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東洲國際學校九年級(上)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20 10:0:8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恰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代號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

          • 1.“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帶領全省人民。譜寫了一曲協調發展的恢弘樂章:既要促進發達地區加快發展,也要促進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既要城市昌盛,也要農村繁榮;既要鼓口袋,也要富腦袋;既要地方興旺,也要強軍興武……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為(  )

            組卷:9引用:7難度:0.9
          • 2.2022年12月9日,首屆中國一阿拉伯國家峰會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習近平主席在會上發表題為《弘揚中阿友好精神 攜手構建的_____中阿命運共同體》的主旨講話。習近平指出,_____是中阿友好的鮮明特征,平等互利是中阿友好的不竭動力,包容互鑒是中阿友好的價值取向。(  )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3.“同城交友”“快速脫單”,真相卻是“層層下套”“步步為營”。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瑤海分局打掉一個“網聊”詐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470余人,凍結資金5000余萬元,對該詐騙團伙實施全鏈條摧毀。上述材料警示我們(  )
            ①網上交往具有虛擬性,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騙
            ②不管互聯網生活多精彩,我們要學會在現實中與同伴交往
            ③網友完全不可信,不能將網友轉化為現實朋友
            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拒絕網絡交往

            組卷:45引用:5難度:0.5
          • 4.當我們因意外情況而無法履行對他人的承諾時,正確的做法是(  )

            組卷:6引用:3難度:0.7
          • 5.小詩《短》寫道:“一天很短,短得來不及擁抱清晨,就已經手握黃昏!一年很短,短得來不及細品初春殷紅竇綠,就要打點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得來不及享用美好年華,就已經身處遲暮……”這首小詩啟發我們(  )
            ①懂得生命的短暫,活出生命的精彩
            ②延長生命的時間,追求生命的永恒
            ③直面生命的脆弱,增強生命的韌性
            ④感悟生命的寶貴,探索生命的意義

            組卷:187引用:3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共40分。)

          • 16.2022年是中國夢提出十周年,又逢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小秦所在學校正在開展以“逐夢十年?不負韶華”為主題的探究學習,下面是其中的四個板塊,請你參與其中。
            【筑夢十載碩果芳華】
            【看成就】二十大總結了近五年來我國在各個領域扎實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做法
            做法 與教材結合點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保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
            面對“臺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臺灣事務的嚴重挑釁,我們堅持原則不動搖,堅決反分裂、反干涉。 解決臺灣問題、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推動實現祖國統一。
            (1)請結合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提煉以上做法與教材的結合點。
            【弘揚精神】2022年10月28日,總書記在安陽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參觀時指出,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
            (2)請你結合所學談談,紅旗渠精神、延安精神與民族精神有著怎樣的聯系?
            (3)“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也就是一兩代人的事,我們正逢其時、不可辜負,要作出我們這一代的貢獻。紅旗渠精神永在!”紅旗渠精神對我們實現中國夢有何意義?

            組卷:12引用:2難度:0.4
          • 17.國潮出圈  傳統文化在復興
            近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日益成為年輕人追捧的風尚,國潮正在成為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可見,這就需要更多力量加入新型文化業態培育中來,不斷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追國風  趕國潮】
            各文博單位紛紛“出圈”,文物雪糕打造出“舌尖上的博物館”,考古盲盒讓人人都能成為考古人,《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上新了?故宮》輪番上映,以嶄新的形式宣傳文物《唐宮夜宴》《只此青綠》《洛神水賦》用創意古典舞切中時代的審美脈搏;漢服成為時尚寵兒,古裝攝影風靡一時;年輕人最集中的游戲陣地也被國潮席卷,除了造型、布景上的中國元素,邀請非遺傳承人加盟創作,追求更經典、更中國。
            (1)依據材料,分析國潮出圈的意義。
            【多重賦能  助力發展】
            人工智能、虛擬現實、5G、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共同構成推動文化創新的技術矩陣。其中,人工智能促進了文化體驗的交互性,虛擬現實極大提升了文化的表現力,大數據實現文化內容的圖譜化和可視化,物聯網使文化場景更具感知力。數字技術是催生文化新業態的主要動力,才能產生持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從實踐來看,文化新業態能否為市場所接受,不僅需要內容和技術的雙重賦能,也需要企業主體的發力。企業是產業主體,要發掘企業內生動力,為發展文化新業態培育豐厚土壤。
            (2)結合材料,總結文化新業態高質量發展的經驗。
            【文化薪火  青年擔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群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青年朋友尤其需要走近中華文明的起源、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絢爛、深悟“兩個結合”的意蘊,乘風好去,直下看山河。
            (3)結合學習和生活經歷,談談青少年能為傳統文化復興做哪些貢獻?

            組卷:8引用:2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