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 1.氟利昂大量逸散到大氣層中會直接導致(  )

            組卷:159引用:5難度:0.8
          • 2.下列關于生物體中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12引用:17難度:0.8
          • 3.某DNA片段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58引用:13難度:0.9
          • 4.溶酶體是內含多種酸性水解酶的細胞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68引用:12難度:0.8
          • 5.對人群免疫接種是預防傳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75引用:41難度:0.7
          • 6.下列關于細胞的需氧呼吸與厭氧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97引用:7難度:0.7
          • 7.下列與細胞生命活動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25引用:8難度:0.8
          • 8.高等動物胚胎干細胞分裂過程中,發生在同一時期的是(  )

            組卷:327引用:9難度:0.8
          • 9.人體甲狀腺分泌和調節示意圖如圖,其中TRH表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狀腺激素,“+”表示促進作用,“-”表示抑制作用。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423引用:27難度:0.7
          • 10.為研究酶作用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探究pH對過氧化氫酶的影響”的活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45引用:1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50分)

          • 30.回答與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有關的問題:
            (1)天然農桿菌的Ti質粒上存在著一段DNA片段(T-DNA),該片段可轉移并整合到植物細胞染色體上。為便于轉基因植物在組織培養階段的篩選,設計重組Ti質粒時,應考慮T-DNA中要有可表達的目的基因,還需要有可表達的
             

            (2)結合植物克隆技術進行轉基因實驗,為獲得轉基因植株,農桿菌侵染的宿主一般要選用具有優良性狀、較高的遺傳穩定性、
             
            及易被農桿菌侵染等特點的植物材料。若植物材料對農桿菌不敏感,則可用
             
            的轉基因方法。
            (3)利用帶側芽的莖段獲得叢狀苗的過程與利用莖段誘導產生愈傷組織再獲得叢狀苗的過程相比,前者總培養時間
             
            ,且不經歷
             
            過程,因而其遺傳性狀穩定,是大多數植物快速繁殖的常用方法。
            (4)與發芽培養基相比,配制轉基因叢狀苗生根培養基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添加
             
            ,促進叢狀苗基部細胞分裂形成愈傷組織并進一步分化形成
             
            ,最終形成根。還可通過改變MS培養基促進生根,如
             
            ( A.提高蔗糖濃度 B.降低培養基濃度 C.提高大量元素濃度 D.不添加瓊脂)。

            組卷:271引用:2難度:0.7
          • 31.欲研究生理溶液中K+濃度升高對蛙坐骨神經纖維靜息電位的影響和Na+濃度升高對其動作電位的影響。請完善以下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并進行分析與討論。
            (要求與說明:已知蛙坐骨神經纖維的靜息電位為-70mV,興奮時動作電位從去極化到反極化達+30mV.測量的是膜內外的電位變化。K+、Na+濃度在一定范圍內提高。實驗條件適宜)
            回答下列問題:
            (1)完善實驗思路:
            組1:將神經纖維置于適宜的生理溶液a中,測定其靜息電位和刺激后的動作電位,并記錄。
            組2:
             

            組3:將神經纖維分別置于Na+濃度依次提高的生理溶液d、e中,測定其刺激后的動作電位,并記錄。
            對上述所得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
            (2)預測實驗結果(設計一個坐標,以柱形圖形式表示實驗結果):
            (3)分析與討論:
            ①簡要解釋組3的實驗結果:
             

            ②用放射性同位素24Na+注入靜息的神經細胞內,不久在生理溶液中測量到放射性,24Na+的這種轉運方式屬于
             
            。用抑制酶活性的藥物處理神經細胞,會使24Na+外流量
             

            ③刺激脊蛙的坐骨神經,除了在反射中樞測量到動作電位外,還觀察到腓腸肌收縮,說明坐骨神經中含有
             
            神經。

            組卷:310引用:4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