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黑龍江省哈爾濱九中高考語文五模試卷
發布:2024/12/22 7:0:2
一、現代文閱讀(共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每小題9分,共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不同階段的抗美援朝戰爭文學創作在觀念、主題、文體、形式、內容等方面亦呈現出不同的面貌,但對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弘揚始終不曾中斷。不同年代的作家對這場戰爭的接續書寫,最終匯聚成刻錄英雄壯舉、鼓蕩時代精神的文學強音。
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創作初期,繼承了解放前的革命文藝傳統,它首先是一場主題性、組織化的文學創作運動。在物質匱乏、保障艱難的情勢下,經由組織化的生產傳播機制,抗美援朝戰爭文學創作弘揚了愛國主義與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最大程度地凝聚起了中華民族的磅礴力量。一般而言,小說創作往往需要與事件拉開一定時間距離,需要通過想象、虛構的文學形象來表達。因此,這一時期抗美援朝戰爭小說在數量和質量上形成較大落差。一方面,創作熱情高漲,小說數量。另一方面,小說的藝術質量卻并未達到理想的水準。有的小說中,英雄人物形象單薄、性格單一,結構布局不盡合理,精細描寫略顯不足,存在一定的模式化與概念化問題。但整體而言,組織化、一體化的抗美援朝題材文學創作最大限度地調動起文學源,有效且有力地完成了對于家國主題、崇高意識、愛國精神的敘事和表達。
新時期(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創作,融入戰爭文學的宏大主題和宏闊視域,受到“人”的文學思潮影響,表現重點也由集體主義的、大寫的“人”變為更加人性化的“個人”,創作主體普遍更加關注戰爭境遇下人物的命運遭際、情感狀態和心靈世界。有的小說以“我”的第一人稱視角來講述父輩的故事,通過“父”與“子”的對話,將戰爭與人的命運關系引向形而上的哲學思辨,對人的命運給予更深層次的觀照。
20世紀90年代后期至21世紀,一批懷揣使命與責任的軍旅作家基于對更多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資料的掌握和對志愿軍老兵的采訪,重新燃起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創作的激情。從傳統的報告文學到新崛起的非虛構寫作,從中短篇小說到長篇小說創作,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創作漸趨活躍。王樹增在1999年創作出版了長篇非虛構文學《遠東:朝鮮戰爭》,渴望通過對那些個體生命的細膩書寫,找到他們在極端條件下創造這場無與倫比的戰爭奇跡私密,找到中華民族于這場戰爭中展現出的信仰與精神力量,進而呈現出一個民族的精神志與心靈史。王筠在2012年、2019年分別推出了長篇小說《長津湖》與《交響樂》。《長津湖》聚焦于抗美援朝戰史上最為慘烈悲壯的長津湖之戰,《交響樂》則再現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全過程。志愿軍是如何在超出人類極限的極端惡劣環境中創造奇跡的?這一問題成為這類抗美援朝戰爭題材長篇敘事作品的主線,筆者將其稱為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創作的“再主題化”。王筠的抗美援朝戰爭題材長篇小說開辟了從文化沖突視角詮釋和平價值與人性升華的新視域。
作為一場戰爭,它已遠去:作為文學題材,它歷久彌新。從規定主題的集團化沖鋒,到“背景化”寫作,再到“再主題化”敘事,70年來的抗美援朝戰爭題材小說創作,因應著中國當代文學自身的發展邏輯,表達了深沉而厚重的民族情感,抒寫了高蹈且深邃的戰爭史詩,鼓蕩著革命英雄主義的時代強音。
(摘編自高靜《鼓蕩革命英雄主義的時代強音——抗美援朝戰爭題材小說創作回眸》)(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創作繼承了之前的革命文藝傳統,最大程度地凝聚起了中華民族的磅礴力量。
B.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創作初期的小說存在一些問題,如塑造的英雄人物厚重不足,結構布局不佳。
C.受到的文學思潮影響的新時期的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創作,表現重點變為更加人性化的“個人”。
D.抗美援朝戰爭材的非虛構寫作基于對更多信息的掌握,開辟了詮釋和平價值與人性升華的新視域。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基于對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始終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認同,分析了其在不同階段的面貌。
B.文章既肯定了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創作初期的成就,又指出它的不足,體現了作者的思辨態度。
C.在論證結構上,本文先點明觀點,接著縱向論述了三個時期的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創作,最后總結。
D.文章綜合運用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說明了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在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初期的創作并沒有嚴格遵循文學創作的一般規律,這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系。
B.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初期的創作克服了不利因素,起到了弘揚愛國主義、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作用。
C.新時期的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學創作關注更加人性化的“個人”的表現,注重對人物內心世界等的描寫。
D.中國當代文學自身的發展邏輯就是用文學來表達深沉而厚重的民族情感,抒寫民族史詩,鼓蕩時代精神。組卷:7引用:2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2021年河南春晚上,舞蹈節目《唐宮夜宴》火遍網絡,受到眾多網友贊譽。據了解,幾個月前《唐宮夜宴》就曾在中國古典舞的高級獎項“荷花獎”頒獎典禮上亮相,而后經過反復修改和創新,登上了2021年河南春晚的舞臺,火爆“出圖”。
“我們這次受到觀眾認可,說明大家不是不喜歡傳統文化,只是需要用不一樣的手法增強代入感,厚重的歷史文化不應僅陳列在博物館里,如何用多元的藝術手法加工提煉并傳揚下去是留給文藝工作者的思考。”鄭州歌舞劇院編導陳琳說。
(摘編自《唐朝胖妞出“爐”記--<唐宮夜宴>是這樣“煉”成的》)材料二:
舞蹈《唐宮夜宴》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一種成功示范。一方面,節目高度還原了歷史文化現場,長期以來,在人們常見的舞陷節目、演出中,演員都是苗條、修長的,這符合今天流行文化、消費文化定義下的“美”,卻未必符合歷史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據報道,《唐宮夜宴》為還原唐代少女的“豐腴美”演員身上穿著塞海綿的服飾,嘴里含著棉花,眼角兩道月牙形的妝容,再現了風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妝容“斜紅”,演員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不僅憨態可掬,還盡顯盛唐時期的文化風情,不少網友表示,真的像是畫里的人活過來了,同時也對“美”有了更多元、更具文化內涵的新理解。
另一方面,節目實現了唐代文化與現代數字科技的完美結合,整個舞臺運用了先進的增強現實技術,串聯起婦好鸮尊、蓮鶴方壺、賈湖骨笛、簪花仕女圖等國寶級文物和名畫,使得這支舞蹈在舞臺上穿越了千年時空,呈現更加立體,而那些唐宮少女雖熱是從歷史中走來的,卻像今天的小女孩一樣活靈活現、可親可近。總而言之,節目在內涵上充盈著古風古韻與大氣恢宏,而在審美認同、價值取向方面,又體現出現代性,無怪乎能引發年輕人的熱情追捧與積極傳播。
舞蹈《唐宮夜宴》的“火出圈”再次表明,要讓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主動認識、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甚至將之融入生活、情感和行為方式中,就要努力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的表達形式,創作出更多當代人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產品。
(摘編自《傳統文化“火出圈”還需更多現代創意》)材料三:
大英博物館兩年前將中國明代山水畫《秋林讀書圖》進行立體化的嘗試,在互聯網上流傳甚廣,至今仍有借鑒意義。這段短短兩分鐘的影片,通過3D技術將中國畫特有的“高遠”“深遠”“平遠”變得真實可感,平面的山水畫卷瞬間有了縱深感,不知不覺間,觀者已神游在古老的畫中世界。這樣的技術實現起來不難,但將其移植到其他畫作上并不容易。這需要嚴謹的學術支撐,用合理的想象補全畫面中太多縱深向的細節,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批量復制”。
每一種“文物活起來”的爆款樣本,都有其獨一無二的配方。如何調配,需要沉下心來揣摩。在業內看來,只有深刻理解文物中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才能準確提煉并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把文物承載的文化力量充分釋放出來。藝術評論家陳履生特別提出,對于現代技術的運用,需要注重其與文物氣質的相契,以確保跨界的品格。
對此,不妨將目光投向文博綜藝《國家寶藏》這一業內公認的范本。這是一檔充分調動現代舞美技術營造沉浸感的節目,但其三季評分在“高位”逐季上升的真正“秘方”,其實是針對每一件國寶、每一座博物館內涵進行的深度挖掘與個性策劃。例如在聚焦蘇州博物館的一期中,節目組用頗具地方特色的蘇州評彈作串聯,背后的隱線則是盡顯對于雅致生活追求的“蘇作”,令不少觀眾感嘆由三件國寶而讀懂了一座城;而在聚焦布達拉宮的一期中,與歷史上的文成公主同樣令人淚目的,是一位為西藏教育傾注畢生心血的“當代文成公主”的故事。由此可見,最終讓這檔節目口碑與熱度持續在線的,是國寶的精神內核,技術不過是恰到好處地為內容插上翱翔的翅膀。
摘編自《如何借好新興科技這股力,讓更多文物活潑出圈?》)(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唐宮夜宴》在登上2021年河南春晚舞臺之前,曾獲中國古典舞的高級獎項“荷花獎”,后經不斷打磨修改,贏得觀眾的喜愛。
B.鄭州歌舞劇院編導陳琳認為:在博物館中陳列歷史文化是不對的,應該思考對歷史文化的創新,通過多元化的加工提煉,從而使其流傳。
C.《唐宮夜宴》還原的唐代少女的“豐腴美”,符合歷史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但不太符合現代流行文化、消費文化定義下的“美”。
D.文博綜藝《國家寶藏》被業界公認為范本且三季評分在“高位”逐季上升,原因是主創者對每一件國寶、每一座博物館內涵的挖掘與策劃。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宮夜宴》使用增強現實技術,串聯起一系列國寶級文物和名畫,從而呈現出穿越千年時空、更加立體恢宏的舞臺效果。
B.《唐宮夜宴》的成功表明,只要創作出足夠的符合時代審美情趣的傳統文化產品,就能使年輕人認識、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C.將3D技術和中國畫進行結合,技術實現上難度不是很大,但嚴謹的學術支撐和對畫面縱深向細節的合理想象不可或缺。
D.《國家寶藏》中聚焦蘇州博物館和布達拉宮等地的一系列節目將技術與藝術、傳統文化進行融合,注重國寶精神內核的呈現。
(3)如何讓傳統文化“火出圈”?請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簡要概括。組卷:18引用:16難度:0.7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一滴水,一滴淚
[法]維克多?雨果 觀眾看見四名捕快分立在恥辱柱四角,料想到快行刑了。兇相畢露的石柱絞刑架,干癟癟,赤裸裸。
犯人終于來了,他被繩子和皮條牢牢地綁在恥辱柱的轉盤上面。這時廣場爆發一陣震天響的噓聲,混雜著狂笑聲、歡呼聲。大家一眼就認出來了,那就是卡西莫多。
昨天同樣在這廣場,萬眾一齊向他歡呼致敬,擁立他為愚人教皇,而今天他竟成了恥辱柱上的囚犯!
任何反抗都是不可能的,捆綁毫不容情而堅實,皮條和鐵鏈直陷入皮肉里。卡西莫多流露出白癡般的驚愕表情,任憑別人擺布。他不時喘著粗氣,像綁在屠夫大車上的小牛,腦袋耷拉在車沿上搖來晃去。
觀眾一看到卡西莫多赤裸的駝背、雞胸、滿是老繭和毛茸茸的兩肩,不由一陣狂笑。這時,弗羅洛高聲叫道:“先生們,太太們,馬上就要鞭打我哥哥若札副主教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一個東方建筑藝術的怪物,你們看,他的脊背是圓蓋,雙腳是彎曲的柱子!”
話音剛落,人群哈哈大笑,尤其是孩子們和姑娘們。旋轉的輪盤把卡西莫多的駝峰送到劊子手皮埃拉老爺面前。皮埃拉老爺右手懸著一根皮鞭,油光閃亮,盡是疙瘩,末端有一些金屬爪。他抬起右臂,細長的皮條猶如一條毒蛇,在空中發出嘶嘶的刺耳聲,死命地抽打在那可憐蟲的肩上。
卡西莫多臉上肌肉一陣猛烈抽搐,痛得搖頭擺尾。皮鞭雨點般落下,卡西莫多頓時鮮血直冒,黝黑的肩背上淌出一道道血絲。皮條在空中揮動時,血滴四濺。卡西莫多精疲力竭,一頭栽倒,表情由驚愕變成了苦楚和沮喪。他閉起那只獨眼,腦袋一下子垂到胸前,仿佛斷了氣。
看見他酷刑后慘不忍睹的境況,大家非但不可憐他,反更增添幾分樂趣,怨恨更加刻毒了。
“呸!聾子!駝背!獨眼!丑八怪!”
咒罵如傾盆大雨,詛咒聲、笑聲、噓聲連成一片,到處都是石塊在紛飛。
卡西莫多雖耳聾,卻看得一清二楚。他用威嚇的目光緩慢地傲視人群,不顧繩捆索綁,狂怒掙動。嘲笑聲越來越兇狠了。絕望,憤怒,仇恨,為這張奇丑的臉孔罩上一層陰云,越來越陰暗,眼中遂迸發出萬道閃電。
此時,一個教士穿過人群走來,卡西莫多臉上頓時和顏悅色起來,浮現出一種奇怪的微笑,充滿了寬容、溫柔和深情,仿佛是一位救星降臨。可是能看清犯人是誰時,教士立即低下眼睛猛然折回馬上溜掉了,仿佛怕丑八怪提出什么請求急于要脫身似的。這個教士正是克洛德副主教。
霍然間,他不顧身上戴著鐐銬,又一次拼命掙扎,竟打破沉默,嗓門嘶啞而又兇狠:“水!”
周遭應聲而起的只是一片冷嘲熱諷,再沒有別的聲音。人群中即便有人大發善心,彌漫在柱旁的羞恥偏見也足以使善良的人卻步。卡西莫多環視人群,用更加令人心碎的聲音喊道:“水!”
又只是一陣哄笑。
“喝這個吧!”普斯潘擲過去一塊在陰溝里浸過的抹布。“算是我欠你的人情!”
有個女人扔去一個石塊:“看你還敢不敢深夜敲那喪門鐘把我們都鬧醒!”
一個跛腳嚎叫著用拐杖打他:“看你還敢不敢從圣母院鐘樓頂上向我們施展魔法!”
一個漢子把一只破瓦罐朝他胸脯扔去:“就因為你從我老婆跟前走過,她才生了一個雙腦袋的崽子!”
“還有我的貓下了一只長著六個腳的貓崽!”一個老太婆撿來一塊瓦片朝他砸去。
“水!”卡西莫多上氣不接下氣,叫了第三遍。
正在這關頭,人群中突然閃開一條路,一個少女,身邊領著一只金色犄角的小白山羊,手中拿著一只巴斯克手鼓。
卡西莫多那只眼睛立時亮了。這正是昨夜他千方百計想要搶走的那個吉卜賽女郎。他腦子里模模糊糊意識到,自己正是因為這起襲擊事件,此刻才受到懲罰的。其實絕非如此,他之所以受到懲罰,只因為他倒霉是個聾子。他毫不懷疑,這個吉卜賽姑娘也是來報仇的。他憤怒與悔恨交加。
愛斯梅拉達一言不發,默默走近那個扭動著身子妄圖避開她的罪人,然后從腰帶上輕輕地解下一個水壺,輕輕地將水壺送到那可憐人干裂的嘴唇邊。
這時,只見他那只干涸、焦灼的眼睛里,滾動著一大滴淚珠,然后沿著那張因失望而長時間皺成一團的丑臉,緩緩地流下來。
他竟忘記了喝水。女郎不耐煩地噘起小嘴,臉帶笑容,把水壺緊緊地靠在卡西莫多張開的嘴上,他實在渴得口干舌焦,一口接一口地喝著。
這樣一個純真、嫵媚、嬌艷而又纖弱的女子,竟這樣誠心誠意地跑來援救一個慘遭橫禍、奇丑無比的家伙,這或許是世上感人肺腑的一幕了。
所有的民眾無不為之感動,一齊鼓掌高呼:“妙極了!妙極了!”
恰在這個時候,隱修女從地洞的窗口上望見站在恥辱柱臺上的女郎,刻毒地詛咒著:“你該千刀萬剮!千刀萬剮!”
背景介紹:克洛德副主教為敲鐘人卡西莫多的養父,正是他指使卡西莫多劫持美麗動人的愛斯梅拉達,后來愛斯梅拉達被弓箭隊長救下,卡西莫因此被捕。
(節選自《巴黎圣母院》,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六段加點的“尤其”二字耐人尋味,孩子、姑娘本應是善良美好的象征,卻比其他人笑得更厲害,體現出令人失望的社會現實和作者對人性的消極態度。
B.跛腳說卡西莫多“施魔法”、漢子和老太婆將畸形的孩子和貓歸罪于卡西莫多,讀來滑稽可笑,又引人深思,寫出了狂熱喧囂的環境對人們理智的影響。
C.本節標題“滴水,滴淚”含義雋永,正因為愛斯梅拉達充滿人性關愛的“滴水”,才有了卡西莫多感激的“一滴淚”,體現了仁愛善良的感召力。
D.文本典型地體現了整部作品美丑對照的表現手法,愛斯梅拉達的美好善良映襯出惡行的丑陋;卡西莫多外貌丑陋內心純凈,映襯出克洛德的自私虛偽。
(2)文中畫波浪線處,卡西莫多三次喊水喝的心理有何不同?請結合內容概括要點,并作簡要分析。
(3)雨果筆下的“觀眾”與魯迅《祝福》中“柳媽”等“看客”在形象特點上有不少相似之處,請簡要分析。組卷:11引用:2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
-
9.請你用一句話概括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不超過30個字。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4月24日上午,2021中國航天日開幕啟動儀式在江蘇南京舉行。啟動儀式上,我國首輛火星車名稱揭曉,經全球征名、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等層層遴選,最終“祝融號”脫穎而出。祝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尊為最早的火神,象征著我們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帶來光明。首輛火星車命名為“祝融”,寓意點燃我國星際探測的火種,指引人類對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續探索和自我超越。“祝融號”火星車的高度有1米85,重量達到240公斤左右。設計壽命為3個火星月,相當于約92個地球日。“祝融號”火星車將在火星上開展地表成分、物質類型分布、地質結構以及火星氣象環境等探測工作。組卷:11引用:6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北宋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進行變法。司馬光和蘇軾表示強烈反對,把新政批得體無完膚。王安石也不退讓,也對二人予以排擠。后來蘇軾攤上“烏臺詩案”的官司,面臨被處死的危險,王安石卻為其求情。王安石和司馬光雖為政治死敵,但王安石評司馬光:“司馬君實,君子人也!”司馬光論王安石:“介甫文章節義,皆有過人之處。”
王安石被罷相,與蘇軾同游后,感嘆道: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王安石病逝,司馬光請求朝廷對其厚加禮贈,蘇軾為其起草制書,提筆評價:“名高一時,學貫千載。智足以達其道,辯足以行其言。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用能于期歲之間,靡然變天下之俗。”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王安石、司馬光和蘇軾三個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6引用:7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