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10章 酸和堿》2021年單元測試卷(12)
發布:2024/12/31 0:30:2
一、選擇題
-
1.質量為5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鉀溶液和質量為5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稀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
A.小于7 B.等于7 C.大于7 D.不確定 組卷:1579引用:56難度:0.7 -
2.氧化銅與稀鹽酸發生反應時,容器中溶液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實驗是將稀鹽酸逐漸加入到盛有氧化銅的容器中 B.m點表示氧化銅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C.m點和n點對應溶液中銅元素的質量不相等 D.m點和n點對應溶液蒸發結晶后得到的固體成分相同 組卷:933引用:28難度:0.7 -
3.將pH試紙潤濕后測定NaOH溶液的pH,對測得的數值說法正確的是( )
A.大于實際值 B.等于實際值 C.小于實際值 D.無法確定 組卷:42引用:18難度:0.9 -
4.下列溶液曝露在空氣中,因發生化學變化而使溶液質量減少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濃鹽酸 C.濃硫酸 D.飽和食鹽水 組卷:7引用:1難度:0.4 -
5.運用推理、類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結論,其中合理的是( )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組成元素相同,則兩者的化學性質相同 B.酸雨的pH小于5.6,則pH小于5.6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活潑金屬與酸反應放出氣體,則與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 D.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6.取一濾紙條,等間距滴上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裝入玻璃管中,然后從玻璃管的兩端同時放入分別蘸有濃氨水和濃鹽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閉兩端管口,很快可觀察到管內有白煙產生,待白煙消失后還可觀察到如圖所示的現象。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氨水和鹽酸都屬于易揮發性物質 B.圖中白點表示石蕊溶液變成了藍色 C.所有氣體分子的運動速率都相同 D.圖中黑點表示石蕊溶液變成了紅色 組卷:19引用:2難度:0.5 -
7.如圖所示,放置一段時間后電子秤的示數變小,此現象說明濃鹽酸具有( )
A.酸性 B.腐蝕性 C.吸水性 D.揮發性 組卷:235引用:6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20.某石油化工廠化驗室的實驗員用15%的氫氧化鈉溶液洗滌一定量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測得實驗數據如表:
實驗序號 消耗NaOH溶液的質量/g 洗滌后溶液的pH ① 25 pH<7 ② 40 pH=7 ③ 48 pH>7
(2)若一定量石油產品中殘余硫酸的質量為100g,請計算該殘余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組卷:27引用:2難度:0.6 -
21.某研究性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鈣溶液和鹽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向燒杯中的稀鹽酸加入氫氧化鈣溶液一會兒后,發現忘記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氫氧化鈣溶液,并對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①:CaCl2和Ca(OH)2;猜想②:CaCl2;猜想③:
同學們認為猜想④一定不成立,原因是
[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實驗探究]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取少量燒杯內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 猜想①不成立 取少量燒杯內的溶液于試管中,逐滴加入 猜想②不成立,猜想③成立
(1)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要考慮
(2)若猜想③成立,此時燒杯內的溶液如果未經處理直接倒入鐵質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3)驗證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物質或者方法單獨使用也能完成該實驗的是
A.pH試紙
B.鋅粒
C.檢查導電性
D.氧化鐵
E.銅片組卷:16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