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qū)九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2/12 23:30:1

          一、積累與運用

          • 1.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問題。
                  古代孩童八歲入“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文”,即學習打掃衛(wèi)生、回答他人問話、請見請辭,“六藝”的基本內容等,這些被歸類為“事”,即在智慮未成熟的時候,孩童只需要效仿師長,學會事情的正確處理方式,記誦基本的知識,重在養(yǎng)成端正淳厚的品性。而到十五歲以后,入大學,學習“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這些則被歸類為“理”,即在智慮成熟之后,青年【】要知道事情是怎樣的、應當怎樣做,【】需要知道為什么是那樣的、為什么應當那樣做,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古人也十分注重德、智、體全面發(fā)展。他們學的“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shù)。禮指的是各種禮節(jié),樂指音樂,射指射箭,御指駕車,書指 _____,數(shù)指_____。
                  由此看來,古代與現(xiàn)代的學制雖不同,但都不約而同地根據(jù)孩子不同年齡段的心智特點,秉持了循序漸進的教育原則。
            (1)在下面橫線上寫出加點字的拼音。
            厚:
             

            持:
             

            (2)“循序漸進”一詞在語段中的意思是:
             
            。
            (3)請補充語段中的內容。
            ①書指
             
            ,②數(shù)指
             
            。
            (4)在語段【】內填上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

            組卷:11引用:2難度:0.5
          • 2.古詩文默寫填空。
            (1)停杯投箸不能食,
             
            。(李白《行路難(其一)》)
            (2)一封朝奏九重天,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3)俱往矣,
             
            ,還看今朝。(毛澤東《沁園春?雪》)
            (4)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
             
             
            ”表達了他在中秋月圓之時對遠方親人的美好祝愿。
            (5)在九年級以“君子自強不息”為主題的語文綜合性活動中,同學們利用古詩名句來表達對這一精神的理解與傳承,你想到的詩句是
             
             

            組卷:70引用:1難度:0.8

          二、閱讀

          • 3.閱讀下面課內文言文,完成問題。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節(jié)選自張岱《湖心亭看雪》)(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至若春和 景:風景
            B.寵辱 偕:一起
            C.醒能以文者 述:記述
            D.余飲三大白而別 強:盡力
            (2)下面對選文相關內容和寫法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描繪了一幅“洞庭春晴圖”,用明麗的景象表現(xiàn)出心曠神怡,遺忘得失寵辱的樂觀情懷。
            B.乙文寫了“樂”的三種情境:禽鳥之樂,游人之樂,太守之樂。太守之樂的境界最高,他既知禽鳥之樂,又樂游人之樂。
            C.丙文寫湖心亭奇遇,敘事上運用了錯落互見的表現(xiàn)手法。寫對方驚嘆作者的不期而至,猶如作者驚嘆對方的捷足先登。言簡意豐,含蓄深婉。
            D.三個選段的語言都很美,都穿插了四言對偶句。如甲文中的“浮光躍金,靜影沉璧”等,這些句子為文章增添了詩意,增強了音樂效果。
            (3)根據(jù)所學,請分析范仲淹、歐陽修和張岱是否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情懷?

            組卷:28引用:3難度:0.6
          • 4.閱讀下面課外文言文,完成問題。
            選文一:
                  銘曰:山積而高,澤積而長。圣人之后必大而昌由圣與賢或為霸強。建不克嗣,濟北疏疆。齊人德之,其族稱王。……乃金石刻,揭于道陲。松耶柏耶,有洛之湄。過者必下,來觀信辭。
            劉禹錫《唐故監(jiān)察御史贈尚書右仆射王公神道碑》(節(jié)選)選文二: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節(jié)選)(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北硪庀嗤?,據(jù)此,請你為“跬步”一詞做注釋。
            (2)給選文一中畫線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圣人之后/必大而昌由圣/與賢或為霸強。
            B.圣人之后/必大而昌/由圣/與賢或為霸強。
            C.圣人之后/必大而昌/由圣與賢/或為霸強。
            D.圣人之后必大而昌/由圣/與賢/或為霸強。
            (3)選文一中的“山積而高,澤積而長?!焙瓦x文二中哪句意思相近?請結合你的體驗簡要詮釋其意。

            組卷:11引用:2難度:0.5

          四、作文

          • 11.題目:凡事不凡
            作文要求:
            (1)表達真情實感。
            (2)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
            (3)文章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 字。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12.閱讀下面材料,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歷史上有一個很了不起的人,叫陸羽。他是一名棄兒,長大后,他給自己取了陸羽的名字,意思是漂流在陸地上的一根羽毛。他立志要喝遍天下的茶,飲遍天下的水,于是從九歲開始就一直旅行。我后來曾追隨他的飲茶之路去尋訪,深刻地體會到了他的不容易,全國的茶區(qū)那么多,在只依靠步行的年代,他都一一走遍,還寫下了《茶經》——這成為迄今無人超越的經典,支撐他的,就是一股叫作夢想的力量。他懂得,在有限的人生里,什么是重要的事情。
            作文要求:
            (1)表達真情實感。
            (2)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
            (3)文章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 字。

            組卷:9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