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9/30 12:0:1

          一、選擇題(本部分包括10題小題,每題1分,共1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

            組卷:1432引用:473難度:0.9
          • 2.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工具,下列表示兩個氮原子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6
          • 3.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

            組卷:308引用:10難度:0.5
          • 4.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

            組卷:14引用:1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13.水是生命之源,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和調查研究,以“水落‘實’出”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了解水
            (1)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2)日常生活中將硬水轉化為軟水的方法是
             
            ,得到的軟水屬于
             
            (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任務二】凈化水
            (3)取回水樣、靜置后過濾,目的是除去水中
             
            (填“不溶性”或“可溶性”)雜質。
            (4)自來水廠凈水過程中會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5)如圖是小組同學設計的制取蒸餾水的簡易裝置。
            ?
            ①為了使燒瓶受熱均勻,瓶底應墊
             
            (填儀器名稱)。
            ②實驗完成后,應先進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A.移出酒精燈并熄滅
            B.移開試管和燒杯
            【任務三】探究水的組成
            材料1: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里把氫氣和空氣混合后盛在潔凈的玻璃瓶中,當用電火花點燃時發出震耳的爆鳴聲,且玻璃瓶內壁上出現了液滴。不久。卡文迪什用純氧代替空氣進行上述實驗,確認所得液滴是水。
            材料2: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重復了卡文迪什實驗,并做了一個相反的實驗:讓水蒸氣通過一根燒紅的槍管(鐵),得到“易燃空氣”和四氧化三鐵,通過分析和歸納,他得出結論:水不是一種元素,而是“易燃空氣”和氧的化合物,且將“易燃空氣”正式命名為“生成水的元素”,即氫。
            材料3:英國化學家尼科爾森和卡里斯爾利用電池進行對水通電的實驗。兩極上都有氣體逸出及氣體體積之比為2:1,組鑒定,證明這兩所氣體分到是氫氣與氧氣。?
            (1)材料1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其基本反應類型是
             
            ,該反應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2)拉瓦錫的實驗中,鐵與水蒸氣高溫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材料3的實驗中,正極產生的氣體是
             
            ,實驗結論:水是由
             
            組成的。
            (4)為了使人們確信水由什么組成下列可以選用的證據有
             

            A.氫氣在氧氣中燃燒只生成水
            B.水蒸氣在瓶內壁冷凝成液滴
            C.水通電后只生成氫氣和氧氣

            組卷:43引用:1難度:0.5
          • 14.化學可以在不同的層面上制備和創造物質。某同學在實驗室和生活中選擇合適的藥品和裝置制取氧氣。
            Ⅰ.實驗室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
            ?
            (1)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加熱氯酸鉀分解得到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裝置中儀器X的名稱為
             
            。收集干燥氧氣應選取的收集裝置為
             
            (選填字母)。
            Ⅱ.某家用制氧機利用過碳酸(2Na2CO3?3H2O2)和二氧化錳同時加入水中制取氧氣。
            已知:①過碳酸鈉易溶于水,水分解為Na2CO3和H2O2
            ②H2O2可以將KI轉化為I2,淀粉遇I2變藍。
            (3)制氧機制氧說明(部分)見下表,其中A、B劑的成分是過碳酸鈉或二氧化錳。
            A劑 B劑 平均供氧(毫升/分鐘) 供氧時間(分鐘)
            配方一 1袋 1袋 ≥320 ≥15
            配方二 2袋 1袋 ≥500 ≥25
            配方三 3袋 1袋 ≥1000 ≥15
            ①A劑的成分是
             

            ②制氧機產生氧氣的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③若突發缺氧性疾病,在呼叫救護的同時進行吸氧,應選擇的最佳配方是
             

            (4)按配方一在水中反應6小時后,無明顯氣泡產生。取反應后混合物進行下列實驗:
            ①將反應后混合物過濾,得到濾液和黑色濾渣。濾渣的成分為
             

            ②取少量濾液,向其中滴加足量鹽酸有大量氣體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另取少量濾液,滴加KI溶液,再滴加
             
            溶液。溶液變為藍色,證明濾液中仍含有H2O2
            (5)該同學根據此款家用制氧機的反應原理,利用如圖
             
            裝置自制產氧與洗氣一體化的簡易制氧機。
            Ⅲ.氧燭也是一種供氧發生器,通過催化分解氯酸鈉(化學式為 NaClO3)來產生氧氣。
            主要反應原理是:2NaClO3
            一定條件
            2NaCl+3O2↑。根據方程式計算:106.5g 氯酸鈉完全分解生成氧氣的質量(寫出具體計算過程)。?

            組卷:59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