸菌沒有 C.青霉菌有線粒體,而藍藻細胞沒有 D.黑藻細胞有葉綠體,而小球藻細胞沒有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3.如圖一表示溫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示意圖,圖二的實線表示在溫度為a的情況下生成物量與時間的關系圖.則當溫度增加一倍時生成物量與時間的關系是( )
A.曲線1 B.曲線2 C.曲線3 D.曲線4 組卷:343引用:84難度:0.9 -
4.下列有關細胞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溶酶體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細胞器 B.中心體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前期完成倍增 C.液泡內細胞液的濃度升高導致植物細胞質壁分離 D.葉綠體中基粒和類囊體擴展了捕獲光能的膜面積 組卷:79引用:21難度:0.9 -
5.下面是幾個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實驗,對其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給水稻提供14CO2,14C在水稻光合作用中的轉移途徑大致為14CO2→14C5→14C6H12O6 B.用35S、32P同時標記一個噬菌體的DNA、蛋白質,并以此侵染細菌,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C.給水稻葉片提供C18O2,水稻根細胞中不會產生含18O的乳酸 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18O 組卷:55引用:3難度:0.7 -
6.關于大腸桿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四環素能抑制細胞中蛋白質的合成 B.經誘變育種可獲得人胰島素高產菌株 C.細胞中只含有A、T、C、G四種堿基 D.T2噬菌體感染菌體,不會導致菌體裂解 組卷:208引用:9難度:0.9 -
7.下列關于構成生物體的元素或無機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碳元素在細胞內含量最多,所以它是組成生物體的最基本元素 B.生物群落中,碳以CO2的形式在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傳遞 C.合成ATP、DNA、RNA、NADPH、脂肪等物質時,都需要磷酸鹽作原料 D.人血液中鈣、磷的含量降低時,會影響骨組織的鈣化,血鈣過高引起肌無力等疾病 組卷:7引用:2難度:0.9 -
8.下列有關水稻葉肉細胞中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線粒體和葉綠體合成ATP時一定伴隨[H]的產生 B.ATP中的能量可以來源于光能、化學能,可以轉化為電能和化學勢能 C.黑暗條件下時葉肉細胞不能合成ATP D.線粒體將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并釋放大量能量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9.有一種新“超級細菌”--抗藥性細菌“KPC”,該菌抗藥性極強,幾乎能夠抵抗所有抗生素,并有致人死亡的病例報道。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菌的DNA主要分布于擬核中的染色體上 B.細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是在線粒體內膜上進行的 C.細菌抗藥性增強是其發生突變和重組后,自然選擇的結果 D.該細菌感染機體后致人死亡,表明其可抵抗溶酶體的消化降解 組卷:6引用:1難度:0.6 -
10.如圖是一個雙隔水槽,在中隔的中間有一小孔,在小孔處用半透膜(葡萄糖不能通過)將兩槽完全隔開,左槽中裝有麥芽糖溶液,右槽中裝有蔗糖溶液,兩側的液面等高.蔗糖溶液和麥芽糖溶液的物質的量相等,然后在左右槽中各加入等量的麥芽糖酶液.下面是一些關于這個實驗的敘述,其中正確的一組是( )
①左槽液面上升 ②右槽液面上升 ③利用了酶的專一性
④利用了酶的高效性 ⑤利用了酶的催化特性 ⑥利用了酶是蛋白質的特性.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組卷:12引用:8難度:0.7 -
11.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人長時間劇烈運動時,骨骼肌細胞中每摩爾葡萄糖生成ATP的量與安靜時相等;
②若細胞內Na+濃度偏高,為維持Na+濃度的穩定,細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入在寒冷時,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細胞產生ATP的量增加;
④ATP的能量主要儲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團之間的化學鍵中;
⑤ATP的水解實際上是指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鍵的斷裂;
⑥葉綠體和線粒體中均可以產生ATP,并用于物質的運輸、細胞的分裂等各種生命活動.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⑥ 組卷:13引用:2難度:0.9 -
12.將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閉的容器中,用紅外測量儀進行測量,測量時間為1小時,測定的條件和結果如下表(假設該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積累的有機物都是葡萄糖,數據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得,且1mol氣體為22.4L)對上述結果仔細分析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在充分光照下 黑暗處 15℃ 25℃ 15℃ 25℃ CO2減少量(ml) 22.4 44.8 - - CO2增多量(ml) - - 11.2 22.4 A.在25℃條件下,若該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時積累的有機物都是葡萄糖,則1小時積累的葡萄糖是0.06克 B.在25℃條件下,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時總共制造葡萄糖0.09克 C.如果一天有10小時充分光照,其余時間在黑暗下度過,如果光照時的溫度為25℃,黑暗時的溫度為15℃,則一晝夜積累葡萄糖0.78克 D.如果一天有10小時充分光照,其余時間在黑暗下度過,如果光照時的溫度為25℃,黑暗時的溫度為15℃,則一晝夜消耗葡萄糖0.51克 組卷:23引用:4難度:0.9 -
13.如圖為某種植物幼苗(大小、長勢相同)均分為甲、乙兩組后,在兩種不同濃度的KNO3溶液中培養時鮮重的變化情況(其它條件相同且不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3h時,兩組幼苗均已出現萎蔫現象,直接原因是蒸騰作用和根細胞失水 B.6h時,甲組幼苗因根系開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強,使鮮重逐漸提高 C.12h后,若繼續培養,甲組幼苗的鮮重可能超過處理前,乙組幼苗將死亡 D.實驗表明,植物幼苗不能吸收水分時仍能吸收礦質元素 組卷:15引用:2難度:0.7 -
14.如圖所示為蘋果果實在一段時間內,隨著環境中O2濃度的提高,其吸收O2量和釋放CO2量的曲線.結合此圖,正確的表述是( )
A.O2濃度達到b以后,果實基本上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 B.O2濃度為a時,果實的無氧呼吸水平最低 C.O2濃度為a時,若cd=ca,則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D.O2濃度為b時,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釋放的CO2量相等 組卷:39引用:9難度:0.7 -
15.科學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時,做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前,他向一個密閉容器的溶液中加進了ADP、磷酸鹽、光合色素、五碳糖及有關的酶等(見圖甲).實驗時,按圖乙的限制條件(光照、CO2等)進行,并不斷測定有機物的生成率.隨著時間的推移,繪出了曲線圖(見圖乙).下列對此有關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曲線AB段平坦,是因為無CO2,不進行暗反應,所以不能生成C6H12O6,這個階段相當于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 B.出現BC段的原因是進行碳反應,既有CO2,又有AB段產生的〔H〕和ATP,故有機物生成量較多 C.曲線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C3、〔H〕和ATP不足 D.這位科學家設計的這個圖甲裝置相當于植物的葉綠體 組卷:9引用:8難度:0.7 -
16.關于如圖的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曲線1表示酵母菌CO2釋放量隨O2濃度的變化,則e點是無氧呼吸消失點 B.若曲線3表示在密閉裝置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則bc段種內斗爭最弱,cd段種內斗爭最激烈 C.pH由10到2的過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變化如曲線2 D.曲線2可以表示質壁分離過程中細胞液濃度的變化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7.為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將同一品種玉米苗置于25℃條件下培養,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與D點相比,A點條件下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是土壤水分含量 B.與D點相比,B點條件下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是光照強度 C.與D點相比,C點條件下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是土壤水分含量 D.實驗結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在40%~60%的條件下施肥效果明顯 組卷:8引用:6難度:0.7 -
18.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DNA分子結構中,與脫氧核糖直接相連的只是一個磷酸基和一個堿基 B.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一個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個基因 C.一個基因含有多個脫氧核苷酸,DNA特異性是由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的 D.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一條染色體上含有1個或2個DNA分子 組卷:180引用:134難度:0.5 -
19.酶是細胞代謝不可缺少的催化劑,ATP是一切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如圖是ATP中磷酸鍵逐級水解的過程圖,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綠色植物葉肉細胞內,葉綠體合成的ATP比線粒體內合成的用途單一 B.酶a~c催化的反應(底物的量相同),產生⑤最少的是Ⅲ過程 C.若要探究酶b的最適宜pH,實驗的自變量范圍應偏酸性 D.直接控制酶a合成的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組卷:38引用:14難度:0.9 -
20.在一定濃度的CO2和最適宜的溫度條件下,測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光合速率,結果如下表,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光照強度(klx) 光飽和時光照度(klx) 光飽和時CO2吸收量(mgCO2/100cm2葉?小時 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量(mg/CO2100cm2葉點小時) A植物 1 3 11 5.5 B植物 3 9 30 15 A.與A植物相比,B植物是在強光照條件下生長的植物 B.當光照強度超過9klx時,A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外界限制因素有CO2濃度和溫度等 C.當光照強度為3klx時,A植物與B植物固定的CO2的差值為1.5mgCO2/100cm2葉.小時 D.當光照強度為9klx時,B植物光合速率是45mgCO2/100cm2葉.小時 組卷:21引用:1難度:0.7
二、填空題
-
60.荔枝葉片發育過程中,凈光合速率及相關指標的變化間下表。
注:“-”表示未測數據。葉片 發育時期 葉面積
(最大面積的%)總葉綠素含量
(mg/g?fw)氣孔相對開放度
(%)凈光合速率
(μmolCO2/m2?s)A 新葉展開前 19 - - -2.8 B 新葉展開中 87 1.1 55 1.6 C 新葉展開完成 100 2.9 81 2.7 D 新葉已成熟 100 11.1 100 5.8
(1)B的凈光合速率較低,推測原因可能是:①葉綠素含量低,導致光能吸收不足;②
(2)將A、D分別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A的葉肉細胞中,將開始積累
(3)與A相比,D合成生長素的能力
(4)葉片發育過程中,葉片面積逐漸增大,是組卷:260引用:24難度:0.5 -
61.我省某經濟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結果如圖.
(1)圖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對該植物葉片中葉綠素含量的影響.葉綠素存在于葉綠體中的
(2)圖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條件下,溫度、光照強度、該植物凈光合速率和氣孔導度(氣孔張開的程度)的日變化趨勢.8:00到12:00光照強度增強而凈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
(3)實驗過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時間內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C3化合物含量組卷:806引用:50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