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七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7/25 8:0:9
一、第一部分基礎知識及其運用
-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殷紅(yīn) 拖沓(tà) 顛沛流離(pèi) 姍姍來遲(shān) B.污穢(huì) 矜持(jīn) 忍俊不禁(jìn) 海市蜃樓(shèn) C.狂瀾(lán) 驛路(yì) 如釋重負(shì) 悲天憫人(mǐng) D.猥瑣(wéi) 愧怍(zuò) 臟六腑(fǔ) 誨人不倦(huì)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2.下列詞語中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
A.潛心慣注 心會神凝 氣沖斗牛 家喻戶曉 B.慷慨淋漓 鍥而不舍 歷盡心血 刮目相待 C.博學多識 一反即往 鋒芒畢露 目不窺園 D.婦孺皆知 馬革裹尸 警報迭起 獸鋌亡群 組卷:13引用:2難度:0.8 -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做完這份工作,他精疲力竭地躺在床上,再也爬不起來了。 B.“肝膽外科手術之父”吳孟超為中國醫療事業鞠躬盡瘁,他的離世令人悲痛萬分。 C.對孩子不良的生活習慣,有些父母總是不以為然,覺得無關緊要,不必大驚小怪。 D.“天問一號”順利著陸的那一刻,總設計師張榮橋如釋重負,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組卷:4引用:1難度:0.8 -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電視劇《人世間》受到觀眾熱捧,主要原因是劇情真實、人物感情真摯所帶來的結果。 B.愛國名言雖是“只言片語”,卻因其語言精煉,頗具思辨色彩,而更情思雋永精警動人。 C.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通過嚴格實施防控措施,有力保障了各方人員的健康。 D.北京冬奧會不僅讓世界看到了自信從容的中國,而且展現了運動員精彩卓越的競技水平。 組卷:260引用:2難度:0.9 -
5.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語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①全民閱讀率的上升,顯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閱讀質量的真正提升之路還很漫長。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現在提升的到底是整體式閱讀還是碎片式閱讀,到底是深閱讀,還是淺閱讀?
④或者把問題進一步簡化為:到底是高質量的閱讀還是低質量的閱讀?
⑤在這些方面,并沒有準確的數字區分,但就我們眼中所見而言,高質量閱讀,可能并不盡如人意。A.②④①③⑤ B.①③④⑤② C.②④⑤③① D.①④⑤③② 組卷:365引用:67難度:0.9
二、第二部分閱讀理解
-
14.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紅心番薯
林清玄 ①看我吃完兩個紅心番薯,父親才放心地起身離去,走的時候還落爽地說:為什么不找個有土地的房子呢?
②這次父親北來,是因為家里的紅心番薯收成,特地背了一袋給我,還挑選幾個格外好的,希望我種在庭前的院子里。他萬萬沒有想到,我早已從郊外的平房搬到城中的大廈,根本是容不下綠色的地方。
③我無法形容父親的表情有多么近乎無望。他在屋內轉了三圈,才放下提著的麻袋,憤憤地說:“你住在這種上不著天下不落地的所在,我帶來的番薯要種在哪里?”
④對于番薯,有一些童年的記憶。有一次我和幾位內地的小孩子吵架,他們一直罵著:“老芋呀!番薯呀!番薯呀!”我就回罵:“老芋呀!”
⑤對這兩個名詞我是疑惑的,回家詢問了父親。他打開一張老舊的地圖,指著臺灣的那一部分說:“臺灣的樣子真是像極了紅心的番薯。”而無知的我便指著北方廣大的內地說:“那,這大陸的形狀就是一個大的芋頭了,所以內地人是芋仔的子弟?”父親大笑起來,撫著我的頭說:“憨田仔,我們也是內地來的,只是來得比較早而已。”
⑥然后他用一支紅筆,從我們遙遠的北方故鄉有力地畫下來,牽連到我們所居的臺灣南部。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在東北會落雪的故鄉,也遍生著紅心的番薯!
⑦我更早的記憶,是從我會吃飯開始的。我們的每餐飯中一定煮了三分之一的番薯,有時吃膩了,我就抱怨起來。
⑧聽完我的抱怨,父親就激動地說起他少年的往事。他們那時為了躲警報,常常在防空壕里一窩就是一整天。所以祖母每每把番薯煮好放著,一旦警報聲響,父親的九個兄弟姊妹就每人抱兩三個番薯直奔防空壕,他的結論常常是:“那時候有番薯吃,已經是天大的幸福了。”
⑨父親的番薯訓誡并不是尋常都如此嚴肅,偶爾也會說起戰前在日本人的小學堂中放屁的事,由于吃多了番薯,屁有時是忍不住的,父親形容說:“因此一進了教室往往是戰云密布,不時傳來屁聲。”而他說放屁是會傳染的,常常一呼百應,萬眾皆響。有一回屁放得太厲害,全班被日本老師罰跪在窗前,即使跪著,屁聲仍然不斷。父親玩笑地說:“因為跪的姿勢,屁聲好像更響了。”
⑩然后是一陣戰亂,父親到南洋打了幾年仗,在叢林之中,時常而從睡夢中把他喚醒,時常讓他在思鄉時候落淚的,不是別的珍寶,只是普普通通的紅心番薯。戰后返回家鄉,父親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家前家后種滿了番薯,家前種的是白瓤番薯,屋后一小片園地是紅心番薯。白瓤番薯是為了預防戰爭逃難而準備的,紅心番薯則是父親南洋夢里的鄉思。
?每年父親從南洋歸來的紀念日,夜里的一餐我們通常只吃紅心番薯,聽著父親訴說戰爭的種種。
?在我居住的地方,巷口本來有一位賣糖番薯的老人。老人是個老兵,家鄉在山東偏遠的小縣城。有一回我們為了地瓜問題爭辯起來,老人堅持臺灣的紅心番薯如何也比不上他家鄉的紅地瓜,他的理由是:“臺灣多雨水,地瓜哪有俺的家鄉甜?俺家鄉的地瓜真是甜得像蜜似的!”老人說話的神情好像當時他已回到家鄉,站在地瓜田里,看著他的神情,使我想起父親和他的南洋,他在烽火中的夢,我乃真正知道,番薯雖然卑微,它卻聯結著鄉愁的土地,永遠在鄉思的天地里吐露新芽。
(選自2018年3月17日《文摘報》,有刪改)(1)第③段畫線句表現了父親怎樣的心理?
他在屋內轉了三圈,才放下提著的麻袋,憤憤地說:“你住在這種上不著天下不落地的所在,我帶來的番薯要種在哪里?”
(2)文章④⑤⑥段插敘了“我”童年對番薯的記憶,有何作用?
(3)第⑧段畫線語句在文中有何作用,從結構和內容上分析。
(4)結合文章,理解下列語句的含義。
番薯雖然卑微,它卻聯結著鄉愁的土地,永遠在鄉思的天地里吐露新芽。組卷:20引用:2難度:0.4
三、第三部分寫作
-
15.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葉圣陶先生為人師表、待人溫良,是張中行的啟明星;解放軍叔叔搭建小茅屋,助人為樂,是哈尼小姑娘的啟明星;紫藤蘿花團錦簇,煥發蓬勃生機,是宗璞的啟明星……成長的啟明星,閃爍在生活的每個角落,給我們帶來前行的力量。
以上文字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感悟?請你以“ 是我的啟明星”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結合自己的學習或生活經歷,不抄襲、不套寫,要有自己的真情實感;④不出現涉及到自己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少于600字。組卷:4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