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陜西省咸陽實驗中學七年級(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計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
1.獵豹在發現獵物后迅速追擊,羚羊發現敵害后迅速逃跑,這體現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
A.能進行呼吸 B.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C.能生長和繁殖 D.能排出體內的廢物 組卷:1引用:2難度:0.6 -
2.習主席向全球發出綠色宣言:“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關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大象生活在熱帶雨林,它們的大耳朵有利于散熱 B.生活在高寒地區的牦牛,毛長皮厚,這是生物適應環境的結果 C.蘿卜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顏色不同,這說明環境能影響生物的生活 D.蚯蚓的活動能使土壤疏松、肥沃,這說明生物能限制環境的發展 組卷:26引用:3難度:0.6 -
3.如圖是某生態系統的部分食物網簡圖,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草是生產者,能制造有機物 B.X、Y、Z屬于消費者,如青蛙、蜣螂等 C.圖中共有4條食物鏈 D.蝗蟲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 組卷:0引用:2難度:0.6 -
4.生物圈是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生物圈是由全部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構成的統一整體 B.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一薄層,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C.生物圈包括大氣圈下層、水圈大部和巖石圈表面 D.蒲公英果實隨風飄散,會經過不同的生態系統,說明不同生態系統是有聯系的 組卷:2引用:3難度:0.6 -
5.如圖是某同學在低倍鏡下觀察到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一個視野,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取材前,在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 B.為避免產生氣泡,蓋蓋玻片時,應將它的一側先接觸液滴,再緩慢放平 C.要使視野中的物像更清晰,應調節粗準焦螺旋 D.部分細胞重疊在一起,是材料涂抹不均勻造成的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6.關于細胞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動、植物細胞中都有這一結構 B.使細胞擁有一個穩定的內部環境 C.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D.能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關于荷和蜻蜓,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構成蜻蜓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 B.與蜻蜓肌肉細胞相比,荷葉細胞中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 C.一個荷葉細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細胞,與原細胞相比,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相同 D.荷的結構層次可表示為:細胞→器官→組織→個體 組卷:20引用:4難度:0.5 -
8.下列蔬菜的食用部分及其所屬器官,對應不正確的一組是( )
A.西藍花——花 B.油麥菜——葉 C.馬鈴薯——根 D.蓮藕——莖 組卷:2引用:2難度:0.5 -
9.關于單細胞生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大腸桿菌、眼蟲屬于單細胞生物 B.單細胞生物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C.水中的單細胞浮游生物是魚類的天然餌料 D.草履蟲具有比較復雜的結構,這是細胞分裂分化的結果 組卷:0引用:2難度:0.5 -
10.魚缸長期不換水,缸的內壁上會長出綠膜,水會變成綠色。這些綠膜可能是( )
A.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 組卷:154引用:11難度:0.9 -
11.沼澤中生活的泥炭蘚,呈灰白帶黃綠色,這類植物有特殊的儲水細胞,是吸水能力最強的植物。關于泥炭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植株矮小,有假根,起固定植物的作用 B.莖中有導管,能運輸水和無機鹽 C.遺體堆積后會形成重要的燃料資源——泥炭 D.大面積種植泥炭蘚,有助于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組卷:0引用:1難度:0.6 -
12.如圖是生活在某地的兩種植物,如果在該地修建一座燃煤的火力發電廠,請你推測,一段時間后______植物最先死亡,主要原因是( )
A.甲,工廠附近溫度高,不適宜該植物生長 B.甲,葉由一層細胞構成,有毒氣體容易侵入 C.乙,工廠附近溫度高,不適宜該植物生長 D.乙,葉由一層細胞構成,有毒氣體容易侵入 組卷:1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計30分)
-
35.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讓中國人端穩飯碗,吃飽肚子,挺直腰桿。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圖甲是一朵解剖的水稻花結構示意圖,圖乙是常見的稻谷,請分析回答有關問題([]填序號,橫線上填結構名稱):
(1)稻花中,最主要的結構是
(2)在水稻開花時節,如果陰雨連綿,水稻會出現籽粒空癟現象,導致減產。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
①陰雨天,水稻不能開花
②雨水將大量的花粉沖刷掉
③陰雨天,蜜蜂等昆蟲的活動減少
④花粉沾水后,不易隨風飄散
(3)花粉從[
(4)稻谷是指沒有去除稻殼的子實,其實是水稻的果實,是由稻花中的[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36.大豆種子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之一。為了探究“大豆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某科研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①取三個無色透明的玻璃杯(標記為A、B、C),在每個杯底鋪一層餐巾紙,加適量清水潤濕。
②取30粒種子,隨機平均分成3份,分別放在玻璃杯的餐巾紙上。
③如圖所示,A杯不作處理,B杯遮光處理,C杯抽干氣體(理想狀態下)并密封,將三個裝置放在同一光照培養箱(溫度設置為25℃)內培養,觀察種子的萌發情況。
實驗現象:一段時間后,A、B兩杯內的種子多數萌發,C杯內的種子沒有萌發。請分析以上實驗回答有關問題:
(1)該實驗中,步驟②不夠嚴謹,應改為
(2)若以A、B作為一組對照實驗,實驗變量是
(3)若要進一步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可再增加一個玻璃杯D,在杯底鋪一層餐巾紙,
(4)生產上,農民伯伯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寫出一種即可。組卷:1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