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高二(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題,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讀局部經緯網地圖,圖中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完成1~3題。
圖中④地位于①地的( )A.東南方 B.西北方 C.東北方 D.西南方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2.讀局部經緯網地圖,圖中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完成1~3題。
一架飛機走最短距離從②地飛往①地,其飛行方向應是( )A.一直向正西方飛行 B.先向東南方,后向東北方飛行 C.一直向正東方飛行 D.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飛行 組卷:2引用:0難度:0.70 -
3.讀局部經緯網地圖,圖中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完成1~3題。
某人從②地出發,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東方向至③地,其距離約為( )A.6600千米 B.5000千米 C.3330千米 D.4200千米 組卷:2引用:0難度:0.70 -
4.二十四節氣作為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在我國民間自古流傳至今,2016年被正式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讀二十四節氣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4~5題。
宋代詩人陸游《時雨》中有云:“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芒種節氣日期大致為( )A.5月5日 B.5月21日 C.6月5日 D.7月7日 組卷:1引用:0難度:0.60 -
5.二十四節氣作為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在我國民間自古流傳至今,2016年被正式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讀二十四節氣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4~5題。
合肥市某中學學生觀察發現日出方位由東北逐漸向東南方向變化,則該中學生觀察的時段最可能在( )A.驚蟄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共50分)
-
2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納木錯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是一個平均鹽度較高的咸水潮,南邊和東邊有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脈,北邊和西邊地勢也較高,形成了一個好閉性較好的內流區域,湖泊面積達1920多平方千米,是西藏第二大湖泊,湖區周邊風力較大,且風向變化明顯,雨季多夜雨。圖2示意湖區a氣象站觀測的各月平均降水量;圖3示意年內平均氣溫日較差隨季節的變化。
(1)運用水循環的相關知識,分析納木錯成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
(2)依據熱力環流的相關知識,分析納木錯夏季多夜雨的原因。
(3)分析a氣象觀測站8月比1月平均氣溫日較差小的原因。組卷:26引用:3難度:0.5 -
2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氣候條件是影響物種豐富度的重要因素。賀蘭山位于我國溫帶草原與溫帶荒漠兩大植被區域的過渡帶上,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山體大致為東北一西南走向,海拔2000m是針葉林帶與下部疏林灌叢帶的分界線。如圖為賀蘭山不同海拔段的物種豐富度變化曲線。
(1)描述賀蘭山物種豐富度隨海拔高度變化的特點。
(2)分析賀蘭山物種豐富度的峰值出現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原因。
(3)推測賀蘭山東西兩坡物種豐富度的差異,并說出其原因。組卷:10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