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上)調研生物試卷(9月份)
發(fā)布:2024/12/4 2:30:2
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
1.細胞學說之于生物學就像原子論之于化學一樣,作為生物學大廈的基石,對于生物學的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意義。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A.細胞學說認為―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僅由細胞構成 B.細胞學說的建立運用了完全歸納法這一科學方法 C.細胞學說的建立,標志著生物學研究進入了分子水平 D.細胞學說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統(tǒng)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 組卷:6引用:5難度:0.6 -
2.生物圈中存在著眾多的單細胞生物,如大腸桿菌,草履蟲、色球藍細菌,衣藻、支原體等。關于上述單細胞生物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單細胞生物可以看作是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 B.大腸桿菌、色球藍細菌和支原體屬于原核生物,草履蟲和衣藻屬于真核生物 C.大腸桿菌和支原體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擬核 D.水體富營養(yǎng)化導致的水華可能與色球藍細菌和衣藻等生物大量繁殖有關 組卷:5引用:4難度:0.7 -
3.實驗是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手段,而顯微觀察法是生物學實驗常用的方法。下列有關實驗中的“觀察”,敘述錯誤的是( )
A.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胞,最容易注意到的一個細胞結構是細胞核 B.用花生子葉切片制成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脂肪被蘇丹Ⅲ染成紅色 C.黑藻葉肉細胞的原生質層含有葉綠體,可用黑藻葉片作為實驗材料制片觀察植物細胞失水和吸水 D.在高倍鏡下觀察植物分生組織各個時期細胞內染色體的存在狀態(tài),就可以判斷細胞分別處于有絲分裂的哪個時期 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4.如圖為葉綠素a分子的結構式,葉綠素a分子的“頭部”是一個含Mg的親水卟咻環(huán),“尾部”為疏水的葉綠醇,結構特點與磷脂有很大的相似性,這也決定了葉綠素a分子在類囊體膜上有規(guī)則的定向排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缺Mg會導致葉綠素的合成受阻說明微量元素含量雖少,卻是維持生物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 B.葉綠素a與磷脂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機溶劑 C.葉綠素a分子的尾部與磷脂“尾部”相親和,“頭部”與類囊體膜上的親水性蛋白質結合在一起,這有利于其在類囊體膜上的固定 D.葉綠素a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用于光合作用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5.乳鏈菌肽是某些乳酸鏈球菌產生的一種由34個氨基酸組成的環(huán)狀小肽,它是一種天然生物活性抗菌肽。可用作食品添加劑,防止食品腐敗變質,下列關于乳鏈菌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乳鏈菌肽在核糖體上合成,該過程主要由線粒體提供能量 B.合成1分子乳鏈菌肽的過程可產生33分子水 C.乳鏈菌肽至少含有1個游離的氨基和1個游離的羧基 D.乳鏈菌肽經過高溫處理后,加入雙縮脲試劑反應顯紫色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6.下列關于細胞中的元素與化合物說法錯誤的是( ?。?/h2>
A.組成細胞的各種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細胞中的無機鹽大多以離子形式存在 B.將種子曬干是為了減少自由水的量而使其代謝水平降低,便于儲藏 C.正常細胞中RNA的功能具有多樣性,有的可作為翻譯的直接模板,有的具有催化作用,有的具有運輸作用,有的可作為遺傳物質 D.生物大分子和組成生物大分子的單體均以碳鏈為基本骨架 組卷:8引用:2難度:0.8 -
7.1972年,辛格和尼科爾森提出了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如圖所示,①②③表示其中的物質。下列有關細胞膜的成分、結構和功能敘述錯誤的是( ?。?/h2>
A.①為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支架 B.②為糖蛋白,分布在細胞膜的外側,與細胞表面的識別有關 C.③為蛋白質,細胞膜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都依賴于膜上的蛋白質 D.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對于細胞完成物質運輸、生長、分裂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組卷:70引用:2難度:0.8 -
8.下列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的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破傷風桿菌有復雜的生物膜系統(tǒng),分泌的破傷風毒素進入人體后成為抗原 B.黑藻細胞沒有中心體,有絲分裂時細胞兩極發(fā)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 C.硝化細菌無線粒體,只能進行無氧呼吸 D.吞細胞的溶酶體內含有較多的氧化分解酶,有利于消滅病原體 組卷:0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4小題,共60分)
-
23.科學家對光合作用的研究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希爾、魯賓和卡門、卡爾文等科學家作出了重要貢獻。
(1)希爾從細胞中分離出葉綠體,在加入鐵鹽或其他氧化劑的條件下照光后發(fā)現(xiàn),即使不提供CO2,葉綠體也可以釋放O2,這一過程被稱為希爾反應,希爾反應證明光合作用可分為
(2)魯賓和卡門用同位素示蹤的方法進一步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氣的來源,如圖是他們利用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示意圖。將甲乙兩組同時置于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短時間內檢測產生的氣體A、B中含18O的是
(3)卡爾文為研究光合作用中碳的去向,在充足的光照條件下向小球藻的培養(yǎng)液中通入14C標記的CO2,每隔一定時間取樣,并提取樣品中的標記化合物,濃縮后再點樣用雙向紙層析法使標記化合物分離。實驗結果:若光照30s后檢測產物,檢測到了多種帶14C標記的化合物(C3、C4、C5、C6等);若將光照時間逐漸縮短至幾分之一秒,90%的放射性出現(xiàn)在一種三碳化合物(C3)中;在5s的光照后,同時檢測到了含有放射性的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
請根據(jù)材料分析下列問題:
①用紙層析法分離出各種化合物,這種方法的原理是
②卡爾文猜測實驗中最初出現(xiàn)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C3)是CO2與某一個二碳分子結合生成的,但當
③卡爾文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推測出CO2中C的轉移途徑為組卷:12引用:1難度:0.6 -
24.洋蔥是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蔬菜之一,也是生物學常用的實驗材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1)欲判斷臨時裝片中的洋蔥外表皮細胞是否為活細胞,可在蓋玻片的―側滴入濃度為2mol/L的蔗糖溶液,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水,重復幾次后,可根據(jù)是否發(fā)生
(2)洋蔥的葉分為管狀葉和鱗片葉,管狀葉葉肉細胞中含葉綠體,可進行光合作用,而鱗片葉葉肉細胞不含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導致兩種葉肉細胞結構與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3)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臨時裝片時,首先應找到分生區(qū)細胞,分生區(qū)細胞的特點是
(4)細胞分裂間期可劃分為G1期(主要進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S期(進行DNA復制)和G2期(繼續(xù)合成少量的蛋白質)。在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入用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短暫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洗去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使在該段時間內已處于DNA復制期不同階段的全部細胞中的DNA被3H標記,而當時處于其他時期的細胞則不帶標記。不同時間取樣做細胞放射性自顯影,找出正處于有絲分裂的分裂期(M期)細胞,計算其中帶3H標記的細胞占分裂期細胞的百分數(shù)。所得結果如圖。
則圖中ac段所經歷的時間相當于組卷:21引用:1難度:0.5