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北京市延慶區高考生物一模試卷

          發布:2024/11/20 3:0:2

          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下列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54引用:3難度:0.5
          • 2.p53蛋白是一類調控細胞周期進程的激酶。如圖是p53作用的流程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47引用:4難度:0.5
          • 3.對出現下列實驗現象可能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選項 實驗現象 可能原因
            A 植物組織培養時被雜菌污染 外植體滅菌不徹底
            B 綠葉色素提取液的顏色較淺 加入無水乙醇過少
            C 洋蔥表皮細胞中未觀察到質壁分離 外界溶液濃度過高
            D 觀察有絲分裂時裝片中細胞多層重疊 解離時間過短

            組卷:42引用:2難度:0.7
          • 4.制備單克隆抗體過程中,動物細胞培養需要先分離出單個細胞,然后再進行培養和篩選。這樣做的目的是(  )

            組卷:21引用:2難度:0.7
          • 5.如圖示DNA復制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71引用:2難度:0.7
          • 6.粗糙脈孢菌是一種真菌,野生型孢子成熟較早(黑色,基因型A),缺陷型孢子成熟較遲(白色,基因型a),合子(Aa)經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產生的孢子按分裂形成的順序排列,下列關于粗糙脈孢菌分裂過程及其結果的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123引用:1難度:0.5
          • 7.如圖示某染色體的片段,Ⅰ、Ⅱ為無遺傳效應的區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70引用:2難度:0.7

          二、解答題本部分6大題,共70分。請用黑色字跡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 20.長期高血糖會引起腦部神經系統受損,導致認知功能出現障礙,引發糖尿病腦病。
            (1)胰島素作為
             
            分子調節血糖。健康人血糖濃度升高時,
             
            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增多。胰島素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后,激活細胞內的信號通路,促進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葡萄糖在細胞中通過
             
            過程釋放能量,也可合成糖原或轉化為
             
            ,從而使血糖濃度降低。
            (2)為了探究姜黃素對糖尿病腦病的影響,科研人員對四組大鼠進行持續12周灌胃處理,24周后測定實驗結果如下:
            組別 實驗材料
            (大鼠)
            實驗處理
            (60mg/d)
            體重平均
            值(g)
            血糖濃度
            平均(mg/dL)
            水迷宮逃避
            潛伏期(s)
            A 正常 生理鹽水 443.8 6.3 18.9
            B 正常 姜黃素 444.4 6.2 20.5
            C 糖尿病腦病 生理鹽水 253.5 27.5 68.7
            D 糖尿病腦病 姜黃素 313.2 20.5 34.9
            ①請參照A組數據,說明設置B組實驗的目的
             

            ②比較A、C、D三組實驗結果,可知
             


            (3)進一步研究糖尿病腦病大鼠時發現,腦部神經細胞凋亡率和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的含量發生改變,相關數據測定如圖所示。
            ①據圖推測IGF-1
             
            神經細胞凋亡。
            ②綜合上述研究,簡述姜黃素治療糖尿病腦病的機理
             

            (4)研究還發現,長期高血糖會促進β-淀粉樣蛋白(Aβ)合成,Aβ積累可以減少突觸數量和削弱突觸功能,使學習記憶能力下降。請綜合上述實驗結果,提出治療糖尿病腦病的措施
             
            (至少答2點)。

            組卷:75引用:5難度:0.6
          • 21.閱讀以下材料,回答(1)-(5)題。
            山綠、水清、人富——渝河流域生態治理工程。
            渝河流域地處西北干旱地域,年降雨量偏少,水資源匱乏,流域生態脆弱,生物多樣性有限,土地資源和水資源利用率低。
            20 世紀 50 年代,渝河水流清澈見底,手鞠即飲;21 世紀初,隨著流域周邊工、農業的快速發展,沿線工業污水及生活垃圾等大肆進入河道,造成河體水質的嚴重污染;加之沿河居民對河道的占用和亂采亂挖,使水體變黑、變臭,鳥獸絕跡而蚊蠅肆虐,渝河整體生態甚為惡化。
            2015年對渝河流域進行了分階段綜合治理。對沿河造成水質污染的企業予以搬遷、關停和取締。通過清淤清污、堤岸砌護、生態濕地建設等生態修復工程,將沿河打造成生態景觀帶。通過11年的渝河整治,渝河流域的生態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河堤兩岸主要除了栽植楊、柳、松、柏等喬木外,還輔以灌木草本類,例如沙棘、紅花山竹等,不僅產生生態效益,而且還起到了生物防護的作用。河道中主要人工栽植蘆葦、薄荷和菖蒲等植被,利于水體凈化和水禽棲居。其他眾多矮生適宜水生的本地禾本科、莎草科及菊科植物位居淺灘位置,對水土保持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攔河壩使河道蓄水量增加和河道水體的凈化,使得河道植被逐漸增加,進而渝河流域的動物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加,吸引大量水禽遷徙而來,促使流域內有機農業蓬勃發展,呈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宜人景觀。
            在渝河流域的治理中,引進的菖蒲、東方香蒲、千屈菜、柳葉菜和小蓬草等植物都具有極強的生態適應性,在河道中生長非常的繁茂,且莖稈極高,各自在河道中形成了優勢種群,已經明顯地對當地土著物種蘆葦、酸模葉蓼的生存范圍造成一定的影響。千屈菜、柳葉菜和小蓬草在陸地的適應性也很強,所以要合理評估、密切監視它們的生長范圍,以免造成嚴重的生態后果。
            通過對渝河流域濕地建設,一方面使水資源得到了合理開發利用,草林覆蓋率大幅提高,增強了生物多樣性;另一方面使農林牧業結構優化,農民收入顯著增加,農村社會文明顯著進步,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統一,達到了山綠、水清、人富的治理效果。
            (1)若要大幅度降低工業污水和生活垃圾中有機物的含量,可利用生態系統成分中的
             

            (2)在渝河流域生態修復過程中,其群落演替的類型屬于
             
            。據文中信息能夠恢復渝河流域這一生態景觀的關鍵環境因素是
             

            (3)圖中從流域內至河堤兩岸的植被配置體現了群落的
             
            結構,簡要說明渝河流域生態不同地段栽種不同植物的原因(舉兩例即可)
             

            (4)經過生態治理,當“魚在水中游,鳥在林中戲”的景象再次呈現時,渝河流域生態系統中
             
            (有/沒有)食物鏈的增加或重新出現,理由是
             

            (5)要維護渝河流域生態系統,從生態安全角度考慮應避免
             
            ;從社會環境因素考慮應禁止
             
            等行為的發生,以避免該生態系統水體的水質再次遭到破壞。

            組卷:16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