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吉林省長春市東北師大附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試卷(9月份)
發布:2024/8/19 10:0:1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組織液中因含大量的膠原纖維和透明質酸而呈凝膠狀,不能自由流動,但不影響其中的水和各種溶質分子的擴散。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站立時,身體下部的組織液含量明顯增多 B.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大小會影響組織液的成分和含量 C.組織液因不含蛋白質而滲透壓略低于血漿 D.組織液回滲到血漿的組成成分,與血漿滲出到組織液的組成成分相同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2.下列關于人體細胞外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人體的細胞外液即內環境 B.細胞外液的溫度、pH值等理化性質呈動態平衡 C.肌肉注射的胰島素從組織液滲透進入毛細血管最終匯入淋巴液 D.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Na+和Cl-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3.下列化學反應中可以發生在內環境中的是( )
A.氨基酸合成蛋白質 B.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與碳酸氫鈉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4.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間,變化不大的原因不包括( )
A.通過呼吸系統可不斷排出CO2 B.血漿中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由腎臟隨尿排出體外 C.神經系統對呼吸運動強度的調節有利于維持血液pH的相對穩定 D.食物中的堿性物質與新陳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所構成的緩沖對調節了血液pH 組卷:15引用:2難度:0.8 -
5.人體細胞浸潤在組織液中,可與組織液進行物質交換。下列有關組織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突觸前膜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通過組織液擴散,與突出后膜特異性受體結合 B.組織液的O2濃度高于血漿的O2濃度,CO2的濃度則相反 C.新型冠狀病毒不能在組織液中增殖 D.若飲水量增多,可能會引起組織液的滲透壓下降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6.科研團隊在“模擬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實驗中,比較了清水、緩沖液和生物材料(血漿)在加入酸后pH的變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本實驗中的自變量是實驗材料類型和HCl的量 B.清水組不能正確反映實驗結果 C.加入稀HCl后,血漿的pH變化趨勢與緩沖液組相似 D.圖中的結果表明緩沖液組維持pH穩定的能力強于血漿組 組卷:20引用:6難度:0.6 -
7.神經系統是由神經細胞構成的,關于神經系統和神經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有( )
①脊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外周部分
②構成神經系統的細胞都能夠接受信息并能傳導信息
③樹突接受信息并將其傳導到細胞體,軸突將信息從細胞體傳向其他神經元、肌肉或腺體
④軸突和樹突末端均有細小分支,遍布人體全身
⑤腦神經和脊神經中都有支配內臟器官的神經
⑥自主神經系統的興奮不受大腦皮層的調控A.兩項 B.三項 C.四項 D.五項 組卷:43引用:9難度:0.6 -
8.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是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包含傳入神經與傳出神經 B.緊張時消化不良,是在副交感神經支配下抑制了胃腸蠕動導致的 C.人處于安靜狀態時,副交感神經活動則占據優勢 D.在寒冷環境中,下丘腦可以通過副交感神經作用在腎上腺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 組卷:15引用:3難度:0.5 -
9.如圖表示人動脈血壓維持相對穩定的一種反射過程。動脈血壓正常時,過高過緊的衣領會直接刺激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引起后續的反射過程,使人頭暈甚至暈厥,即“衣領綜合征”。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心血管中樞通過自主神經系統調節血壓平衡 B.動脈血壓的波動可通過神經調節快速恢復正常 C.“衣領綜合征”是反射啟動后引起血壓升高所致 D.以上過程說明神經調節的過程中也存在負反饋調節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10.下列關于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的產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神經細胞形成動作電位時,細胞膜主要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增加 B.靜息電位時,鉀離子外流依賴于細胞內的ATP C.由動作電位恢復至靜息電位時需要ATP的參與 D.Na+內流導致神經元膜電位變化為內負外正 組卷:22引用:5難度:0.5 -
11.氣味會導致鼻孔氣體吸入量變化,但與聲音無關(如圖甲)。研究顯示即使在睡眠過程中,多次給予諸如狗叫聲→愉悅氣味或貓叫聲→厭惡氣味強化后,所形成的條件反射在醒來后依然存在。在圖甲所示實驗的基礎上,圖乙組合中最能證明聲音和氣體吸入量間建立條件反應的組合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12.如圖是用甲、乙兩個電流表研究神經纖維及突觸上興奮產生及傳導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靜息狀態下,甲指針偏轉,乙指針不偏轉 B.刺激b處時,甲指針維持原狀,乙指針偏轉一次 C.刺激a處時,甲指針相對初始位置偏轉一次,乙指針偏轉兩次 D.清除c處的神經遞質,再刺激a處時,甲指針相對初始位置偏轉一次,乙指針不偏轉 組卷:63引用:4難度:0.5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5分。
-
37.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抑制性神經元,能夠分泌抑制性神經遞質,引起突觸后膜發生Cl-內流、K+外流,從而造成突觸后膜膜電位的改變,使突觸后神經元受到抑制。圖1是與膝跳反射有關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中①~⑧表示細胞或結構)。發生膝跳反射時,伸肌②收縮,屈肌⑦舒張。圖2表示膜電位變化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
(2)圖1中
(3)若要檢測圖1中M點在膝跳反射過程中的膜電位變化,正確的操作是
A.將電表的兩極連接于膜外M點兩側,刺激N點
B.將電表的兩極連接于膜外M點兩側,刺激感受器
C.將電表的兩極分別連接于M點膜內和膜外,刺激N點
D.將電表的兩極分別連接于M點膜內和膜外,刺激感受器
(4)若想用一次實驗證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在神經元之間單向傳遞,則需要將電表的兩個電極分別搭在
①若
②若
③興奮在神經元間單向傳遞的原因是組卷:11引用:6難度:0.6 -
38.正常人體在黎明覺醒前后肝臟生糖和胰島素敏感性都達到高峰,伴隨胰島素水平的波動,維持機體全天血糖動態平衡。約5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會發生“黎明現象”(黎明時血糖異常升高),是糖尿病治療的難點。如圖是葡萄糖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v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在黎明覺醒前后主要由
(2)如圖所示,覺醒后人體攝食使血糖濃度上升,葡萄糖經GLUT2以比率的上升使ATP敏感鉀通道關閉,隨胞內K+濃度增加,引起鈣通道打開,Ca2+內流,促進胰島素以ATPADP
(3)健康人血糖升高時,胰島素分泌增多,一方面促進血糖進入組織細胞進行氧化分解,進入肝臟、肌肉合成糖原,進入
(4)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靶細胞對胰島素作用不敏感,除上述實驗結果所示的激素能夠影響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之外,影響其敏感性的因素還可能有
a.存在胰島細胞自身抗體
b.胰島素分泌障礙
c.胰島素受體表達下降
d.胰島素受體基因突變
e.胰島素無法進入受體細胞
(5)下丘腦除了調節血糖平衡外,在體溫平衡的調節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炎熱環境下,皮膚中的組卷:13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