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1.3 地球的歷史》2021年同步練習卷(4)

          發布:2024/12/29 3:30:2

          一、單選題(共17題)。

          • 1.蕨類植物明顯衰退的時期是( ?。?/h2>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2.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會影響物種的生存和發展,讀某地質時期全球氣候距平變化圖,如圖五個時期中,最有可能出現物種滅絕的是( ?。?br />

            組卷:21引用:3難度:0.7
          • 3.對比圖1、圖2,圖中的數字序號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確的是(  )

            組卷:69引用:6難度:0.1
          • 4.地質史上兩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規模滅絕時期是(  )

            組卷:197引用:20難度:0.5

          二、綜合題(共3題)。

          •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會地帶的和政具是遠古時代各種古脊椎動物繁衍生息的樂園,保存了今天彌足珍貴的古脊椎動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層中。據了解,1000萬年前的古脊椎動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歷史及古環境、古氣候的重要物質依據和信息源?!笨吹竭@個消息,上海某中學地理小組的同學特別感興趣,他們決定利用暑假前去實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師的指導下,他們給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質上、知識上的準備工作。
            結合相關材料,他們繪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圖,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

            (1)按地質年代,該區域最老的巖層至少形成于
             
            代。
            (2)三葉蟲生活時期該地應為
             
            環境;恐龍繁盛時期,該地區應為
             
            環境,氣候、植被特點為
             

            考察結論:根據實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們認為迄今為止青藏高原地區:
            (3)地理環境經歷了
             
            環境向
             
            環境的演變。
            (4)由不同化石的相對位置關系可知,地殼經歷了
             
            (抬升、下降、水平)運動。

            組卷:1難度:0.5
          • 20.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云南澄江帽天山頁巖層中保存了大量寒武紀早期古生物化石。經研究發現,該時期澄江位于滇中隆起的淺海區,當時陸地缺少植被覆蓋,且天氣多變、多暴雨,淺海區容易受周圍陸地較多的泥質沉積物,使水母、蠕蟲、節肢動物等底棲動物,多門類的海棲動物與藻類大量出現。如圖為“寒武紀時期海陸分布圖”。

            (1)材料所述巖層形成的地質年代為
             
            (代)。
            (2)澄江帽天山頁巖層可以指示的古地理環境為(
             
            )(填標號)
            A.陸地環境
            B.靜水環境
            C.火山活動強烈
            D.干旱環境
            (3)推測當時澄江適宜大量生物生存的古氣候條件
             
            。
            (4)專家研究認為,澄江地層保留如此多化石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生物曾經被陸上來的泥石流所淹沒,推測該地區在當時易發生泥石流的原因有
             
             
            。

            組卷: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